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几个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
【望梅止渴】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一览无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申昜,则一览而尽,故纡馀委曲,若不可测。"后以"一览无馀"谓一眼即可全见。
【二童一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七步成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以"七步成诗"称人才思敏捷。
【才高七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才高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才疏志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后以"才疏志大"谓志向大而才能小。
【千里莼羹】旧时多作思乡之辞。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曰: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千里,湖名,在江苏溧阳县。莼羹,用莼菜煮的汤。原为具有吴地风味的名菜,后泛指本乡特产,含思乡之意。亦作"千里莼羹"。
【千岩万壑】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后用以形容峰峦与山谷极多。
【不舞之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不肯舞。"后因以"不舞之鹤"喻名不副实。
【相煎何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相煎何急"喻自相残杀或迫害。
【瞎马临池】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后因以"瞎马临池"比喻处境危险而犹暗昧无知。
【略见一斑】大致地看到事物的某一部分。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说·方正》:"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竹头木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扞陶公呴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於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后以"竹头木屑"比喻可供利用的废置之材。
【管中窥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摴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谓从管子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后用以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
【管宁割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后以"管宁割席"谓不与志同道合者为友。
【簸之扬之,穅粃在前】谓扬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穅粃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本为调侃之词,谓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为谦词,谓无才而居前。穅,亦写作"糠"。
【肃然起敬】肃穆地产生敬佩的态度或心情。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原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华亭鹤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华亭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陆机于吴亡入洛以前,常与弟云游于华亭墅中。后以"华亭鹤唳"。为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
【万壑千岩】形容峰峦、山谷极多。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蒹葭玉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依玉树。"蒹葭,指毛曾;玉树,指夏侯玄。谓两个品貌极不相称的人在一起。后以"蒹葭玉树"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贵的人。亦常用作谦辞。
【绝妙好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蒱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於字为绝。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外孙,女子也,於字为好。蒱臼,受辛也,於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后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醉山颓倒】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行。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山颓倒"形容醉态。
【醉玉颓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身无长物】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恭)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后以"身无长物"形容极其贫穷。
【道边苦李】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后以喻庸才,无用之才。
【青州从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膈上住。"意谓好酒的酒气可直到脐部。从事、督邮,均官名。后因以"青州从事"为美酒的代称。
【难兄难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之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刘孝标注:"一作元方难为弟,季方难为兄。"意谓元方卓尔不群,他人难为其兄;季方也俊异出众,他人难为其弟。后遂以"难兄难弟"指兄弟两人才德俱佳,难分高下。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荆州曾问远公:《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孝武皇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三日三夜不止。诏问太史待诏王朔,朔言恐有兵气。更问东方朔,朔曰:臣闻铜者山之子,山者铜之母,以阴阳气类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钟先鸣。《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精之至也。其应在后五日内。居三日,南郡太守上书言山崩,延袤二十馀里。"后以"铜山西崩,洛钟东应"表示重大事件彼此互相影响。
【颊上三毛】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后遂用作典故。以"颊上三毛"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
【面如傅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脤。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后因以"面如傅粉"形容男子美貌。
【食辨劳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荀勖尝在晋武帝坐上食笋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所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问之,实用故车脚。"后遂以"食辨劳薪"形容识见卓越。
【鹤唳华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刘孝标注引裴启《语林》:"机为河北都督,闻警角之声,谓孙丞曰:闻此不如华亭鹤唳。"后常以"鹤唳华亭"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亦为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之词。
找一句话,是自夸的,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之类玉树临风什么的…
颜如冠玉貌比潘安才比子键玉树临风风度翩翩才高八斗羽扇纶巾七尺男儿轮廓分明谈笑风生面如冠玉目如朗星鼻若悬胆唇若涂脂长身玉立风流倜傥剑眉星目温文尔雅剑眉入鬓眉目疏朗神明爽俊雅量非凡才貌双全逸群之才淑人君子清新俊逸品貌非凡才貌双绝惊才风逸风流才子雅人深致城北徐公,,七尺男儿,英俊潇洒,顶天立地,足智多谋,风流倜傥,,,翩翩少年昂藏七尺城北徐公惨绿少年弟男子侄断袖之宠断袖之癖断雁孤鸿傅粉何郎蜂迷蝶猜蜂识莺猜寡鹄孤鸾孤鸾寡鹄鳏鱼渴凤华封三祝巾帼须眉佳人才子君子好逑狂蜂浪蝶旷夫怨女浪蝶狂蜂浪蝶游蜂邻女窥墙怜香惜玉面如傅粉美如冠玉面如冠玉男大当婚男大当娶男大须婚南户窥郎女貌郎才男尊女卑女中丈夫匹夫无罪翩翩年少翩翩少年噙齿戴发秋风团扇弃旧怜新人面桃花桑弧蓬矢色衰爱弛沈腰潘鬓上烝下报投梭折齿投梭之拒萧郎陌路须眉男子血性男儿惜玉怜香野草闲花莺俦燕侣掷果潘安掷果潘郎坐怀不乱
坐上琴心醉玉颓山
成语:醉酒生涯
似醉如痴〖解释〗犹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如醉如梦〖解释〗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
如醉如狂〖解释〗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
如醉初醒〖解释〗象酒醉才醒一般。比喻刚从沉迷中醒悟过来。
如梦如醉〖解释〗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今日有酒今日醉〖解释〗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同“今朝有酒今朝醉”。
醉玉颓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醉舞狂歌形容沉迷于声色歌舞之中。
醉吐相茵典出《汉书·丙吉传》:“吉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吉出,醉欧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地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此驭吏为边郡人,熟悉边事,后来为防务工作提出切实有用的建议。后以“醉吐相茵”称这
醉死梦生见“醉生梦死”。
醉山颓倒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行。’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山颓倒”形容醉态。
醉酒饱德感谢主人宴请的客气话。
