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后台配置页面设置顶部欢迎语

网站收藏

导航菜单

形容成语天工开物的意思及解释

形容成语天工开物的意思及解释

天工开物有什么影响?如何评价它?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着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抄全书式的着作,作者是百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着作,被欧洲学者称为“技术的百科全书”。它对中国古代的度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对农业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全面反映了工艺技术的成就。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问近代。

天工开物先后被翻译成多答种文字,但是在国内却由于清朝的文字狱长期失传。在1920年代才从日本传回来。后来也在浙江宁波发现了初刻本。

http://baike.baidu.com/lemma-php/dispose/view.php/22479.htm

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各被誉为什么

《本草纲目》被誉“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一、《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一部集16世纪以前,中国历史上本草学大成的著作。李时珍花费27年时间完成《本草纲目》,历经三次改写,至万历六年(1578年)定本。为了编纂《本草纲目》,李时珍参考800多种书籍,多次去各地实地考察,采集样本,耗费大量心血。

《本草纲目》共52卷,载药1892种,书中附有药物图1109幅,方剂11096首(其中8000余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约190万字,分为16部(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60类。

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

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湿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

二、《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18卷。并附有123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天工开物》中分散体现了中国古代物理知识,如在提水工具(筒车、水滩、风车)、船舵、灌钢、泥型铸釜、失蜡铸造、排除煤矿瓦斯方法、盐井中的吸卤器(唧筒)、熔融、提取法等中都有许多力学、热学等物理知识。在《五金》篇中,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

扩展资料

《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的影响

一、《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自1593年起,先后被翻译成日、法、英、德、俄等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草纲目》改进了中国传统的分类方法,格式比较统一,叙述也比较有条理和精密,对动植物分类学的发展有很大意义。

该书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还是一部影响世界的博物学著作,书中内容极为广泛,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于历史方面都有一定贡献。

二、《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对农业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全面反映了工艺技术的成就。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

《天工开物》传入欧洲、日本后,直接推动了欧洲农业革命和日本的发展,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在读了儒莲翻译的《天工开物》中论桑蚕部分的译本后,把它称之为“权威著作”。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入选“世界记忆”的金陵本《本草纲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本草纲目(中医典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工开物(中国古代科学著作)

被誉为是“古代中国百科全书”和“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本草纲目

达尔文(ChrlesRobertDarwin)在其著作中亦多次引用本书的资料,并称之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英国李约瑟(JosephNeedham)称赞李时珍为“药物学界中之王子”。本书为本草学集大成之作。刊行后,很快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后又先后被译成日、朝、拉丁、英、法、德、俄等文字。

2、天工开物

日本科学史家三枝博音认为:《天工开物》不只是中国,而且是整个东亚的一部代表性技术书,其包罗技术门类之广是欧洲技术书无法比拟的,称此书是“中国有代表性的技术书”。

日译本称《天工开物》为“中国技术的百科全书”。日本学者评议道:“作为展望在悠久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国技术全貌的书籍,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

《天工开物》被欧洲学者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法兰西学院汉学家儒莲将此书称为“技术百科全书”,将“天工开物”理解为“对自然界奇妙作用和人的技艺的阐明”。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把《天工开物》称为“中国的阿格里科拉”和“中国的狄德罗”,称《天工开物》是“十七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日本学者薮内清也认为宋应星的书足可与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匹敌。

扩展资料:

1、天工开物作者:

宋应星(公元1587—约1666年),中国明末科学家,字长庚,汉族江右民系,奉新(今属江西)人。

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于乡;崇祯七年(1634)任江西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1641)为安徽亳州知州;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

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条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谕任内著成《天工开物》一书。宋应星的著作还有《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画音归正》、《卮言十种》等。

2、李时珍(约1518~1593)明代杰出医药学家。字东璧,晚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蕲春)人。世业医,父言闻,有医名。幼习儒,三次应乡试不中。师事顾日岩,读书十年。受家庭熏陶,兼好医书,遂精医药。

自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历时二十七载,三易其稿,著成《本草纲目》五十二卷,初刊于金陵。子建中、建元、建木及诸孙皆参与绘制药图,孙树宗、树声为之校对。甫及刻成,时珍即逝。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本草纲目

