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云雾见月明",这句的出处,谁作的,完整的诗是怎么写的。
出自:明《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
全诗原文如下:
莫语常言道知足,万事至终总是空。
理想现实一线隔,心无旁骛脚踏实。
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花开复见却飘零,残憾莫使今生留。
译文:不要说什么“常言道:知足者常乐”,因为所有的事情,到最后都化为乌有。理想与现实之间只有一线的距离,而要跨越这距离只有一心一意脚踏实地的努力。
谁都会遇到暴风劲雨的情况,只有坚持到最后才能看到乌云散去,看到明月。花儿盛开了,再次见到的时候,却已经凋谢飘零,不要让今生留下了残存的遗憾。
扩展资料:
《水浒传》艺术赏析
《水浒传》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的作品,不仅在于它思想内容的丰富,而且也由于它艺术的成熟。《水浒传》继承并发展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而且把二者结合起来。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显示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全书巨大的历史主题,主要是通过对起义英雄的歌颂和对他们斗争的描绘中具体表现出来的。
因而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是作品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在《水浒传》中,至少出现了一二十个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在人物塑造方面,最大特点是作者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扣紧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来刻画他们的性格。
全书几乎没有什么具体的社会环境的介绍,但通过对各阶层人物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描绘,一幅北宋社会生活的图景便非常逼真、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以及受压迫人民“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的愿望,则是组成这幅历史图景的经纬。
书中的人物性格,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林冲、鲁达、杨志虽同是武艺高强的军官,但由于身分、经历和遭遇的不同,因而走上梁山的道路也很不一样,作者正是这样表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的。
禁军教头的地位,优厚的待遇,美满的家庭,使林冲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安于现实,怯于反抗的性格,对统治阶级的逼害一再隐忍;同时这种经历,又使他结交了四方好汉,形成了豪爽、耿直、不甘久居人下的品德。
因此林冲的隐忍不同于逆来顺受。在他“忍”的性格中,蕴藏著“不能忍”的因素,聚集著复仇的怒火。最后,他被逼上梁山,正是这种怒火的总爆发,是他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
与林冲相比,鲁达并未遇到那样的不幸,但他在和统治阶级长期周旋中,看透了他们荒淫腐朽的本质,加之他一无牵挂的身世,形成了他酷爱自由,好打不平的性格。这种性格和当时黑暗的现实,存在著不可调和的矛盾。
因此,鲁达是向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挑战而主动地走上了反抗的道路。此外在对招安的不同态度上,来自社会底层的李逵等人是坚决反对的;
封建文人出身的吴用主张有条件的招安;来自官军的绝大部分的将领则是殷切地盼望著招安。这种不同的态度,可以从他们各自的身份、经历中找到充分的根据。
在人物塑造上,《水浒传》总是把人物放在阶级斗争的激流中,甚至把人物置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以自己的行动、语言来显示他们的性格特征。
在“劫法场石秀跳楼”一回中这样描写:“楼上石秀只就一声和里,掣出腰刀在手,应声大叫:‘梁山泊好汉全夥在此!’石秀楼上跳将下来,手举钢刀,杀人似砍瓜切菜,走不迭的,杀翻十数个;一只手拖住卢俊义投南便走。”
只此寥寥数笔,通过对石秀几个异常敏捷激活的白描,把他当机立断,临危不惧的性格表现得入木三分。作者巧妙地把人物的行动、语言和内心的复杂活动,紧紧地交融在一起。
虽无静止的心理描写,却能准确、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样以劫法场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扯住卢俊义便走。
在他被捕后大骂梁中书时,道出了梁山大军即将临城的形势,这才使梁中书不敢杀害他们。透过石秀果断的行动,机智的语言,又看到了他细微的内心活动。
小说中类似这样的精彩的描写是很多的,像当林冲抓住高衙内提拳要打而又未敢下落时的微妙心理,像宋江吟反诗时流露出的那种壮志未酬、满腔郁闷的心情,都是通过行动、语言来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进一步深化了人物性格。
《水浒传》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遭遇,成功地塑造了李逵、鲁智深、林冲、武松等众多鲜明的英雄形象。
