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后台配置页面设置顶部欢迎语

网站收藏

导航菜单

形容成语得陇望蜀的意思及解释_0

形容成语得陇望蜀的意思及解释

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什么意思

“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的意思是人的烦恼在于不知足,已经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

“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

“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

“得陇望蜀”典故:

东汉初年,隗嚣(ao)割据陇地,公孙述割据蜀地,自立为王,二人相互勾结,对抗朝廷。建武八年,光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率军攻破天水(今属甘肃省),岑彭又与偏将吴汉把隗嚣包围在西城。

公孙述派兵来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邽(gui),光武又派盖延、耿弁包围之,自己回兵东归。回到京都,刘秀给岑彭去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人若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

意思是平定陇后不应满足,紧接南下平定蜀。后来"既平陇,复望蜀"就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意思也变成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了。既是褒义词,又是贬义词。

扩展资料:

《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

《后汉书》所以成为不朽的史学名著,也因为它在编撰上取得了很大成功。纪传体是一种综合体裁,在这种体裁中如何统筹全局,详略得当地再现史实,是个很棘手的问题。范晔对全书作了细致的整体规划,对史实进行了认真的剪裁。

书中所述史实规避得法,彼此间既有照应,又不重复繁冗,表现出高超的史学技巧。通过他的妙手剪裁,《后汉书》井井有条地叙述了东汉一代的历史兴亡大势,错落有致地描画出东汉一代的社会、民情与人物百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得陇望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汉书

原句是:人苦不知足,既平陇百,复望蜀

“人苦不知足,既平度陇,复望蜀”出自《汉书·岑彭传》。知陇:指今甘肃省一带。蜀:今四川省一带。成语“得陇望蜀”即由此而来道。意思是:人总是苦内于不知足,得到了陇地,还想要得到蜀地。形容人的欲望总是容没有止境。

得陇抄望蜀[délǒngwàngshǔ]

得陇望蜀,原意是指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常用以形容那些“贪心不足蛇吞象”的人。

中文名

得陇望蜀

出处

《后汉书·岑彭传》

类别

成语

读音袭

délǒngwàngshǔ

成语解释听语音

【解释】陇:指甘肃东部;蜀:指四川中西部。已经取得陇西,还想攻取西蜀。比喻得寸进尺,贪心不知满足,贪得无厌。

得陇望蜀

成语典故听语音

出处

《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出自东汉光武帝刘秀对大将岑彭的书信。

《二十四史晋书卷一帝纪第一宣帝司马懿》中记载:宣帝司马懿跟随曹操去讨伐张鲁,对魏武帝曹操进言道:“刘备以欺诈和武力俘虏了刘璋,蜀人尚未归附就出兵远方去争夺江陵,这个机会不能错过。现在我百们如果出兵到汉中显威,益州就会惊慌,趁机进兵、兵临城下,势必土崩瓦解。由此之势很容易建立功业。圣人不能违逆天时,也不能丧失时机。”魏武帝曹操说:“人就是苦于没有满足,已经得到了陇西,还想得到蜀。”最终没有听从宣帝司马懿的意见。成语度得陇望蜀出自于魏武帝曹操的对话。

得陇望蜀 的典故?

得陇望蜀

【拼音】:délǒngwàngshǔ

【解释】: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百比喻贪得无厌。

【出处】:《后度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举例造句】: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得陇望蜀。★《鲁迅书信集·致陶元庆》

【拼音代码】:dlws

【近义词】:?得寸进尺问、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反义词】:?心满意足、称心如意、如愿以偿

【歇后语】:刘秀收隗嚣

【灯谜】:到了甘肃向往四川

【用法】答:作谓语、宾语;指人贪心不足

【英文】:Appetitecomeswitheating.

【故事】:刘秀当了皇帝后,西部巴蜀蜀王公孙述及陇西的专隗嚣对东汉的威胁很大,光武帝建武八年,刘秀亲率大军讨伐隗嚣,隗嚣大败逃西域。刘秀命令大将实施他的“得陇望蜀”的计划,继而进攻属巴蜀,势如破竹,消灭了蜀王,使巴蜀归汉。

得陇望蜀 出自那里?什么意思?