百度百科-天工开物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地总来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自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天工开物》:明末清初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zhidao术.被后人称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思路分析]

明朝中叶,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出现,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明传奇和明清小说蓬勃发展,在我国和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西文化产生了激烈的撞击,一些领域开始注意吸收来自域外的学说和技术。

[解题过程]

一.明清文化的特点。

1.科学技术取得新成就,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

2.理学走向极端,具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应运而生;

3.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市民文学蓬勃兴起,戏剧和小说成为文学主流;

4.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大型图书编纂成就突出,显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5.传教士东来,使中国人了解到一些西方先进文化。

二.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1.程大位。明代数学家,编著《算法统宗》,全部采用珠算法,反映明代商业数学水平,使珠算很快传入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各地。程大位为安徽省休宁县人。

2.明安图。蒙古族数学家,钻研三十余年,证明出求圆周率的三个公式,并推导出六个新公式,整理成《割圆密率捷法》一书。

三.古典科技巨著涌现。

1.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余种,方剂一万余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2.徐光启《农政全书》。介绍传统农学成就,建立起了较完整的农学体系,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与工具;

3.《徐霞客游记》。地理学巨著,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出记述,早于欧洲两个世纪;

4.宋应星《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国外称之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四.理学的演变——王阳明“心学”:主观唯心主义理论。

背景:程朱理学盛行,封建统治者的官方哲学理学与心学相继占据统治地位。

观点: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善,心外无理,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恢复内心固有道德观念,忍受压迫。

评价:理学已经走向极端。

五.进步思想家。

1.李贽。明后期,以“异端”自居,指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为“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揭露道学家的虚伪。评价: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2.黄宗羲。明清之际,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揭露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开睛之害尽归于人”,君主专制为“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倡“工商皆本”。评价:思想震动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想兴起有一定影响。

3.顾炎武。明末清初。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结合书本知识与实地调查写下《天下郡国利弊书》等。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才能“天下治矣”。他的学风对清代影响较大。

4.王夫之。明清之际,晚年隐居石船山,故我称“王船山”、“船山先生”,杰出的唯物思想。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为客观规律,“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唯器”的唯物观点。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否定理学家主张的形而上学思想。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提出政治上要“趋时更新”。评价: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六.明传奇。

明代中期以后,传奇佳作层出不穷。汤显祖的《牡丹亭》,从个性解放的角度描写爱情。《清忠谱》,反映苏州市民抗击阉党迫害东林党人的示威事件。《万民安》描写明末葛贤领导苏州染织工人反税监的斗争。评价:是资本主义萌芽要求挣脱封建专制镣铐的新思想。

七.明清古典小说。

1.《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最早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2.《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3.《西游记》,吴承恩,明,浪漫主义小说;

4.《红楼梦》,曹雪芹、高鹗,清,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5.《儒林外史》,吴敬梓,清,讽刺小说;

6.《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优秀短篇小说集。

八.类书、丛书的编纂。

1.《永乐大典》,明成祖时,解缙主持的类书。两万余卷,辑入七八千种图书,装成一万一千余册。

2.《古今图书集成》,清代,一万卷,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

3.《四库全书》,清乾隆时,纪昀主持编纂。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类,收录典籍三千四百余种,装成三万六千余册。但修书的同时,禁毁的数量相当可观。

九、西学东渐

新航路开辟后,随着欧洲传教士东来,我国与西方思想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直接接触和交流.

西方传教士来华的目的:

16世纪中期的宗教改革,天主教在西欧,北美势力缩小.为了扩张势力,天主教建立了耶稣会,作为传教组织.由于西方的新教势力强大,耶稣会转向东方发展.真正为其在中国传教奠定基础的人是利玛窦.

“天工开物”一语是什么意思呢?

