请在后台配置页面设置顶部欢迎语

网站收藏

导航菜单

形容成语痛定思痛的意思及解释

形容成语痛定思痛的意思及解释

“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的翻译?

翻译:唉!死和生,不过是昼夜之间的事罢了,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危难层迭交错涌现,实在不是世间的人所能忍受的。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

“痛定思痛”一词,最早出自唐代韩愈的《与李翱书》,后经过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的发展,形成了现代我们所熟悉的成语——痛定思痛。

原文选段:

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释义:

到通州,几乎由于不被收留而死;靠了一条小船渡过惊涛骇浪,实在是没有办法,对于死本已置之度外了!唉!死和生,不过是昼夜之间的事罢了,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危难层迭交错涌现,实在不是世间的人所能忍受的。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

出自: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扩展资料

主题思想:

该文简略概括地叙述了作者出使元营、面斥敌酋汉奸、被扣押冒死逃脱、颠沛流离、万死南归的冒险经历,反映了民族英雄文天祥坚定不移的战斗意志、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生死不渝的爱国激情。

作者成就:

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时元军攻鄂州(今武汉武昌),宦官董宋臣主张迁都避兵。

文天祥尚未就职,即上书宋廷,建策建方镇分地防守,从民兵中选精兵,破格选用将帅。并请除杀动摇民心的董宋臣,未被采纳,辞官回乡。后起任刑部郎官、知瑞州、尚书左司郎官等职。

文天祥在文学研究上除了《御试策—道》这篇哲学专著外,再无其它专题研究或专著,这是由于当是的环境不允许他坐下来进行专题研究所致。

除对策、封事等外,他在百忙中不却友人之所托,写了大量的文稿,其中包括序言、墓志铭,寿序、赞、颂、祝辞、书、启、跋等各种不同形式的文体。

唉!死和生,不过是昼夜之间的事罢了,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坏事层叠交错涌现,实在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

此句出自南宋文天祥为《指南录》所作的一篇序文《指南录后序》。

“痛定思痛”最早出自唐·韩愈《与李翱书》:“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白话文:“如果痛定的人,想在疼痛的时候。”拼音是tòngdìngsītòng。指悲痛的心情平定之后,回想当时的痛苦。

《指南录后序》简略概括地叙述了作者出使元营、面斥敌酋汉奸、被扣押冒死逃脱、颠沛流离、万死南归的冒险经历。

反映了民族英雄文天祥坚定不移的战斗意志、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生死不渝的爱国激情。其文被收录在苏教版语文必修三专题三。

扩展资料:

一、《指南录后序》写作背景

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军兵临临安城下,南宋满朝文武惊慌失措。文天祥挺身而出,受命于危难之际,出使元营谈判。

在敌人面前,文天祥慷慨陈词,力图挽狂澜于既倒,税负敌方撤军。元军扣留了文天祥,并于二月九日押解北上。二月二十九日夜,文天祥一行在镇江逃脱,历尽艰险。

经真州等地到大通州,然后航海南下,先到温州,再转福州。他把患难之中所写的诗编成《指南录》,写有自序,每首诗前,多有小序,故该文称后序。

二、痛定思痛成语解析

【示例】: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白话文:境界危险厌恶,坏事层叠交错涌现,实在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

【语法】:复杂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表示受挫折后的教训

【近义词】悲痛欲绝、切肤之痛、柔肠百结、痛不欲生、不堪回首

【反义词】悠然自得、至死不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指南录后序

百度百科-痛定思痛

唉!死生是早晚间的事,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坏事层叠交错地出现,不是人世间知所能忍受的。痛苦过后,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

痛定思痛tòngdìngsītòng

【解释】: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出自】道:唐·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示例】: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内痛何如哉!◎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近义词】:痛不欲生、悲痛欲绝

【反义词】:悠然自得

【语法】:复杂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容表示受挫折后的教训

所谓的“痛定思痛”是什么意思?