心醉神迷见“心醉魂迷”。
神醉心往心神陶醉向往。
如痴似醉亦作“如醉如痴”。①形容因惊恐而发呆。②形容陶醉的精神状态。
目酣神醉形容景色优美令人陶醉。
眠花醉柳比喻狎妓。同“眠花宿柳”。
迷金醉纸犹言纸醉金迷。
酣歌醉舞见“酣歌恒舞”。
醉生梦死象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醉翁之意不在酒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自我陶醉陶醉: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里,以求得内心的安慰。指盲目地自我欣赏。
张公吃酒李公醉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
纸醉金迷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
众醉独醒比喻众人沉迷糊涂,独自保持清醒。
饮醇自醉醇:浓酒。比喻与宽厚人交,不觉心醉。
心醉魂迷形容佩服爱幕到极点。
我醉欲眠我醉了,想睡觉。指为人真诚直率。
如醉方醒方:刚才。象酒醉才醒一般。比喻刚从沉迷中醒悟过来。
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如痴如醉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酩酊大醉酩酊:沉醉的样子。形容醉得很厉害。
烂醉如泥醉得瘫成一团,扶都扶不住。形容大醉的样子。
今朝有酒今朝醉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
金迷纸醉形容剥削阶级奢侈豪华的生活。
恶醉强酒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霸陵醉尉形容失官之后受人侵辱。
酩酊烂醉形容醉得厉害
酒醉饭饱比喻饮食得到满足
似醉如痴〖解释〗犹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如醉如梦〖解释〗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
如醉如狂〖解释〗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
如醉初醒〖解释〗象酒醉才醒一般。比喻刚从沉迷中醒悟过来。
如梦如醉〖解释〗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今日有酒今日醉〖解释〗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同“今朝有酒今朝醉”。
醉玉颓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醉舞狂歌形容沉迷于声色歌舞之中。
醉吐相茵典出《汉书·丙吉传》:“吉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吉出,醉欧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地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此驭吏为边郡人,熟悉边事,后来为防务工作提出切实有用的建议。后以“醉吐相茵”称这
醉死梦生见“醉生梦死”。
醉山颓倒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行。’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山颓倒”形容醉态。
醉酒饱德感谢主人宴请的客气话。
心醉神迷见“心醉魂迷”。
神醉心往心神陶醉向往。
如痴似醉亦作“如醉如痴”。①形容因惊恐而发呆。②形容陶醉的精神状态。
目酣神醉形容景色优美令人陶醉。
眠花醉柳比喻狎妓。同“眠花宿柳”。
迷金醉纸犹言纸醉金迷。
酣歌醉舞见“酣歌恒舞”。
醉生梦死象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醉翁之意不在酒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自我陶醉陶醉: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里,以求得内心的安慰。指盲目地自我欣赏。
张公吃酒李公醉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
纸醉金迷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
众醉独醒比喻众人沉迷糊涂,独自保持清醒。
饮醇自醉醇:浓酒。比喻与宽厚人交,不觉心醉。
心醉魂迷形容佩服爱幕到极点。
我醉欲眠我醉了,想睡觉。指为人真诚直率。
如醉方醒方:刚才。象酒醉才醒一般。比喻刚从沉迷中醒悟过来。
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如痴如醉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酩酊大醉酩酊:沉醉的样子。形容醉得很厉害。
烂醉如泥醉得瘫成一团,扶都扶不住。形容大醉的样子。
今朝有酒今朝醉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
金迷纸醉形容剥削阶级奢侈豪华的生活。
恶醉强酒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霸陵醉尉形容失官之后受人侵辱。
酩酊烂醉形容醉得厉害
酒醉饭饱比喻饮食得到满足
似醉如痴百〖解释〗犹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如醉如梦〖解释〗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
如醉如狂〖解释〗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亦指为度某人某事所倾倒。
如醉初醒〖解释〗象酒醉才醒一般。比喻刚知从沉迷中醒悟过来。
如梦如醉〖解道释〗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今日有酒今日醉〖解释〗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同“今朝专有酒今朝醉”。
醉玉颓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属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什么什么什么山成语
什么什么什么山成语有很多,比如:开门见山、逼上梁山、万水千山、名落孙山、日薄西山等。
一:开门见山[kāiménjiànshān]
1.【解释】:打开门就能看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2.【出自】: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二回:”说话要开门见山,谭兄之意,欲以世兄读书之事。”(意思:说话要开门见山,谭兄意思,想借世兄读书的事请。)
4.【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或写文章
二:逼上梁山[bīshàngliángshān]
1.【解释】: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2.【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八章:“可以说差不多的人都是逼上梁山的。”
3.【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比喻被迫反抗或采取不得已的行动
三:万水千山[wànshuǐqiānshān]
1.【解释】: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2.【出自】:唐·张乔《寄维阳故人》诗:“离别河边绾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意思:离别的时候在河边拉着柳树的枝条表示挽留,隔着千山万水距离朋友很遥远。)
3.【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四:名落孙山[míngluòsūnshān]
1.【解释】: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2.【出自】:清·黄小配《大马扁》第一回:“若不幸名落孙山,那时更自难堪。”
3.【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五:日薄西山[rìbóxīshān]
1.【解释】: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2.【出自】: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意思:只是因为我的老祖母刘氏已经年老体衰,气息微弱,性命眼看就要不保,即使是在早上就要担心会在当晚去世。)
3.【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贬义
同学,我把以山字结尾的成语全部找给你,你可以随便挑了,还给你解释。
【安如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安如太山】形容极其平安稳固。泰,也写作“太”。同“安如泰山”。
【安若泰山】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安于泰山】比泰山还稳固。形容稳固而不可动摇。
【半壁河山】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半壁江山】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拔地摇山】翻动大地,摇撼山岳。形容声势极大。
【百二关山】百二:以二敌百。指边防稳固的国家。
【百二河山】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
【拔树撼山】拔:拉出来;撼:摇动。拔起大树,摇动大山。形容力大无比。
【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不识泰山】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楚水吴山】楚地的水,吴地的山。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属地域。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藏诸名山】把着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藏之名山】把着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形容着作极有价值。
【笃定泰山】像泰山那样稳定。比喻有绝对把握,无须忧虑。
【荡海拔山】摇动大海,拔起高山。形容力气非常大。
【大好河山】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带河厉山】带:衣带;河:黄河;厉:通“砺”,磨刀石;山:泰山。黄河细得像条衣带,泰山小得像块磨刀石。比喻国基久远,国祚长久。
【倒海移山】倒:颠倒,翻转。翻转大海,移动山岳。指气势或力量洪大。
【堆积成山】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形容极多。
【堆集如山】堆集:堆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形容极多。
【堆积如山】聚集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带砺河山】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叠石为山】叠:重叠。把石头堆成山。指假山。
【大山小山】原指作品分类,后指同时被称誉的兄弟。
【恩德如山】比喻恩德极为深生。
【欱野喷山】欱:吮进,吮吸;喷:吹气。将原野吸进,把山岳吹动。比喻气魄、声势极大。