出自《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后来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

“得陇望蜀”(读音:délǒngwàngshǔ)意思是: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后来常用于比喻得寸进尺,贪心不知满足,甚至贪得无厌。陇:指甘肃东部;蜀:指四川中西部。

【近义词】得寸进尺、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反义词】心满意足、称心如意、如愿以偿

故事如下:

东汉初年,隗嚣割据陇地,公孙述割据蜀地,自立为王,二人相互勾结,对抗朝廷。

建武八年,光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率军攻破天水(今属甘肃省),岑彭又与偏将吴汉把隗嚣包围在西城。公孙述派兵来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邦,光武又派盖延、耿弁包围之,自己回兵东归。

回到京都,刘秀给岑彭去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人若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意思是平定陇后不应满足,紧接南下平定蜀。

后来"既平陇,复望蜀"就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意思也变成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了。很多时候有贬义词的意味,但也要看具体语境来决定褒贬。

扩展资料:

“得陇望蜀”是刘秀在给岑彭的信中提到的,因此这“得陇望蜀”乃兵家相争时的想法,谈不到含有贬义。现在使用时,有一些语境有贬义的意味,有一些比较中性,具体还要在句子中看。

例句:

做人要懂得满足,千万不能得陇望蜀,不然只会失去的更多。

在我看来得陇望蜀也未必就是贪得无厌,如果事事知足,也不会有秦始皇统一六国了。

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得陇望蜀。

在人类社会里,人们常常见异思迁得陇望蜀,忘了自己该待的位置,而处心积滤地去谋别人的位置。

在最困难的时候,咱们得到了人家不少救援物资,不能得陇望蜀,在伸手要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得陇望蜀

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百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唐代·李白《古风之二三》:“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

扩展资料

东汉初年,隗嚣(ao)割据陇地,公孙述割据蜀地,自立为王,二人相互勾结,对抗朝廷。建武八年,光度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率军攻破天水(今属甘肃省),岑彭又与偏将吴汉把隗嚣包围在西城。公孙述派兵来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邦(gui),光武又派盖延、耿弁包围之,自己回兵东归。回到京都,刘秀给岑彭去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回虏。

人若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意思是平定陇后答不应满足,紧接南下平定蜀。后来"既平陇,复望蜀"就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意思也变成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了。既是褒义词,又是贬义词。

参考资料得陇望蜀_百度百科

一、出处

唐·李白《古风》诗:“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百蜀”。

二、含义

1、意思是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得寸进尺,贪心不知满足,贪得无厌。

2、陇:指甘肃东部;蜀:指四川中西部。

三、例句

1、人心不足蛇吞象,得陇望蜀的人最终结果是交不到好朋友。

2、地主霸占了王爷爷的田地,得陇望蜀,又要抢王度爷爷的房子。

3、他们得陇望蜀,永远无法使他们心满意足。

扩展资料:

得陇望蜀的典故:

1、曹操打下了汉中,张鲁投降,曹操不仅扩大了势力范围,问还威胁到了刘备集团的安危,因为汉中是蜀郡的咽喉和门户,汉中被曹操拿下,蜀郡就直接答和曹操的军事力量对峙。曹操如果乘胜进军,就可能威胁蜀郡的安危。

2、很多人主张这个时候应该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拿下蜀郡。提出这个建议的有两专个人,一个就是刘晔,还有一个司马懿。但是曹操没有接受。曹操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意思就是所说:人哪,就是贪心不足啊,已经得了陇,还想要蜀。于是他决定撤军,不再往前属进了。

参考资料:得陇望蜀-百度百科

出自唐·李白《古风》诗:“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

得陇望蜀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élǒngwàngshǔ,意思是已经取zd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

比喻得寸进尺,贪心不知满足,贪得无厌。

扩展资料:

典故:

东汉初年,隗嚣(ao)割据陇地,公孙述割据蜀地,自立为王,二人相互勾结,对抗朝廷。建武八年,光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率军攻破天水(今属甘肃省),岑彭又与偏将吴汉把隗嚣包围在西城。公孙述派兵来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邦(gui),光武又派盖延、耿弁包围之,自己回兵东归。