“天工”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籍《尚书》;“开物”一词源出另一先秦古籍《易经?系辞上》。百天工指的自然力,开物则指的人工。在宋应星看来,包括天地万物在内的整个自然界,是靠自身的运动变化(所谓“天工”)形成的度。但是“人工”往往“巧夺天工”,有许多先进回的发明创造。《天工开物》一书就论述了劳动者“巧夺天工”的技艺。总的来说,在人类社会中,是由于“天工”和“人工”的共同作用,才创造出万物。“天工开物”的意思答就是“自然和人工共同开创万物”。

天工开物属于哪个朝代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朝崇祯十年),共三卷十八篇。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天工开物》中有粮食作物的种植、丝麻棉毛的工艺,尤以丝织品的叙述最为详尽,基本是从养到织一条龙服务,又加有附图,基本可以按图索骥。

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中充满了科学的质疑色彩,经过调查,作者很果断的对一些明显错误却流传甚久的说法给予了毫不客气的否定。

比如,对本草纲目中的错误,对探矿中流传很久的看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指出老观点的错误。对来自国外的新成就,也是有所分辨,比如对倭刀用的钢铁的质地和特点进行客观的评价。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八股取士的确定,理学逐渐变为僵化的科举教条,严重阻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明嘉靖以后,王阳明的心学风行大江南北,江西成为王学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阵地。

宋应星出生于士大夫家族,有较好的学习氛围。加上自身的勤奋好学,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激烈的科场竞争,曾留给他屡次不中的阴影。往后的仕途生涯也未达到决策圈的显赫地位,但其对于学问的追求却从未松懈。

宋应星治学旨趣最大的特色在于“新”和“异”,其最主要的治学途径就是走出书斋,接触社会。其游历考察和底层官员的仕途经历,使之有更多的机会来了解基层群众生产领域的工艺流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百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度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知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天工开专物》冶铁内容的插图

全名

天工开物

撰者

宋应星

国家

中国

成书年代

1637年(明崇属祯十年)

卷数

18卷

《天工开物》,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江西奉百新县宋埠镇牌楼度村人。明末清初科学家。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问、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答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尤其是《机械》篇详细记述了包括立轴式风车专、糖车、牛转绳轮汲卤等农业机属械工具,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梦溪笔谈》《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的区别?

《梦溪笔谈》《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的区别:

它们之间的作者《梦溪笔谈》作者是沈括,《天工开物》作者是宋应星,《农政全书》作者是徐光启,所作内容不同《梦溪笔谈》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天工开物》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农政全书》重点在生产技术和知识,可以说是纯技术性的农书,三本书对后世的影响也有很大不同。

1、《梦溪笔谈》《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的作者不同。

《梦溪笔谈》作者是沈括(1031—1095),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

《天工开物》作者是宋应星(1587年—约1666年),字长庚,汉族,江西奉新人,明朝著名科学家。

《农政全书》作者是徐光启(1562年—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天主教圣名保禄,汉族,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人,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2、《梦溪笔谈》《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的内容不同。

《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也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农政全书》是在对前人的农书和有关农业的文献进行系统摘编译述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撰写而成的。徐光启十分重视农业文献的研究,大而经纶康济之书,小而农桑琐屑之务,目不停览,手不停笔。"据统计,全书征引的文献就有225种之多,可谓是“杂采众家”。

3、《梦溪笔谈》《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的后世影响不同。

《梦溪笔谈》在国外也很有影响,早在19世纪,它就因为其活字印刷术的记载而闻名于世。20世纪,法、德、英、美、意等国都有人对《梦溪笔谈》进行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并有全部或部分章节的各国译本向社会公众加以介绍。

日本早在19世纪中期,就用活字版排印了沈括的这部名著,是世界上最早用活字版排印《梦溪笔谈》的国家。从1978年起,日本又分三册陆续出版了《梦溪笔谈》的日文译本。

《天工开物》首先在17世纪开始逐渐传入日本,18世纪传到朝鲜国后,受到李朝后期知识界尤其实学派学者的重视,18-20世纪《天工开物》在一些欧美国家传播,在法、英、德、意、俄等欧洲国家和美国大图书馆都藏有此书不同时期的中文本。

十八世纪,在欧洲工业革命已经拉开序幕,但农业生产依然十分落后,播种还在使用人工播种。《天工开物》传入后,直接推动了欧洲农业革命,对欧洲农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农政全书》在大量摘引前人文献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数理知识,提出独到的见解,对引进新作物,推广新品种,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据统计,徐光启在书中对近80种作物写有“玄扈先生曰”的注文或专文,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与经验,这在古农书中是空前绝后的。

人们在阅读《农政全书》的时候,所了解到的不仅仅是有关古代农业的百科知识,而且还能够了解到一个古代科学家严谨而求实的大家风范。真正的目的在于“著古制以明今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梦溪笔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天工开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农政全书》

写的内容不一样《天工开物》涉及的是农业与手zd工业,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农政全书》涉及的是农学理论技术,是一部集我国古代传统农学之大的著作。《梦溪笔谈》是一本笔记体学术著作,广泛地记载了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就。全书内容包括天文、历法、气象、数学、地质、地理、专物理、生物、化学、医药、工程建筑、工艺技术、语言文字、文学、卜筮、史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该书是中国古代属八大科学名著之首,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望可以帮助记得加一分哦!!!谢谢!Thanks!!