痛定思痛

成语发音:百tòngdìngsītòng

成语释义:指悲痛的心情平度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成语出处:唐·韩愈《知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道能自处也。”

成语示例: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专。属~,痛何如哉!(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意思: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

宋·文天祥《指南知录后序》

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道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译文:

唉!死和生,不过是昼夜之版间的事罢了,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坏事层叠交错涌现,实在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权

痛定思痛 后面一句是什么 出自那里

痛何如哉

出自: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译文:唉!死和生,不过是昼夜之间的事罢了,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危难层迭交错涌现,实在不是世间zhidao的人所能忍受的。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

故事:1275年,元军逼近南宋都城临安,文天祥率军抵抗失败,他得知赵昰在福州称帝,就前去投奔。他一路专与敌兵周旋,在路上写出《指南录》一书,他总结宋朝失败的原因,痛定思痛,要把握时机,才能振兴宋朝。

扩展资料

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定之后,回想当时的痛苦。

用法:复杂式;作谓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痛不欲生、悲痛欲绝、柔肠百结、不堪回首

反义词:悠然自得、至死不悟、稀里糊涂、浑浑噩噩、执迷不悟、顽固不化

痛不欲生,意思是形容人属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一般是心灵上的无法短时间抚慰的令人失望的崩溃的伤害,甚至都让人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勇气!当然身体上的创伤同样令意志溥弱的人有痛苦到不想活下去的伤疼,都能形容成痛不欲生。

悠然自得是一个成语,形容自由清闲,心情舒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痛定思痛

痛定思痛什么意思

戊戌变法是民族危机下的急就产物,它过早的登上了历史的前台,失败也是历史的必然。

(一)

自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来,中国的民族危机一天比一天严重,到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国土大面积被割占,而此时软弱的清政府却任凭帝国主义列强宰割。正在此时,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指出:“瓜分大祸,迫在眉睫,必须当机立断,迅速维新变法,否则皇上与诸臣求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1)哀求光绪帝行新政,光绪鉴于民族危机也不的不考虑如何使中国富强进而抵抗外国侵略,免除亡国灭种的危机。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一场变法运动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被推上了历史的舞台。历史证明,无论是改革还是革命,都需要有一定的雄厚的经济及阶级来支持,但由于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阶级力量弱小,戊戌变法却缺乏雄厚的经济及阶级来支持,中国当时存在五种经济成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地主经济、小农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其中最弱小的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中国在明朝中后期便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由于中国的封建势力以及阶级力量和政治势力十分强大,中国的资本主义一直都没有发展成为一股强大的新兴的经济及阶级力量,鸦片战争的爆发,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原有的资本主义经济被扼杀,只有在洋务运动兴起后,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才逐渐兴起。但是他们的力量一直都很弱小,根据统计,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前,中国总共只拥有商办企业100多家,其中有50家是1895年甲午战争后才建立的。(2)页这100多家商办企业虽然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但是在一个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经济大国中,只能是九牛一毛而已,况且还有50家企业是甲午战争后才建立的,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它的力量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是可以想象到的。再者,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便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据资料统计,1895年到1900年创办的资本万元以上的企业共有104家,资本总额估计为2300万元。这6年兴办的厂矿数相当于甲午战前20年的总和,其资本总额已超过了官办或官督商办的企业,占据了我国工业的主要地。(3)但自19世纪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以来,他们备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为了生存他们不的不或者依附帝国主义或者攀附本国的封建势力,这就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一产生便带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具有反侵略、反封建性,具有革命的要求;另一方面,它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的封建势力又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缺乏彻底的反侵略,反封建的精神,具有妥协性,如果让带有双重性的资本主义力量来对抗强大的牢固的封建体制,失败是一种必然,如果我们把时间向后推移到二十实际初,我们再看一下中国民族资主义的发展状况,“1901到1911年,民间设厂矿386家,资本总额为8。8348亿元。十年间超过此前三十年的设立的厂矿、资本额总数二倍以上。”(4)到这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才真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二)