【恩重丘山】恩:恩惠。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恩重泰山】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放火烧山】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复海移山】翻转大海,移动大山。形容力量巨大。
【覆海移山】翻转大海,移动大山。形容力量巨大。
【福齐南山】祝颂之辞。指福分如南山一样高。
【范水模山】比喻效法模仿他人。
【扛鼎拔山】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功若丘山】功:功绩;若:象。功绩象山一样。比喻劳绩非常大。
【高卧东山】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观者如山】形容观看人数众多。
【火海刀山】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航海梯山】渡过大海,攀越高山。指经历艰远的路程。
【鸿毛泰山】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号令如山】指军令严肃,不容更改。
【还我河山】表示决心从侵略者手中夺回本属于自己的国土。
【欱野歕山】欱:吮吸;歕:同“喷”,吹气。吮吸原野,吹动山岳。比喻气势盛大。
【巨鳌戴山】鳌:古代传说中的大海龟;戴:用头顶着。大鳌的头上顶着山。比喻感恩深重。
【举鼎拔山】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久归道山】早已去世。道山,传说中的仙山。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
【积甲如山】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同“积甲山齐”。
【聚米为山】东汉马援堆米成山,以代地形模型,给皇帝分析军事形势、进军计划,讲得十分明了。指形象地陈述军事形势,险要的地形。
【军令如山】军事命令象山一样不可动摇。旧时形容军队中上级发布的命令,下级必须执行,不得违抗。
【剑树刀山】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积土成山】累土可以堆成山,比喻积少成多。
【锦绣河山】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锦绣江山】象锦绣那样的美好的江山。形容美好的国土。
【开门见山】打开门就能看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马放南山】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现形容思想麻痹。
【猛虎出山】像凶猛的老虎出山一样。形容动作勇猛又快速。亦作“猛虎下山”、“猛虎离山”。
【闷海愁山】忧愁如山,苦闷似海。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象海一样深,无法排遣。
【猛虎离山】形容勇猛而迅速。
【猛虎深山】比喻勇武而势盛。
【猛虎下山】形容勇猛而迅速。
【满目青山】形容景色美好或形势大好。
【名落孙山】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马入华山】表示天下太平,不再打仗。
【邈若河山】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同“邈若山河”。
【令出如山】命令一发出就一定彻底执行。
【砺带河山】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力可拔山】力气大得可以拔起山来,形容勇力过人。
【临水登山】临:到,靠近。原意是到达水边又登上高山,写送别的情景。现也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流水高山】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乐水乐山】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绿水青山】泛称美好山河。
【绿水青山】指美丽的河山。
【累土至山】比喻由小到大,积少成多。
【被发入山】被:同“?披”,散开。?披散着头发,隐居在山林。形容与世隔绝,不问世事。
【披发入山】指离开俗世而隐居。
【千水万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同“千山万水”。
【气吞河山】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气涌如山】形容恼怒到极点。
【气壮河山】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同“气壮山河”。
【日薄西山】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戎马关山】戎马:战马,指从军打仗;关山:指宁夏南部的大小关山,泛指山川和关隘。在山川和关隘里从军打仗。
【日落西山】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将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刃树剑山】刃:利刃,刀。原是指佛教中的地狱酷刑。后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地方。
【仁者乐山】具有仁义之心的人安于义理,不为功名利禄所动摇,象山一样稳固不动。
【耸膊成山】肩膀耸起成了一个“?山”字。形容人耸肩缩颈的相貌。也形容人体瘦削的样子。
【寿比南山】寿命象终南山那样长久。用于祝人长寿。
【涉海登山】渡过大海,攀登高山。形容旅程的艰苦,也形容行程连绵不断。亦作“涉水登山”。
【誓海盟山】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表示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同“山盟海誓”。
【水满金山】神话故事。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同“水漫金山”。
【水漫金山】神话故事。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
【剩水残山】残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涉水登山】形容旅程的艰苦,也形容行程连绵不断。同“涉海登山”。
【山上有山】“??山”字上还有个“??山”字,隐指“出”字。用来指外出不在家。
【使蚊负山】使:派,令;负:背。派蚊子去背山。比喻力不胜任。
【死重泰山】比喻死得光荣。
【铁案如山】铁案:证据确凿的案件或结论。形容证据确凿,定的案象山那样不能推翻。
【铁壁铜山】比喻坚强可靠的势力。
【铁打江山】用铁锻打成的江山。比喻国家巩固。
【填海移山】把山移开填入大海之中。指仙术法力广大。比喻决心极大。
【铁桶江山】比喻牢固的政权或地位。
【铁证如山】
【蚊虻负山】蚊虻:吸血的昆虫。以蚊虫的力量能背山。比喻力弱者担重任,难以信任。
【蚊力负山】以蚊虫的力量能背山。比喻力虽小却身负重任。
【万里河山】河山:祖国领土。形容国家领土幅员广阔。
【万里江山】江山:祖国领土。形容国家领土幅员广阔。
【稳若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稳如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蚊思负山】负:担负。比喻力量虽微却愿担负重任。
【万水千山】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啸傲湖山】啸傲:随意长啸吟咏游乐。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咏游赏。
【雪海冰山】形容冰雪漫天盖地,天气极其寒冷。
【血海尸山】血流成海,尸戴盆望天如山。形容伤亡惨重。
【学如登山】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秀水明山】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已归道山】道山:传说中的仙山。已到达仙山。旧时比喻人死。
【堙谷堑山】指挖山填谷。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义海恩山】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喻恩情道义深厚。
【渔海樵山】入海打鱼,上山砍柴。借指隐居生活。
【猿穴坏山】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造成大灾祸。
【一叶迷山】意指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云雨巫山】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指点江山】指点:批评;江山:指国家。指批评国家大事。
【罪恶如山】形容罪恶多而重。
【执法如山】执行法律象山一样不可动摇。
【纵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拄笏看山】拄:支撑;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
【拄笏西山】形容在官而有闲情雅兴。亦为悠然自得的样子。
【着屐登山】屐:木头鞋。穿着木头鞋登山。形容历尽艰辛
【拄颊看山】形容在官而有闲情雅兴。亦为悠然自得的样子。
【竹罄南山】罄:尽,完。形容人罪恶极多,书写不尽
【重若丘山】比大山还要重。比喻人死得很有价值。也形容意义重大。
【知水仁山】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众喣飘山】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众喣漂山】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重于泰山】比泰山还要重。比喻人死得很有价值。也形容意义重大。
【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濯濯童山】濯濯:光秃的样子;童:山无草木。没有树木,光秃秃的山
百二河山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
逼上梁山逼:逼迫;梁山:又称梁山泊,今山东省境内。比喻被迫起来反抗。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藏之名山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形容著作极有价值
笃定泰山像泰山那样稳定。比喻有绝对把握,无须忧虑
范水模山比喻效法模仿他人
放火烧山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堆积如山聚积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航海梯山渡过大海,攀越高山。指经历艰远的路程
号令如山指军令严肃,不容更改
积土成山累土可以堆成山,比喻积少成多
锦绣河山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锦绣江山形容美好的国土
军令如山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必须贯彻执行
砺带河山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名落孙山名字落在榜末孙山后。指考试没有被录取,榜上无名
安如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拔地摇山翻动大地,摇撼山岳。形容声势极大。
半壁江山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不识泰山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大好河山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恩德如山比喻恩德极为深生。
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恩重泰山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覆海移山翻转大海,移动大山。形容力量巨大。