《天工开物》在古代设计史上有什么意思?

“天工开物”一词取自中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工艺文献《天工开物》。该书记载了中国明代中叶以前的工艺技术,是一部综合性的科技巨著,被世人称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之名,是借用《尚书?皋陶谟》中的“天工人其代之”及《易?系辞》中的“开物成务”二词而成。“天工”即自然规律,“开物”乃“开道释物”。“天工开物”表层意思即为自然力创造化育万物。日本科学史家三枝博音(1892-1963)先生在《中国有代表性的技术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1942)一文中指出:“‘天工’是与人类行为对应的自然界的行为,而‘开物’则是根据人类生存的利益将自然界中所包藏的种种由人类加工出来。”由此看来,“天工开物”思想强调人与天(自然界)相协调、人工(人力)与天工(自然力)相配合,通过技术从自然界中开发出有用之物。“天工开物”的思想还有一个内涵是,自然界本来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好而有益之物,但不会从天而降、轻易取得,而是“巧生以待”,必借人力和技术通过水火等自然力的作用,再用金属、木石工具从自然界开发出来,为人所用。“天工开物”思想强调人类顺应自然规律、科学规律,立足民生的工艺造物行为,表达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工艺思想,是中国工艺造物思想的集中体现,具有丰富的设计文化内涵。

“匠心独运”源自唐代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匠心,即工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独乃“独特”,运为“运用”。“匠心独运”指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形容巧妙而独具一格的艺术构思。“匠心独运”是“天工开物”思想的一种延续和深化。“天工开物”强调借助人力从自然界中开发有用之物来满足人们的生存和物质需求。然而,这种开发不能是毫无节制的恣意掠夺,尤其是在人们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和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对自然界的开发除了应该符合自然规律外,还应力求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努力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并且这种开发应该是经济、环保的。这就要求“开发”者具有“匠心独运”的思想,创造性地进行“造物”活动。

“天工开物,匠心独运”思想体现在设计艺术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求设计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尊重生态伦理,而进行“生态设计”。生态设计的理念与“天工开物”中强调“天工”(自然力)与人工相配合、自然界的行为与人类活动相协调的思想不谋而合。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急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和索取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一系列惩罚。面对这种现状,各国政府、社会团体以及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有计划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行动以改善环境状况。在设计艺术领域中,提出和倡导“生态设计”理念,目的在于从人类造物的第一个环节来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生态设计是设计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将对环境的破坏影响降到最低的一种设计理念。从产品的设计阶段直至生产、运输、使用、维护、回收这一生命周期,都必须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进步的设计理念的推广和实现离不开教育。突破设计艺术教育原有的以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造型能力为主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体系才能满足新形势下对设计人才的培养要求。对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来说,合理摆布我们的学科定位既关系到我们的培养目标,同时也体现了设计艺术的本质特征。笔者认为以设计艺术学科为主体,人文工学两翼协调发展的“一体两翼”学科布局不仅对应了培养具有生态伦理观、社会责任感以及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的设计师的要求,同时也是对设计教育改革的尝试。设计艺术学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学科主体,也是重点学科;艺术学也是重点学科,还有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为山东省人文社科基地,在人文学科的基础上还设置建筑学、包装工程等工学相关专业及方向为艺术学科提供学科支持,注重学科互补,努力打造学生广阔的文化视野、多元的知识结构、综合的素养、符合社会正常发展取向的健康的价值观系统,才能使“生态设计”的思想渗透到每个学生的设计理念之中。