戊戌维新的领导人基本上是一批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的书生,他们大多饱读诗书,忧国忧民,学问渊博,具有政治热情抱负,却缺少谋略和政治经验及才干。先看一下戊戌变法领导人康有为。

康有为生于广东南海“世以理学传家”(5)的官僚地主家庭。幼年随其祖父学习四书五经,后来师从于广东理学家朱次琦,1879年结识编修张鼎华,“尽知京朝风气,近时人才,及各种新书,道咸同三朝掌故”,(6)开阔了眼界。康有为生活的年代,正当清王朝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为一名有强烈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了救亡图存,发起和领导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他在七次上书和几十道奏折以及当时的著作中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他的变法维新的思想。1888年,康有为第二次到北京应乡试,极感时事多艰,他发愤上书万言,“极言时危,请及时变法”。这是他第一次上书,提出了“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的主张,强调只要“变成法”,“十年之内,富强可致,至二十年,久道化成,以恢属地而雪耻不难矣”。(7)这是康有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发表其维新变法思想,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关心时政的要求。甲午战败以后,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了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此时,康有为正在参加会试。得讯后,非常激愤,他与弟子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在京会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反对卖国条约,这是第二次上书,即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上书提出了“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这次上书虽未能上达,但对于当时的一切爱国人士尤其是知识分子产生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戊戌思潮发韧的起点。不久,他又将“公车上书”中有关变法部分以个人名义单独上书,提出“富国、举民、教士、练兵”之策,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保护民族工商业。光绪帝看到这次上书后,表示赞许。之后,他又上第四书,正式提出了“设议院以通下情”的主张,在不改变清朝统治的条件下,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这次上书由于顽固派的阻递,未能上呈。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听到消息后,再度进京上书,指出:“外国蔑视,海内离心,职忧愤迫切,谬陈大计及时变法,……如再徘徊迟疑,苟且度日,因循守旧,坐失事机,则外患内讧,间不容发……”(8)他提出了“采法俄、日以定国是”,“大集群才而谋变政”,“听任疆臣各自变法”的三点具体计划,希望光绪帝能“下发愤之诏”,“一意维新”。但由于顽固派的阻挠,光绪帝未能及时看到这个上书。1898年1月,康有为奉命上第六书,即《应诏统筹全书折》。在这次上书中,康全面阐述了变法的建议和主张,强调依靠光绪帝的权力来推行新政,走日本明治维新的道路。他指出:“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9)并提出设立制度局的主张,认为制度局是实行变法的重要步骤。不久,他又最后一次上书,提出“中国变法,莫如法俄,以君权变法,莫如采法彼得。”(10)从他的出身、经历、地位尤其是他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在向西方寻求真理进而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时,必将直根于中华民族文化深厚土壤中,受到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素质、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的影响,所以,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在理论指导上有局限性。康有为借发挥孔子政治思想,利用传统的儒学权威来宣传变法的道理,他的两部书:《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前一部书把封建主义者历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某些经典宣布为伪造文献。后一部书,把本来偏于保守的孔子打扮满怀进取精神提倡尽可能平等思想观念,康有为等人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寻找理论依据来反对封建制度,没有完全抛弃儒家的传统理论。充分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这两部书都没有充分的、有说服力的证据,不用说守旧派反对,当时的一些开明人士也不赞成。维新派某些激进的宣传也增加社会阻力。另外,康有为是开明的地主富商要求转化为资产阶级的带言人,是介于顽固派和革命派的半封建资本主义政治团体的代表人物。从康有为的阶级属性来分析他正处在从地主阶级转化的过程中,他的思想也正处在从传统的封建思想向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转化的过程中,他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因此他们害怕群众甚至敌视群众。他们主张变法,但却反对革命。康有为认为“凡君主专制、立宪、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他把革命描写得十分残暴吓人;“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11)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康有为在戊戍变法以后还死抱住保皇的主张不放,坚决反对革命,最后成了阻碍历史前进的绊脚石。