回到京都,刘秀给岑彭去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人若不知足,内即平陇,复望蜀。”意思是平定陇后不应满足,紧接南下平定蜀。后来”既平陇,复望蜀”就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意思也变成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了。既是褒义词,又是贬义词。

【近义词】得寸进尺、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反义词】心满意足容、称心如意、如愿以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得陇望蜀

得陇望蜀【读音】 délǒngwàngshǔ

【解释】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通俗讲法:吃在碗里,看在锅里)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唐代·李白《古风之二三》:“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示例】1、清·程允升《幼学琼林·人事》:“同恶相帮,调之助桀为虐;贪心无厌,谓之得陇望蜀。”2、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鲁迅书信集·致陶元庆》)

【近义词】得寸进尺、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反义词】心满意足、称心如意、如愿以偿

【歇后语】得陇望蜀——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典故】

东汉初年,隗嚣(ao)割据陇地,公孙述割据蜀地,自立为王,二人相互勾结,对抗朝廷。建武八年,光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率军攻破天水(今属甘肃省),岑彭又与偏将吴汉把隗嚣包围在西城。公孙述派兵来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邦(gui),光武又派盖延、耿弁包围之,自己回兵东归。回到京都,刘秀给岑彭去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人若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意思是平定陇后不应满足,紧接南下平定蜀。后来"既平陇,复望蜀"就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意思也变成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了。既是褒义词,又是贬义词。

得陇望蜀是怎样的典故?

汉光武帝刘秀镇压了赤眉起义军以后,天下并没有统一,政权并不巩固,因为南北各地还存在着许多割据势力。这些割据势力当中,兵力最多、占地最广的有东方齐鲁一带的刘永和张步,西北凉州、陇西一带的隗嚣〔kuíxiāo〕和西南巴蜀一带的公孙述等。他们这些人也称王称帝,想跟刘秀争夺天下。刘秀从建武二年(公元26年)起,依靠手下的得力大将,南征北伐,一个一个地消灭了这些割据势力,重新开创了统一的局面。

在光武帝刘秀进行统一的战争中,耿弇〔yǎn〕打张步,“有志者事竟成”;岑彭打隗嚣和公孙述,“得陇望蜀”,是历史上两个很有名的故事。

张步是琅琊人,当赤眉、绿林等农民军起义的时候,他也聚众数千,攻下了齐地的几座县城,自称为五威将军,成为当地的割据势力。汉朝的宗室梁王刘永当时也乘机起兵,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势,他跟张步联合,并且拜张步为辅汉大将军、忠节侯。张步驻扎在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县),对刘秀政权形成了很大的威胁。建武三年(公元27年),刘秀派光禄大夫伏隆去招降张步,拜张步为东莱太守。刘永听说伏隆到了剧县,赶快派人给张步送去许多礼物,封张步为齐王。刘秀、刘永两边都拉拢张步,因为刘永送的礼物多,名号又是“王”,张步决定投靠刘永,就杀了刘秀派去的使者伏隆。刘秀听说伏隆被杀,很是生气,决定派大将耿弇去打张步。

耿弇接受了出征的命令,带领几万人马,对张步的军队发动猛烈进攻。不到半天工夫,就打下了张步的前哨据点祝阿(令山东省历城县西南),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张步虽然吃了败仗,但是并没有大伤元气,他仍然自恃兵多将广,十分骄傲地对部下说:“我过去打败过拥有十多万兵马的尤来、大枪等农民军,现在耿弇的兵力比他们少得多,又经过长期战斗,疲劳不堪,有什么可怕的!”他带领二十万人马,开到临淄东门,准备反攻。

耿弇看到张步亲自出马,就渡过淄水,假装撤退,引诱张步来进攻,以便寻找机会,消灭他的主力。张步以为耿弇不敢迎战,更加骄横起来,冒冒失失地指挥军队发动进攻。哪里知道耿弇乘着张步顾前不顾后的时机,突然领着精兵从两翼包抄,把张步的主力围困起来。在激烈的战斗中。耿弇的大腿被飞箭射中。他恐怕影响士气,趁别人没有看见,抽出佩刀把箭砍断,带伤继续战斗,直到天黑才收兵。

