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后台配置页面设置顶部欢迎语

网站收藏

导航菜单

形容成语问诸水滨的意思及解释_1

形容成语问诸水滨的意思及解释

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的“其”是什么意思

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的“其”是表示祈使语气,表请求或命令,可译为“还知是”“可要”。

出自《左传·僖公四年》:“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道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意思是:如果楚国没有朝贡,那是楚国的罪责,楚国敢不朝贡吗?昭王南巡溺于汉水,你们还是去问汉水之滨吧回!

其,一般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的)。”

也有用于表示揣测,反诘,比如:~奈我何答?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昭王是楚国杀死的吗

周昭王确实有南征荆楚的军事行动。但由于春秋笔法“为尊者讳”的原则,史书上的记载是“昭王南巡不返”。就是说,昭王到南方去巡视,没有回来。是不是被楚国杀死的,已不得而知。

周昭王(?~前977年),姬姓,名瑕。周康王姬钊之子,周朝第四任君主。姬瑕在出土青铜器铭文中多作卲王。周昭王继位后,欲继承成康事业,继续扩大周的疆域,从昭王十六年开始,亲率大军南征荆楚,经由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直至江汉地区,大获财宝,铸器铭功。周昭王十九年,昭王再次亲帅六师伐楚,结果全军覆没,死于汉水之滨。

《古本竹书纪年》载:“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王南巡不返”。

周昭王十六年,昭王南巡亲征,征伐楚荆。为了保证进军的顺利,他任命一个姓南宫的人为统帅,一个叫中的人为先锋。中带领军队联络汉阳的姬姓诸侯,为大军开路,并在邓国和曾国为昭王准备行宫。一路上得到了汉北各姬姓诸侯的支持,军队人马更加壮大,很快深入江汉腹地。原来臣服于楚荆的大部族、小方国纷纷归顺。

中的先头部队到达长江,后军随后赶到,王师攻占了鄂部驻地,大军沿汉水东岸南下,到达长江边后,昭王留下一支人马在江北守卫渡口,自己亲率大军渡江南下。扬越的鄂部将主力退缩到南面的大山中,昭王占领了铜绿山。然后昭王渡江北上,在唐国(今湖北随州西北)大会汉阳诸侯,论功行赏,给先锋中很多马匹和铜材,元帅南宫也得到了很多赏赐。后来,中用昭王赏赐的铜材铸造了一批青铜礼器,并在上面刻上了文字,记载此次战争和他所得到的赏赐,昭王给贵族们分发一些铜材,然后将大量铜材运回。

周昭王占领铜绿山后,留下了少数王师镇守铜绿山,率领大部队返回。然而,鄂部一听周军主力已经撤走,又夺取了铜绿山,昭王决定再次亲征。

周昭王十九年,昭王率大臣祭公等,以戍卫镐京的西六师再攻楚荆。开始时形势很好,周军从唐国(今湖北随州北面)出发,经过厉国、曾国向南顺利推进。为了壮大声势,昭王还派出使臣到长江中游的大小邦国,争取支持。昭王本人则率师沿江而上,直抵夔国边境(今湖北秭归)。然而回师汉水时,周军却遭到了楚荆部队的强烈抵抗,又遭遇了异常天气,全军覆没。

姬瑕二十七岁即位,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卒于昭王十九年(前977),终年四十六岁,尊号周昭王。古书上说“仪容恭美曰昭”,故谥号昭王。

周昭王崩后没有向诸侯告丧,宗室诸侯拥立周昭王长子姬满继位,是为周穆王。

问诸水滨的成语解释,问诸水滨是什么意思

问诸水滨:

滨:水边。比喻不承担责任来或两者不相干。

出处:《左传·僖公四年》:“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源滨!”

例句:若夫昭王不返,惟胶舟之故,君其~,寡君不敢任咎。知◎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三回

语法:道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问诸水滨

春秋时,齐国百以未进贡周室和周昭王南征溺死於汉水的罪名攻度打楚国,楚国使者认为贡物未送是楚君的罪知过,但昭王溺死於汉水之时,楚国道势力尚未达汉水,回应去问汉水边的人。典出左传.僖公四年。後以问诸水滨比喻答两不相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