梁启超和他的老师康有为一样,既想实行一些改革,又极端害怕人民,因此,他们虽然常把“民权”挂到嘴上,但这只是一张空头支票,至于民权的实现在梁启超等人看来那是很遥远的事。他说:“西国之所以能立民政者,以民智既开,民力既厚也。人人有自主之权,虽属公议,然当孩提之是时,则不难不籍父母之保护。今中国尚孩提也,孩提而强使自主,是曰助长,非徒无益,将又害之。故今日倡民政于中国,徒取乱耳。”基于这种认识,梁启超和整个改良派所倡导的变法,就是要依靠皇帝,依靠王公大臣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谭嗣同很有信心,以为“国事大有可为”。其实他想错了。正当他们不辞辛劳锐意变革的时候,顽固派也在磨刀霍霍,准备利用10月在天津阅兵的机会,废掉光绪皇帝,彻底摧垮变法运动。形势越来越紧迫,9月,光绪皇帝在给康有为、谭嗣同的密诏中说:“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朕十分焦灼,不胜企望之至。”谭嗣同等跪读诏书,不禁失声痛哭,但又一筹莫展。最后想到袁世凯,想利用袁世凯编练的新军来援救皇帝。他们建议皇帝召见袁世凯并赏以官职,以便拉拢。9月18日夜,谭嗣同只身前往袁的住所法华寺,劝袁运用手中的兵力,杀掉那拉氏的亲信荣禄,保护光绪皇帝。康有为等人以为,只要抓住了皇帝好象就能无事不成,其实,光绪皇帝只不过是个空架子,实权完全掌握在顽固派那拉氏等人手里。光绪皇帝采纳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图强主张,颁发了“明定国是”诏书,积极策划新政。那拉氏也急忙部署政变,破坏变法运动。正当康有为等踌躇满志的时候,顽固派一个反扑,就把改良派打了下去。光绪皇帝被囚禁,谭嗣同等人被杀,康有为、染启超逃亡国外。戊戍变法运动,前后不过百天,就这样失败了。

(三)