第二天一早,耿弇不顾伤口剧痛,又要指挥兵马去进攻。他的部下劝他说:“目前张步的兵力还很强,不如暂时休战,等皇上带兵来增援的时候,再派兵出击也不晚。”耿弇不同意休战,他说:“皇上到来的时候,做臣子的应当杀牛备酒,隆重按驾,怎么能把没有歼灭的敌人留给皇上呢?”说完就指挥大军出战,从清早打到黄昏,终于把张步的军队打得大败。耿弇预料,张步失败之后一定会仓促退兵,就预先设了埋伏,遇到张步的败兵逃跑,又狠狠地打了他们一阵,追赶了八九十里路。

过了几天,光武帝刘秀来到临淄,慰劳作战有功的部队。他在许多将士面前夸奖耿弇说:“从前韩信攻破历下,奠定了汉朝的基业;如今耿将军攻破祝阿,天下大事也由此而定了,这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这话不仅鼓舞了耿弇,也鼓舞了参加战斗的全体将士,他们乘胜追击,终于完全平定了张步割据的齐地,凯旋而归。从此以后,刘秀夸奖耿弇“有志者事竟成”的这句话,成了很有名的成语。

第二年,汉光武帝刘秀决定派兵进攻凉州、陇西一带的隗嚣和巴蜀一带的公孙述。

隗嚣是天水成纪人(今甘肃省秦安县),年轻的时候在王莽的朝廷里做官。农民起义军推翻王莽以后,隗嚣的叔叔伯伯乘机起兵,拥戴隗嚣为上将军,打下了陇西、武威、酒泉、敦煌等地,在天水建立了根据地。更始皇帝刘玄进入长安,派人把隗嚣请到长安做官。赤眉军打进关中以后,隗嚣带着几十名骑兵,逃回天水。从此就自称西州上将军,形成了一支独立的军事力量。建武六年(公元30年)隗嚣看到刘秀的地位日益巩固,怕自己斗不过刘秀,就向占据巴蜀的公孙述投降,两家联合起来跟刘秀争斗。

古代画扇公孙述是扶风茂陵人,从小就很能干,年轻时候做过小吏。王莽篡汉、刘玄称帝的时候,公孙述到四川去发展自己的势力,很快就组织起来几万人的队伍。刘秀称帝的那一年四月,公孙述也在四川称帝。刘秀忙着镇压赤眉军和其他割据势力的时候,公孙述进一步招兵买马,势力越来越强大。他在汉中屯积粮草,并且暗地里和陇西的隗嚣联合,准备共同对付刘秀。

建武八年(公元32年)光武帝刘秀乘着前两年作战胜利的余威,亲自率领征南大将军岑彭、大司马吴汉等西征陇蜀。岑彭带兵打破了隗嚣的根据地天水,与吴汉会合后,把隗嚣包围在酉城(今陕西省安康县西北)。公孙述派大将李育来救隗嚣。李育进兵到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县西南,邽guī〕被汉军包围。刘秀看到胜利在望,又听说洛阳附近的颖川发生兵变,京城骚动,就连夜东归。他临走的时候给征南大将军岑彭写了一封信,信上说:“西城、上邽两城如能打下,就可乘胜带兵南攻巴蜀。一个人善于没有知足的时候,既平陇,又望蜀。我为打仗耗尽心血,连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田园风景画鉴赏岑彭看了刘秀的信,领会刘秀的意思是要他赶快平定陇蜀。他设了个计谋,用沙袋堵塞河流,引河水去灌西城,迫使隗嚣不得不放弃西城逃走。可是公孙述的大批缓军已经赶到,隗嚣绝处逢生,乘势反攻。汉军因为粮食接济不上,只好退兵东归。

第二年,公孙述派大将任满、田戎、程汛等,率领水军数万人,乘着竹木排,从长江顺流而下,在荆门山与虎牙山之间的江面架起浮桥、斗楼,抗拒汉兵。这时候,岑彭已经转战到荆州,他对任满等几次发动进攻都没有取得胜利,只好作长期打算。岑彭下令制造了水战用的船舰数千艘,于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与吴汉等率领水陆战士六万余人,大举征蜀。岑彭先派人烧毁了蜀军的浮桥、斗楼,然后带兵逆流而上,打败蜀军。蜀军大将任满被杀,程汛被俘,田戎一直退到江州(今四川省巴县)。岑彭乘胜进军,一直打到成都东南几十里的广都。公孙述节节败退,只好采用暗杀手段,派刺客假装投降,在夜间刺杀了岑彭。