“天工”固然开万物,但必须借助技术,才能从自然资源中开发有用之物,否则自然界“合乎目的性”的美就无法展现。《天工开物》中的技术是法、巧、器三者的结合,即工艺操作方法、生产劳动者的操作技能与工具设备的结合。人只有借技术作用于自然界,才能实现开物过程。三枝博音先生认为,技术是自然界与人类协调的产物,它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赖以沟通的桥梁。只有很好地理解技术,才能在利用天工的同时假以人工去开物。在今天看来,“工”也就是科学技术。现代意义上设计的产生实际是工业革命的结果,即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内燃机的发明,使大批量的机械化生产成为可能。市民阶层的出现,面对普通大众的现代市场环境也形成了,针对他们的喜好和消费特点,原来为了王公贵族等少数人的繁冗装饰已变得不合时宜,现代设计也随之诞生。科学技术的进程一直在影响着设计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明,极大地影响了设计的发展方向和速度。设计只有在顺应科学技术发展潮流,符合科学规律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进行自然力(天工)与人工的配合,实现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相协调的造物活动。在设计教育领域,只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创新能力,拓展知识领域,提高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与知觉能力,才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打造宽厚的基础,因而,“技术能力”也就十分必要。强调实践技艺的培养,是设计艺术的本质的要求,是符合设计规律的,也是逐步完善设计实践教育体系的必然环节。

“匠心独运”思想反映在设计艺术领域就是“艺术创新”,同时它又是与“科学精神、人文素养、技术能力”相辅相承的。创新是设计艺术的灵魂。某种意义上说,设计的诞生就是为了改进或创造已有或新的造物过程和结果,如果不能有所变化或进步,一味机械地重复,那么设计也久失去了它的价值,所以,设计存在的意义本身就是创新的需要,没有创新也就无所谓的设计。与设计艺术密切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是朝阳产业,创新是它的核心,有了创意与智慧,才能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那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成了设计教育的重心。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我国的设计艺术专业成了高等艺术教育的热门专业,很多综合大学、单科大学也开始设置这样的院系或专业,艺术学院更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扩充专业方向,艺术设计高等教育虽然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模式,但多偏重于学生艺术个性和艺术表现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在设计艺术教育中技术能力的培养。创新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能力。仅仅具备“匠心”是不够的,还因该具备运用“匠心”,付诸实践的能力。创新不是存在于想象和概念中,而在创意的基础上运用工艺技术的造物活动。

“天工开物”中的“开物”是指根据人类生存的利益将自然界中所包藏的种种由人类加工出来。那么,作为这种“开物”行为的谋划者——设计师又应该遵循什么样的伦理规则,有着怎样的责任呢?按中国传统文化来理解,设计者,乃智者。只有假借天工的方为智者。《考工记》云:“(知)智者创物”,而“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工”乃工匠、工巧。传统的工匠与今天的工人不同,在造物的行为中,有意匠,也有制作,我们称之为“手工艺”。科技的发展、工业的进步使设计与制作分离,走向了不同的社会分工。设计走向谋划,一种运筹帷幄的规划设想;制作走向技术,大批量的复制加工,这是符合社会发展、民生需求的必然。手工艺时代,因为人对于材料、工具、自然条件等外在环境把握的有限性,人总是对自然心怀敬畏。中国传统工艺造物思想认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物生自天,工开于人”,将人的智慧、创造与机巧置于“天”之下,最高的赞誉也不过“巧夺天工”,即接近、近乎于大自然的造化了。工业生产时代和信息科技时代,在人的设计谋划之下,在科技的协力之下,渐渐地,人类几乎没有什么不能实现,设计者成了造物者!而同时,由这些造物所引发的生活方式也带给了社会人所无力控制的颠覆,环境、资源、社会现象、人性本质,凡此种种。设计的目的是解决人的需求问题。优秀的设计在于能够更好地使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满足民生。因此,设计和设计教育必须树立关注民生,服务大众的设计意识。

设计艺术行为通往人类的精神自由,却不是人类的自我放逐,必须顺应自然规律、科学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经济规律。在这样的前提下,设计教育和设计师当秉承“天工开物,匠心独运”的思想,尊重自然规律、科学规律和设计规律,立足民生需要,以人类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尺度,运用创造性的艺术构思,服务和创意当代生活,提升人类生活质量。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zhidao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科技著作,其特点是图文并茂,注重实际,重视实践。被欧洲学者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对中国古版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对农业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全面反映了工艺技术的成就。书中记述权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