百余年前的戊戌维新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首次有意识地进行制度变革、因应现代化挑战的尝试。但这次措施并不“过激”的改革,却以流血的悲剧结束,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严重受挫。这次失败自有许多复杂深刻的原因,其中之一便是文化传统的作用。这次维新运动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文化和国际背景,而最直接的原因则是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由于历史上日本长期学习中国文化,所以在甲午战争之前,中国人一直视日本为“蕞尔岛国”、“东夷小国”。但在历时近十个月的甲午战争中,中国却惨败于向为国人小觑的日本,号称“东方第一”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几十万中国军队溃不成军,日军侵入中国本土,肆意烧杀掳掠,清政府最终签下了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向敌乞和。甲午战争的失败后,一些先进的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日本之所以能由“崎岖小岛”战胜老大中华帝国,就在于向西方学习,变衣冠,改正朔,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所以中国的救亡强国之路就是要向敌人———日本学习。日本因学习西方由弱而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像日本那样变法维新,学习西方。1895年5月,康有为在北京发动著名的“公车上书”,公开提出只有学习日本变法才能强国的主张。在论证了变法强国的必要性之后,他提醒说:“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敢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12)在以后两份给光绪皇帝的上书中,他一再提出要向日本学习:“以日之小,能更化则骤强如彼,岂非明效大验哉?”(13)日本维新说明现在“图保自存之策,舍变法外,另无他图。”(14)梁启超在风靡一时的《变法通议》一文中也对日本赞不绝口:日本在维新以前曾“受俄、德、美大创,国几不国,自明治维新,改弦更张,不三十年而夺我琉球,割我台湾也。”他们对敌人的夸赞、要向强敌学习的疾呼,使朝野为之一震。有的表示赞同,有的坚决反对,认为是大逆不道。支持维新的光绪皇帝则深为所动,在“百日维新”开始不久就命康有为进呈所著《日本变政考》。从1898年6月21日起,康有为将自己所著15万言、十二卷本《日本变政考》陆续进呈。《日本变政考》以编年的形式,对明治维新的内容、经过和经验作了详细的介绍、评说和总结,并结合中国情况向光绪帝提出变法的具体建议。在这本书中,他响亮地喊出“不妨以强敌为师资”的口号;强调“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总摄百千万亿政事之条理,范围百千万亿臣民之心志,建斗运枢,提纲挈领,使天下戢戢从风,故为政不劳而后举。”把定典章宪法作为变法的“总摄”,确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他在书后的“跋”中总结说,明治维新“其条理虽多,其大端则不外于:大誓群臣以定国是;立制度局以议宪法;超擢草茅以备顾问;纡尊降贵以通下情;多派游学以通新学;改朔易服以易人心数者”。他斩钉截铁地断言:“我朝变法,但采于日本,一切已足。”康氏的《日本变政考》对光绪皇帝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百日维新”中发布的许多上谕、变法的主要内容都来自此书。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慨之时,同样热血沸腾的维新派却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敌人的谴责、痛斥阶段,更不是简单地否定侵略者包括体制在内的种种优长之处,而是冷静地提醒人们看到敌人的长处,提出要向敌人学习,确实难能可贵。因为这既需要高人一筹的识见,对世界大势、国际格局、国内形势有理性、清醒的认识,更要有过人的勇气。面对群情激愤,他们提出“以强敌为师资”往往会被斥为“媚敌卖国”、“数典忘祖”,会受千夫所指、举世痛责、身败名裂。而维新派之所以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承认、分析仇敌的优点,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盖因其对国家之爱至真至诚至深,正如梁启超所说:“今天所谓爱国之士,苟其事有利于国者,则虽败己之身,裂己之名,尤当为之。”(15)此种爱国,才是更纯粹、更深沉、更清醒、更理性、更负责、更有效、更值得敬重和提倡的爱国主义。他们这种勇气之所以令人敬重,还因为文化守旧观念之强大。作为观念、文化变革的先驱,他们实居孤立无援之境。戊戌政变后,慈禧对光绪的一段怒斥颇能说明问题。政变发生当天,慈禧太后重新训政,召集重臣跪于案右,光绪皇帝跪于案左,对光绪疾声厉色地问道:“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汝何敢任意妄为!诸臣者,皆我多年历选,留以辅汝,汝何敢任意不用!乃竟敢听信叛逆蛊惑,变乱典型。何物康有为,能胜于我选用之人?康有为之法,能胜于祖宗所立之法?汝何昏愦,不肖乃尔!”“变乱祖法,臣下犯者,汝知何罪?试问汝祖宗重,康有为重,背祖宗而行康法,何昏愦至此?”光绪战战兢兢地回答:“是固自己糊涂,洋人逼迫太急,欲保存国脉,通融用西法,并不敢听信康有为之法也。”太后又大声怒斥:“难道祖宗不如西法,鬼子反重于祖宗乎?康有为叛逆,图谋于我,汝不知乎?尚敢回护也!”光绪本已魂飞齿震,此时“竟不知所对”(16)一句“难道祖宗不如西法,鬼子反重于祖宗”的质问便使光绪皇帝无言以对,足见其效力之强,如有“神功”。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神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困难,总被视为“数典忘祖”。“华夏中心”论认为,中国是居世界中心的“天朝上国”,只有中国文化最优秀,其他民族、国家、文化都是“狄”、“夷”、“蛮”、“番”,并以距离中国的远近为标准,把“化外”的“狄夷”或“蛮夷”划分为“生番”和“熟番”,对其他文化实际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排斥和歧视。“祖宗崇拜”与“华夏中心”结合在一起,使学习、参考外国的任何改革都被斥为“以夷变夏”的大逆不道,因而更加困难。近代以来,“天朝上国”第一次遇到了一种更强的先进的文化的挑战。但当林则徐、魏源等提出要了解敌人、进而提出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时,却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和反对,被指责为“溃夷夏之防”。主张“中体西用”、学习西方船坚炮利、引进大机器生产的洋务运动,也被顽固派攻击为扰乱人心,是“乱阶之倡”,是“变夷”、“媚外”、“崇洋”、“卖国”。维新派进而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更被骂为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是“认贼作父”、“认敌为师”。近代中国备受西方欺凌,处于国难频仍的民族危机之中,这无疑是非常严重、极有煽动性的指责。在近代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功。由于传统话语仍居主导地位,所以守旧者掌握着传统话语的解释权,并依靠这种话语优势使自己居于道德、政治的优势地位而使变革者居于道德、政治的劣势位置和否定性境地,以此剥夺、起码是严重削弱了变革的合法性,这也是中国近代变革之路曲折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当承认,与洋务派相比,维新派相当重视意识形态建构,他们从古今中外变法图强的历史中为变革寻找合理性,特别是引入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有力的思想武器。但在戊戌时期,这种意识形态的建构工作才刚刚开始,影响只限于少数“读书人”和个别官员,变法的“合理性”远未深入人心,未获广泛支持,这也是变法失败的重要之处。虽然如此,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图谱,却是从戊戌时期开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今后的变革提供了思想基础,这也是维新运动更深远的意义所在。