隔行如隔山指不是本行的人就不懂这一行业的门道。
高卧东山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鸿毛泰山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还我河山表示决心从侵略者手中夺回本属于自己的国土。
火海刀山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剑树刀山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聚米为山东汉马援堆米成山,以代地形模型,给皇帝分析军事形势、进军计划,讲得十分明了。指形象地陈述军事形势,险要的地形。
举鼎拔山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累土至山比喻由小到大,积少成多。
力可拔山力气大得可以拔起山来,形容勇力过人。
绿水青山泛称美好山河。
气涌如山形容恼怒到极点。
日薄西山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剩水残山残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使蚊负山使:派,令;负:背。派蚊子去背山。比喻力不胜任。
万水千山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铁案如山铁案:证据确凿的案件或结论。形容证据确凿,定的案象山那样不能推翻。
铁证如山形容证据确凿,象山一样不能动摇。
稳如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执法如山执行法律象山一样不可动摇。
拄笏看山拄:支撑;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猿穴坏山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造成大灾祸。
重于泰山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
纵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铁桶江山比喻牢固的政权或地位。
马放南山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现形容思想麻痹。
寿比南山寿命象终南山那样长久。用于祝人长寿。
安如太山见“安如泰山”。
拔树撼山拔起大树,摇动高山。形容声势极大。
半壁河山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藏诸名山见“藏之名山”。
楚水吴山楚地的水,吴地的山。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属地域。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带砺河山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黄河如衣带,泰山像磨刀石。这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旧时表示所封爵位传之久远。含有江山永固之义。亦作“带河厉山”,“带砺山河”。
荡海拔山摇动大海,拔起高山。形容人的力气非常大。
扛鼎拔山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功若丘山功:功绩。若:像,如同。功绩像山一样。比喻功绩非常大。
久归道山早已去世。道山,传说中的仙山。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
临水登山临:到,靠近。原意是到达水边又登上高山,写送别的情景。现也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流水高山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马入华山《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后因以“马入华山”表示天下太平,不再打仗。
闷海愁山忧愁如山,苦闷似海。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象海一样深,无法排遣。
猛虎出山像凶猛的老虎出山一样。形容动作勇猛又快速。亦作“猛虎下山”、“猛虎离山”。
猛虎深山喻勇武而势盛。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
邈若河山同“邈若山河”。
披发入山谓离开俗世而隐居。
气壮河山同“气壮山河”。
千水万山见“千山万水”。
刃树剑山刃:利刃,刀。原是指佛教中的地狱酷刑。后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地方。
日落西山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将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涉海登山渡过大海,攀登高山。形容旅程的艰苦,也形容行程连绵不断。亦作“涉水登山”。
誓海盟山同“山盟海誓”。
水漫金山神话故事。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面带妖色,不放下山。怒恼白蛇,忙唤青儿,带领着虾兵蟹将,这才水漫金山。”亦作“水满金山”。鲁迅《坟·论雷峰塔的倒掉》:“扞法海禅师呴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
水满金山见“水漫金山”。
铁壁铜山比喻坚强可靠的势力。
一叶迷山意谓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堙谷堑山见“堑山堙谷”。
有眼不识泰山泰山:山名,在今山东。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眼前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渔海樵山入海打鱼,上山砍柴。借指隐居生活。
云雨巫山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拄笏西山见“拄笏看山”。
拄颊看山同“拄笏看山”。
醉玉颓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秀水明山〖解释〗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安若泰山〖解释〗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叠石为山
恩重丘山恩:恩惠。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百二关山百二:以二敌百。指边防稳固的国家。
同学,我把以山字结尾的成语全部找给你,你可以随便挑了,还给你解释。
【安如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安如太山】形容极其平安稳固。泰,也写作“太”。同“安如泰山”。
【安若泰山】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安于泰山】比泰山还稳固。形容稳固而不可动摇。
【半壁河山】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半壁江山】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拔地摇山】翻动大地,摇撼山岳。形容声势极大。
【百二关山】百二:以二敌百。指边防稳固的国家。
【百二河山】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
【拔树撼山】拔:拉出来;撼:摇动。拔起大树,摇动大山。形容力大无比。
【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不识泰山】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楚水吴山】楚地的水,吴地的山。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属地域。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藏诸名山】把着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藏之名山】把着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形容着作极有价值。
【笃定泰山】像泰山那样稳定。比喻有绝对把握,无须忧虑。
【荡海拔山】摇动大海,拔起高山。形容力气非常大。
【大好河山】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带河厉山】带:衣带;河:黄河;厉:通“砺”,磨刀石;山:泰山。黄河细得像条衣带,泰山小得像块磨刀石。比喻国基久远,国祚长久。
【倒海移山】倒:颠倒,翻转。翻转大海,移动山岳。指气势或力量洪大。
【堆积成山】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形容极多。
【堆集如山】堆集:堆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形容极多。
【堆积如山】聚集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带砺河山】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叠石为山】叠:重叠。把石头堆成山。指假山。
【大山小山】原指作品分类,后指同时被称誉的兄弟。
【恩德如山】比喻恩德极为深生。
【欱野喷山】欱:吮进,吮吸;喷:吹气。将原野吸进,把山岳吹动。比喻气魄、声势极大。
【恩重丘山】恩:恩惠。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恩重泰山】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放火烧山】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复海移山】翻转大海,移动大山。形容力量巨大。
【覆海移山】翻转大海,移动大山。形容力量巨大。
【福齐南山】祝颂之辞。指福分如南山一样高。
【范水模山】比喻效法模仿他人。
【扛鼎拔山】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功若丘山】功:功绩;若:象。功绩象山一样。比喻劳绩非常大。
【高卧东山】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观者如山】形容观看人数众多。
【火海刀山】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航海梯山】渡过大海,攀越高山。指经历艰远的路程。
【鸿毛泰山】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号令如山】指军令严肃,不容更改。
【还我河山】表示决心从侵略者手中夺回本属于自己的国土。
【欱野歕山】欱:吮吸;歕:同“喷”,吹气。吮吸原野,吹动山岳。比喻气势盛大。
【巨鳌戴山】鳌:古代传说中的大海龟;戴:用头顶着。大鳌的头上顶着山。比喻感恩深重。
【举鼎拔山】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久归道山】早已去世。道山,传说中的仙山。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
【积甲如山】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同“积甲山齐”。
【聚米为山】东汉马援堆米成山,以代地形模型,给皇帝分析军事形势、进军计划,讲得十分明了。指形象地陈述军事形势,险要的地形。
【军令如山】军事命令象山一样不可动摇。旧时形容军队中上级发布的命令,下级必须执行,不得违抗。
【剑树刀山】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积土成山】累土可以堆成山,比喻积少成多。
【锦绣河山】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锦绣江山】象锦绣那样的美好的江山。形容美好的国土。