而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总是把人物置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以其行动和语言显示其性格特点。如在“劫法场石秀跳楼”一回,通过石秀几个异常敏捷动作的白描,把他当机立断、临危不惧的性格表现得入木三分。
《水浒传》的结构是纵横交错的复式结构。梁山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纵贯全篇,其间连缀着一个一个相对独立自成整体的主要人物的故事。这些故事自身在结构上既纵横开合,各尽特色,又是整个水浒故事的有机组成部分。
《水浒传》的这种独具特色的结构,是民间艺人“说话”特色的具体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是《水浒传》的语言,它在群众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保存了群众口语的优点,具有洗练、明快、生动、色彩浓烈、造型力强的特色。
《水浒传》的语言,以北方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故其语言特色,明快、洗练。如写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郑屠,第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既通俗,又生动。《水浒传》的语言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如写鲁智深打店小二时,“鲁达大怒,揸开五指,去那店小二脸上只一掌”用“大怒”和“一掌”还不足表现鲁达之愤怒,而用了一个“开”字,表现出其神韵。
“拨开云雾见明月”引自《水浒传》:
莫语常言道知足,万事至终总是空。理想现实一线隔,心无旁骛脚zd踏实。
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花开复见却飘零,残憾莫使今生留。
最早的也许出自下面一首诗。
【送征雁】钱起
秋空万里净,嘹唳独内南征。风急翻霜冷,云开见月惊。
塞长怯容去翼,影灭有馀声。怅望遥天外,乡愁满目生。
补充:曾在著名漫画《彩云国物语》中出现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或许能帮你更好地了解这句话
大丈夫生于天地,岂可久居人下。
就是说男子汉生在世上一定要有一番作为zd,怎么可以在他人手下办事?
我刚去查了一回遍三国演义,吕布说了这句话后就是王允说话了
布曰:“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允曰:“以将军之才,诚答非董太师所可限制
吕布说的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久居人下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男子汉生在世上一定要有一番作为,怎么可以在他人手下办事?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
原文:
布又将凤仪亭相遇之事,细述一遍。允曰:“太师淫吾之女,夺将军之妻,诚为天下耻笑。非笑太师,笑允与将军耳!然允老迈无能之辈,不足为道;可惜将军盖世英雄,亦受此污辱也!”布怒气冲天,拍案大叫。允急曰:“老夫失语,将军息怒。”布曰:“誓当杀此老贼,以雪吾耻!”
允急掩其口曰:“将军勿言,恐累及老夫。”布曰:“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允曰:“以将军之才,诚非董太师所可限制。”布曰:“吾欲杀此老贼,奈是父子之情,恐惹后人议论。”
允微笑曰:“将军自姓吕,太师自姓董。掷戟之时,岂有父子情耶?”布奋然曰:“非司徒言,布几自误!”
译文:
吕布又将凤仪亭相遇之事细说一遍。王允说:“太师淫污我的女儿,夺将军之妻,真是要被天下人笑掉大牙了。不是耻笑太师不伦,而是耻笑王允和吕将军!王允我早已老迈无能,不足为道。只是可惜将军盖世英雄,也受到这般天大污辱!”
吕布额头青筋暴露,拍案大叫,王允忙说:“老夫失语,罪过罪过,将军请且息怒。”吕布说:“我发誓定杀此老贼,以雪我耻!”
王允急忙用手捂着吕布的嘴说:“将军不要乱说,恐怕会牵连到老夫。”吕布说:“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怎能郁郁久居人下!”王允说:“凭将军之才,还真不是董太师所能掌控得了的。”吕布说:“我想杀此老贼,怎奈有父子之情,恐怕遭后人议论。”
王允拍掌大笑说:“将军本来姓吕,太师姓董。董太师掷戟刺你之时,父子之情又在哪里?”吕布恍然大悟说:“不是司徒提醒,我倒也忘了这事!”
扩展资料
典故:
在王允的连环计作用下,董卓与吕布因为貂蝉而大动干戈,当时吕布正因为凤仪亭内董卓向吕布扔武器,同时抢走了貂蝉而对董卓怀恨在心,在王允添油加醋的挑拨离间话语下,于是冒出了上面这句话,以彰显他杀董卓自立的决心。
赏析: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其实就是一种不满足的心态,不满足有时确实是一件好事,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不满足于现在的生活,不满足于寄人篱下……这样才能激发起自己的奋斗意志,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促使自己不断冲锋和进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吕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