(四)

守旧派势力强大,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维新派手中,而紧握在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手中。几位掌实权的显赫人物恭亲王、庆亲王,刚毅几乎无例外地守旧。维新派只少数几个人,而且在朝中没有实权,康有为只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行走(外交秘书),他的7次上书大多被压下了;康有为组织学会也受到压制,遭到封闭解散的命运。办报受到遏制,《强学报》出了3期就被停刊。西太后对变法的态度是八个字:容忍:她想把变法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意废八股、改策论、发展商业、开办工厂、用新式武器武装军队等;控制:西太后对维新派采取两个措施,一是将翁同龢开缺,去掉光绪身边的参谋;二是让荣禄到天津担任直隶总督,控制北京及其周围的军权;观察:看看光绪要干什么。动手:只要变法触及到清廷王公贵族利益,她就动手镇压。的必要。但是,就在维新伊始,百废待兴的关键时刻,以慈嬉、荣绿为代表的愚蠢腐朽的保守派势力,却在密谋着一场无耻的宫廷政变。晚清光绪时代朝廷内实际上分成为两大党派,以慈嬉太后和她的侄子,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兵部尚书刚毅、刑部尚书崇礼,等等这些满清贵族、皇亲国戚勾结得宠西后的太监小人李连英形成“后党”;而以光绪皇帝和他的老师,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翁同和,御使杨深秀、大学士徐志清与工部主事、维新派代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形成“帝党”。维新前后,由于改革触及了皇权贵族们的直接利益,使改革与保守两派自始致终进行着殊死决斗。“帝与翁(同和)一面谋改革,太后与荣(禄)一面谋废立”。在光绪下“明定国是”诏书的当天,太后为了打压帝

痛定思痛砥砺前行不忘初心是什么意思

1、意思

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砥砺前行:经历磨炼,克服困难,往前进步的意思。也作“砥砺奋进”。砥砺:磨刀石。也做磨炼锻炼,用来表示革命意志,也可以表示相互之间勉励。

不忘初心:不忘记最初的意愿,形容内心坚定不动摇,坚持信念。

2、出处

“痛定思痛”出自于唐代韩愈《与李翱书》:“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

释义: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

“砥砺前行”出自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的《山海经·西山经》:“西流注于海,其中多砥砺。”

释义:向西流入大海,途中历经磨难。

“不忘初心”一词,已知最早出自唐代白居易《画弥勒上生帧记》:“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

释义:说时时不忘记最初的发心,最终一定能实现其本来的愿望。

3、造句

痛定思痛:这次考试我考的不好,痛定思痛,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

砥砺前行:名次并不重要,上下一心、共克时艰、砥砺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完美冲刺开园盛典”,才是最重要!