岑彭虽然死了,但是他那得陇望蜀的声势和首破荆门的战功,已经为汉军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隗嚣、公孙述这两支割据势力,因为受到岑彭的严重打击,一蹶不振,最后终于被汉光武帝刘秀所征服。

王莽篡汉以后,各地地主武装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形成割据势力,造成了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经过刘秀和他手下的得力大将“得陇望蜀”地连年征战,又重新出现了统一的局面,使得社会经济又能在战争的废墟上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因此,后人把刘秀重振汉室,叫“光武中兴”。从这一点来说,刘秀和他手下的大将们在历史上是有贡献的。

得寸进尺和得陇望蜀的比较

得寸进尺:得了一知寸,还想再进一尺。指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比喻贪得无厌。

例句:因为我们年轻无经验,焦达峰又事事让步,他们道这些老家伙,就~,诡计多端。

得陇望蜀:已经取得陇右,还想内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常用“得陇望蜀”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贪容心不足蛇吞象”的人。

例句: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

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什么意思

“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的意思是人的烦恼在于不知足,已经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

“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

“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

“得陇望蜀”典故:

东汉初年,隗嚣(ao)割据陇地,公孙述割据蜀地,自立为王,二人相互勾结,对抗朝廷。建武八年,光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率军攻破天水(今属甘肃省),岑彭又与偏将吴汉把隗嚣包围在西城。

公孙述派兵来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邽(gui),光武又派盖延、耿弁包围之,自己回兵东归。回到京都,刘秀给岑彭去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人若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

意思是平定陇后不应满足,紧接南下平定蜀。后来"既平陇,复望蜀"就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意思也变成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了。既是褒义词,又是贬义词。

扩展资料:

《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

《后汉书》所以成为不朽的史学名著,也因为它在编撰上取得了很大成功。纪传体是一种综合体裁,在这种体裁中如何统筹全局,详略得当地再现史实,是个很棘手的问题。范晔对全书作了细致的整体规划,对史实进行了认真的剪裁。

书中所述史实规避得法,彼此间既有照应,又不重复繁冗,表现出高超的史学技巧。通过他的妙手剪裁,《后汉书》井井有条地叙述了东汉一代的历史兴亡大势,错落有致地描画出东汉一代的社会、民情与人物百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得陇望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汉书

原句是: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来出自《汉书·岑彭传》。陇:指今甘肃省一带。蜀:今四川省源一带。成语“得陇望蜀”即由此而来。意思是:人总是苦于不知足,得到了陇zd地,还想要得到蜀地。形容人的欲望总是没有止境。

得陇望蜀[délǒngwàngshǔ]

得陇望蜀,原意是指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常用以形容那些“贪心不足蛇吞象”的人。

中文名

得陇望蜀

出处

《后汉书·岑彭传》

类别

成语

读音知

délǒngwàngshǔ

成语解释听语音

【解释】陇:指甘肃东部;蜀:指四川中西部。已经取得陇西,还想攻取西道蜀。比喻得寸进尺,贪心不知满足,贪得无厌。

得陇望蜀

成语典故听语音

出处

《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出自东汉光武帝刘秀对大将岑彭的书信。

《二十四史晋书卷一帝纪第内一宣帝司马懿》中记载:宣帝司马懿跟随曹操去讨伐张鲁,对魏武帝曹操进言道:“刘备以欺诈和武力俘虏了刘璋,蜀人尚未归附就出兵远方去争夺江陵,这个机会不能错过。现在我们如果出兵到汉中显威,益州就会惊慌,趁机进兵、兵临城下,势必土崩瓦解。由此之势很容易建立功业。圣人不能违逆容天时,也不能丧失时机。”魏武帝曹操说:“人就是苦于没有满足,已经得到了陇西,还想得到蜀。”最终没有听从宣帝司马懿的意见。成语得陇望蜀出自于魏武帝曹操的对话。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