【开门见山】打开门就能看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马放南山】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现形容思想麻痹。
【猛虎出山】像凶猛的老虎出山一样。形容动作勇猛又快速。亦作“猛虎下山”、“猛虎离山”。
【闷海愁山】忧愁如山,苦闷似海。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象海一样深,无法排遣。
【猛虎离山】形容勇猛而迅速。
【猛虎深山】比喻勇武而势盛。
【猛虎下山】形容勇猛而迅速。
【满目青山】形容景色美好或形势大好。
【名落孙山】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马入华山】表示天下太平,不再打仗。
【邈若河山】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同“邈若山河”。
【令出如山】命令一发出就一定彻底执行。
【砺带河山】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力可拔山】力气大得可以拔起山来,形容勇力过人。
【临水登山】临:到,靠近。原意是到达水边又登上高山,写送别的情景。现也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流水高山】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乐水乐山】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绿水青山】泛称美好山河。
【绿水青山】指美丽的河山。
【累土至山】比喻由小到大,积少成多。
【被发入山】被:同“?披”,散开。?披散着头发,隐居在山林。形容与世隔绝,不问世事。
【披发入山】指离开俗世而隐居。
【千水万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同“千山万水”。
【气吞河山】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气涌如山】形容恼怒到极点。
【气壮河山】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同“气壮山河”。
【日薄西山】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戎马关山】戎马:战马,指从军打仗;关山:指宁夏南部的大小关山,泛指山川和关隘。在山川和关隘里从军打仗。
【日落西山】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将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刃树剑山】刃:利刃,刀。原是指佛教中的地狱酷刑。后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地方。
【仁者乐山】具有仁义之心的人安于义理,不为功名利禄所动摇,象山一样稳固不动。
【耸膊成山】肩膀耸起成了一个“?山”字。形容人耸肩缩颈的相貌。也形容人体瘦削的样子。
【寿比南山】寿命象终南山那样长久。用于祝人长寿。
【涉海登山】渡过大海,攀登高山。形容旅程的艰苦,也形容行程连绵不断。亦作“涉水登山”。
【誓海盟山】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表示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同“山盟海誓”。
【水满金山】神话故事。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同“水漫金山”。
【水漫金山】神话故事。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
【剩水残山】残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涉水登山】形容旅程的艰苦,也形容行程连绵不断。同“涉海登山”。
【山上有山】“??山”字上还有个“??山”字,隐指“出”字。用来指外出不在家。
【使蚊负山】使:派,令;负:背。派蚊子去背山。比喻力不胜任。
【死重泰山】比喻死得光荣。
【铁案如山】铁案:证据确凿的案件或结论。形容证据确凿,定的案象山那样不能推翻。
【铁壁铜山】比喻坚强可靠的势力。
【铁打江山】用铁锻打成的江山。比喻国家巩固。
【填海移山】把山移开填入大海之中。指仙术法力广大。比喻决心极大。
【铁桶江山】比喻牢固的政权或地位。
【铁证如山】
【蚊虻负山】蚊虻:吸血的昆虫。以蚊虫的力量能背山。比喻力弱者担重任,难以信任。
【蚊力负山】以蚊虫的力量能背山。比喻力虽小却身负重任。
【万里河山】河山:祖国领土。形容国家领土幅员广阔。
【万里江山】江山:祖国领土。形容国家领土幅员广阔。
【稳若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稳如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蚊思负山】负:担负。比喻力量虽微却愿担负重任。
【万水千山】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啸傲湖山】啸傲:随意长啸吟咏游乐。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咏游赏。
【雪海冰山】形容冰雪漫天盖地,天气极其寒冷。
【血海尸山】血流成海,尸戴盆望天如山。形容伤亡惨重。
【学如登山】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秀水明山】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已归道山】道山:传说中的仙山。已到达仙山。旧时比喻人死。
【堙谷堑山】指挖山填谷。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义海恩山】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喻恩情道义深厚。
【渔海樵山】入海打鱼,上山砍柴。借指隐居生活。
【猿穴坏山】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造成大灾祸。
【一叶迷山】意指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云雨巫山】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指点江山】指点:批评;江山:指国家。指批评国家大事。
【罪恶如山】形容罪恶多而重。
【执法如山】执行法律象山一样不可动摇。
【纵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拄笏看山】拄:支撑;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
【拄笏西山】形容在官而有闲情雅兴。亦为悠然自得的样子。
【着屐登山】屐:木头鞋。穿着木头鞋登山。形容历尽艰辛
【拄颊看山】形容在官而有闲情雅兴。亦为悠然自得的样子。
【竹罄南山】罄:尽,完。形容人罪恶极多,书写不尽
【重若丘山】比大山还要重。比喻人死得很有价值。也形容意义重大。
【知水仁山】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众喣飘山】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众喣漂山】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重于泰山】比泰山还要重。比喻人死得很有价值。也形容意义重大。
【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濯濯童山】濯濯:光秃的样子;童:山无草木。没有树木,光秃秃的山
醉玉颓山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醉玉颓山
[zuìyùtuíshān]
基本解释
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copy
详细解释
1.【解释】: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2.【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宋zhidao·秦观《满庭芳》词:“相如,方病酒,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便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3.【示例】:且赢取升平快乐,又何辞~,是处有人扶著。◎宋·史浩《瑞鹤仙·劝酒》词
寻所有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
【望梅止渴】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一览无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申昜,则一览而尽,故纡馀委曲,若不可测。"后以"一览无馀"谓一眼即可全见。
【二童一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七步成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以"七步成诗"称人才思敏捷。
【才高七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才高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才疏志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后以"才疏志大"谓志向大而才能小。
【千里莼羹】旧时多作思乡之辞。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曰: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千里,湖名,在江苏溧阳县。莼羹,用莼菜煮的汤。原为具有吴地风味的名菜,后泛指本乡特产,含思乡之意。亦作"千里莼羹"。
【千岩万壑】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后用以形容峰峦与山谷极多。
【不舞之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不肯舞。"后因以"不舞之鹤"喻名不副实。
【相煎何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相煎何急"喻自相残杀或迫害。
【瞎马临池】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后因以"瞎马临池"比喻处境危险而犹暗昧无知。
【略见一斑】大致地看到事物的某一部分。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说·方正》:"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竹头木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扞陶公呴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於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后以"竹头木屑"比喻可供利用的废置之材。
【管中窥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摴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谓从管子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后用以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
【管宁割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后以"管宁割席"谓不与志同道合者为友。