不忘初心:对家长而言,不论机器猫在童年的记忆里是否依旧鲜活,只要不忘初心,难免被片中的纯萌打动。

扩展资料:

反义词:悠然自得、至死不悟

1、意思

悠然自得: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至死不悟:至:到;悟:醒悟。到死也不醒悟。

2、出处

悠然自得:唐·房玄龄等《晋书·苻坚载记·附王猛》:“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释义:自己不参与他们的神……,几乎不与他们交往,因此浮华的人都轻轻地笑了。

猛悠然自得,不以碎屑怀。

至死不悟:唐·柳完元《临江之麋》:“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释义:麋鹿出门,看见很多别人家的狗在道路,跑去想和做游戏。这些狗看见又高兴又生气,一起杀了吃了,道路上一片狼藉。麋至死也不明白。

3、例句

悠然自得:荒凉的甲板上,只有~的水手们。

至死不悟:那些屡教不改,~的犯罪分子,最终难逃法网。

1、痛定思痛?[tòngdìngsītòng]

基本释义:悲痛的心情平静之后,再回想当时所遭受的痛苦。指吸取教训,警惕未来。

出处: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白话译文:这不是人能够承受的,悲痛的心情平静之后,再回想当时所遭受的痛苦,这痛又是怎样的。

2、砥砺前行[dǐlìqiánxíng]

基本释义:砥砺前行:经历磨炼,克服困难,往前进步。也作“砥砺奋进”。

出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侧记: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仍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更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3、不忘初心

基本释义:始终如一的保持当初的信念。

出处:唐白居易《画弥勒上生帧记》:“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

白话译文:所以时时不忘记最初的发心,最终一定能实现其本来的愿望。

例句: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必须牢牢把握的八方面要求。

扩展资料:

痛定思痛的近义词:

1、悲痛欲绝?[bēitòngyùjué]

基本释义: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出处:现代?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2、切肤之痛?[qièfūzhītòng]

基本释义:切身感受到的痛苦。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冤狱》:“受万罪于公门;竟属切肤之痛。”

白话译文:在衙门中所受到的所有罪,都是切身感受到的痛苦。

3、柔肠百结?[róuchángbǎijié]

基本释义:柔和的心肠打了无数的结;形容心中郁结着许多愁苦。

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二七回:“秋痕给跛脚提醒这一句,柔肠百转,这才觉得有一股刺骨的悲酸,非常沉痛!整整和跛脚对哭到天亮。”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神马意思,出自哪里?

【释义】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百那是何等的悲痛啊!

【出处】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原文

德祐二度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问

注释

1、德祐二年:即公元1276年德祐:宋恭帝的年号。

2、枢密使:宋朝所置掌管军事的最高长官,位与宰相等。

3、北兵:即元兵。修门:《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入修门些。”本指楚国郢都城门,这里代指南宋都城临答安的城门。

4、左丞相:当时吴坚任左丞相。

5、使辙:指使臣车辆。

赏析

《指南录》是文天祥写从被扣元营到返回温州的战斗经历的—部诗回集答。本文是他为诗集写的后序,叙述出使元军、被驱北行、中途逃脱、辗转回到永嘉的艰险遭遇,表现了作者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

宋·文天祥《指南录百后序》

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度。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译文:知

唉!死和生,不过是昼夜之间的事罢了,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坏事层道叠交错涌现,实在不是人世间所内能忍受的。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容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

出自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原文“死生,昼夜事也百,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意思是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

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是因为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天祥一心为国,辞相印不拜,一方面意图用言辞打动度元军,用外交手段来挽回败局,另一方面意图窥视敌方,归而求救国之策,但是他轻视了敌情,在先有吕师孟的挑拨陷害,后有贾余庆的背叛下被版拘北营。文中用了22个死,突出了文天祥九死一生的经历,社会是如此的动荡和不安,这些危险不仅来自于敌方(元军),也有来自于内部(权南宋),他历经非人世所堪的磨难与艰险。他逃脱敌营,急于南下,历经九死一生为的就是报效祖国,但是国家还是倾覆了。“痛定思痛”抒发了他出生入死而国事难为的伤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