【簸之扬之,穅粃在前】谓扬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穅粃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本为调侃之词,谓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为谦词,谓无才而居前。穅,亦写作"糠"。
【肃然起敬】肃穆地产生敬佩的态度或心情。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原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华亭鹤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华亭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陆机于吴亡入洛以前,常与弟云游于华亭墅中。后以"华亭鹤唳"。为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
【万壑千岩】形容峰峦、山谷极多。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蒹葭玉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依玉树。"蒹葭,指毛曾;玉树,指夏侯玄。谓两个品貌极不相称的人在一起。后以"蒹葭玉树"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贵的人。亦常用作谦辞。
【绝妙好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蒱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於字为绝。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外孙,女子也,於字为好。蒱臼,受辛也,於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后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醉山颓倒】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行。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山颓倒"形容醉态。
【醉玉颓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身无长物】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恭)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后以"身无长物"形容极其贫穷。
【道边苦李】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后以喻庸才,无用之才。
【青州从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膈上住。"意谓好酒的酒气可直到脐部。从事、督邮,均官名。后因以"青州从事"为美酒的代称。
【难兄难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之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刘孝标注:"一作元方难为弟,季方难为兄。"意谓元方卓尔不群,他人难为其兄;季方也俊异出众,他人难为其弟。后遂以"难兄难弟"指兄弟两人才德俱佳,难分高下。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荆州曾问远公:《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孝武皇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三日三夜不止。诏问太史待诏王朔,朔言恐有兵气。更问东方朔,朔曰:臣闻铜者山之子,山者铜之母,以阴阳气类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钟先鸣。《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精之至也。其应在后五日内。居三日,南郡太守上书言山崩,延袤二十馀里。"后以"铜山西崩,洛钟东应"表示重大事件彼此互相影响。
【颊上三毛】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后遂用作典故。以"颊上三毛"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
【面如傅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脤。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后因以"面如傅粉"形容男子美貌。
【食辨劳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荀勖尝在晋武帝坐上食笋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所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问之,实用故车脚。"后遂以"食辨劳薪"形容识见卓越。
【鹤唳华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刘孝标注引裴启《语林》:"机为河北都督,闻警角之声,谓孙丞曰:闻此不如华亭鹤唳。"后常以"鹤唳华亭"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亦为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之词。
【望梅止渴】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一览无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申昜,则一览而尽,故纡馀委曲,若不可测。"后以"一览无馀"谓一眼即可全见。
【二童一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七步成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以"七步成诗"称人才思敏捷。
【才高七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才高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才疏志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后以"才疏志大"谓志向大而才能小。
【千里莼羹】旧时多作思乡之辞。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曰: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千里,湖名,在江苏溧阳县。莼羹,用莼菜煮的汤。原为具有吴地风味的名菜,后泛指本乡特产,含思乡之意。亦作"千里莼羹"。
【千岩万壑】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后用以形容峰峦与山谷极多。
【不舞之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不肯舞。"后因以"不舞之鹤"喻名不副实。
【相煎何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相煎何急"喻自相残杀或迫害。
【瞎马临池】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后因以"瞎马临池"比喻处境危险而犹暗昧无知。
【略见一斑】大致地看到事物的某一部分。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说·方正》:"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竹头木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扞陶公呴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於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后以"竹头木屑"比喻可供利用的废置之材。
【管中窥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摴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谓从管子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后用以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
【管宁割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后以"管宁割席"谓不与志同道合者为友。
【簸之扬之,穅粃在前】谓扬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穅粃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本为调侃之词,谓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为谦词,谓无才而居前。穅,亦写作"糠"。
【肃然起敬】肃穆地产生敬佩的态度或心情。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原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华亭鹤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华亭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陆机于吴亡入洛以前,常与弟云游于华亭墅中。后以"华亭鹤唳"。为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
【万壑千岩】形容峰峦、山谷极多。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蒹葭玉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依玉树。"蒹葭,指毛曾;玉树,指夏侯玄。谓两个品貌极不相称的人在一起。后以"蒹葭玉树"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贵的人。亦常用作谦辞。
【绝妙好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蒱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於字为绝。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外孙,女子也,於字为好。蒱臼,受辛也,於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后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醉山颓倒】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行。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山颓倒"形容醉态。
【醉玉颓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身无长物】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恭)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后以"身无长物"形容极其贫穷。
【道边苦李】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后以喻庸才,无用之才。
【青州从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膈上住。"意谓好酒的酒气可直到脐部。从事、督邮,均官名。后因以"青州从事"为美酒的代称。
【难兄难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之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刘孝标注:"一作元方难为弟,季方难为兄。"意谓元方卓尔不群,他人难为其兄;季方也俊异出众,他人难为其弟。后遂以"难兄难弟"指兄弟两人才德俱佳,难分高下。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荆州曾问远公:《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孝武皇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三日三夜不止。诏问太史待诏王朔,朔言恐有兵气。更问东方朔,朔曰:臣闻铜者山之子,山者铜之母,以阴阳气类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钟先鸣。《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精之至也。其应在后五日内。居三日,南郡太守上书言山崩,延袤二十馀里。"后以"铜山西崩,洛钟东应"表示重大事件彼此互相影响。
【颊上三毛】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后遂用作典故。以"颊上三毛"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
【面如傅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脤。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后因以"面如傅粉"形容男子美貌。
【食辨劳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荀勖尝在晋武帝坐上食笋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所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问之,实用故车脚。"后遂以"食辨劳薪"形容识见卓越。
【鹤唳华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刘孝标注引裴启《语林》:"机为河北都督,闻警角之声,谓孙丞曰:闻此不如华亭鹤唳。"后常以"鹤唳华亭"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亦为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之词。
【望梅止渴】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一览无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申昜,则一览而尽,故纡馀委曲,若不可测。”后以“一览无馀”谓一眼即可全见。
【二童一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七步成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以“七步成诗”称人才思敏捷。
【才高七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才高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才疏志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后以“才疏志大”谓志向大而才能小。
【千里莼羹】旧时多作思乡之辞。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曰:‘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千里,湖名,在江苏溧阳县。莼羹,用莼菜煮的汤。原为具有吴地风味的名菜,后泛指本乡特产,含思乡之意。亦作“千里莼羹”。
【千岩万壑】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后用以形容峰峦与山谷极多。
【不舞之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不肯舞。”后因以“不舞之鹤”喻名不副实。
【相煎何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相煎何急”喻自相残杀或迫害。
【瞎马临池】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后因以“瞎马临池”比喻处境危险而犹暗昧无知。
【略见一斑】大致地看到事物的某一部分。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说·方正》:“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竹头木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扞陶公呴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
【管中窥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摴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谓从管子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后用以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
【管宁割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后以“管宁割席”谓不与志同道合者为友。
【簸之扬之,穅粃在前】谓扬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穅粃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本为调侃之词,谓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为谦词,谓无才而居前。穅,亦写作“糠”。
【肃然起敬】肃穆地产生敬佩的态度或心情。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原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华亭鹤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华亭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陆机于吴亡入洛以前,常与弟云游于华亭墅中。后以“华亭鹤唳”。为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
【万壑千岩】形容峰峦、山谷极多。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蒹葭玉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依玉树’。”蒹葭,指毛曾;玉树,指夏侯玄。谓两个品貌极不相称的人在一起。后以“蒹葭玉树”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贵的人。亦常用作谦辞。
【绝妙好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蒱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於字为绝。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外孙,女子也,於字为好。蒱臼,受辛也,於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后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醉山颓倒】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行。’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山颓倒”形容醉态。
【醉玉颓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身无长物】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恭)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后以“身无长物”形容极其贫穷。
【道边苦李】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后以喻庸才,无用之才。
【青州从事】南朝宋【难兄难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之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刘孝标注:“一作‘元方难为弟,季方难为兄’。”意谓元方卓尔不群,他人难为其兄;季方也俊异出众,他人难为其弟。后遂以“难兄难弟”指兄弟两人才德俱佳,难分高下。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荆州曾问远公:‘《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孝武皇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三日三夜不止。诏问太史待诏王朔,朔言恐有兵气。更问东方朔,朔曰:‘臣闻铜者山之子,山者铜之母,以阴阳气类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钟先鸣。《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精之至也。其应在后五日内。’居三日,南郡太守上书言山崩,延袤二十馀里。”后以“铜山西崩,洛钟东应”表示重大事件彼此互相影响。
【颊上三毛】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后遂用作典故。以“颊上三毛”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
【面如傅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脤。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后因以“面如傅粉”形容男子美貌。
【食辨劳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荀勖尝在晋武帝坐上食笋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所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问之,实用故车脚。”后遂以“食辨劳薪”形容识见卓越。
【鹤唳华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刘孝标注引裴启《语林》:“机为河北都督,闻警角之声,谓孙丞曰:‘闻此不如华亭鹤唳。’”后常以“鹤唳华亭”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亦为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之词。
《世说新语》中的成语
安徽鲍亚民
【望梅止渴】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一览无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申昜,则一览而尽,故纡馀委曲,若不可测。"后以"一览无馀"谓一眼即可全见。
【二童一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七步成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以"七步成诗"称人才思敏捷。
【才高七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才高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才疏志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后以"才疏志大"谓志向大而才能小。
【千里莼羹】旧时多作思乡之辞。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曰: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千里,湖名,在江苏溧阳县。莼羹,用莼菜煮的汤。原为具有吴地风味的名菜,后泛指本乡特产,含思乡之意。亦作"千里莼羹"。
【千岩万壑】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后用以形容峰峦与山谷极多。
【不舞之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不肯舞。"后因以"不舞之鹤"喻名不副实。
【相煎何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相煎何急"喻自相残杀或迫害。
【瞎马临池】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后因以"瞎马临池"比喻处境危险而犹暗昧无知。
【略见一斑】大致地看到事物的某一部分。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说·方正》:"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竹头木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扞陶公呴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於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后以"竹头木屑"比喻可供利用的废置之材。
【管中窥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摴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谓从管子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后用以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
【管宁割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后以"管宁割席"谓不与志同道合者为友。
【簸之扬之,穅粃在前】谓扬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穅粃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本为调侃之词,谓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为谦词,谓无才而居前。穅,亦写作"糠"。
【肃然起敬】肃穆地产生敬佩的态度或心情。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原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华亭鹤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华亭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陆机于吴亡入洛以前,常与弟云游于华亭墅中。后以"华亭鹤唳"。为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
【万壑千岩】形容峰峦、山谷极多。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蒹葭玉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依玉树。"蒹葭,指毛曾;玉树,指夏侯玄。谓两个品貌极不相称的人在一起。后以"蒹葭玉树"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贵的人。亦常用作谦辞。
【绝妙好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蒱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於字为绝。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外孙,女子也,於字为好。蒱臼,受辛也,於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后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醉山颓倒】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行。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山颓倒"形容醉态。
【醉玉颓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身无长物】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恭)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后以"身无长物"形容极其贫穷。
【道边苦李】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后以喻庸才,无用之才。
【青州从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膈上住。"意谓好酒的酒气可直到脐部。从事、督邮,均官名。后因以"青州从事"为美酒的代称。
【难兄难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之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刘孝标注:"一作元方难为弟,季方难为兄。"意谓元方卓尔不群,他人难为其兄;季方也俊异出众,他人难为其弟。后遂以"难兄难弟"指兄弟两人才德俱佳,难分高下。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荆州曾问远公:《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孝武皇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三日三夜不止。诏问太史待诏王朔,朔言恐有兵气。更问东方朔,朔曰:臣闻铜者山之子,山者铜之母,以阴阳气类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钟先鸣。《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精之至也。其应在后五日内。居三日,南郡太守上书言山崩,延袤二十馀里。"后以"铜山西崩,洛钟东应"表示重大事件彼此互相影响。
【颊上三毛】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后遂用作典故。以"颊上三毛"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
【面如傅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脤。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后因以"面如傅粉"形容男子美貌。
【食辨劳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荀勖尝在晋武帝坐上食笋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所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问之,实用故车脚。"后遂以"食辨劳薪"形容识见卓越。
【鹤唳华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刘孝标注引裴启《语林》:"机为河北都督,闻警角之声,谓孙丞曰:闻此不如华亭鹤唳。"后常以"鹤唳华亭"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亦为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之词。
世说新语》中的成语
安徽鲍亚民
【望梅止渴】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一览无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申昜,则一览而尽,故纡馀委曲,若不可测。”后以“一览无馀”谓一眼即可全见。
【二童一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七步成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以“七步成诗”称人才思敏捷。
【才高七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才高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才疏志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后以“才疏志大”谓志向大而才能小。
【千里莼羹】旧时多作思乡之辞。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曰:‘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千里,湖名,在江苏溧阳县。莼羹,用莼菜煮的汤。原为具有吴地风味的名菜,后泛指本乡特产,含思乡之意。亦作“千里莼羹”。
【千岩万壑】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后用以形容峰峦与山谷极多。
【不舞之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不肯舞。”后因以“不舞之鹤”喻名不副实。
【相煎何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相煎何急”喻自相残杀或迫害。
【瞎马临池】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后因以“瞎马临池”比喻处境危险而犹暗昧无知。
【略见一斑】大致地看到事物的某一部分。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说·方正》:“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竹头木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扞陶公呴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
【管中窥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摴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谓从管子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后用以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
【管宁割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后以“管宁割席”谓不与志同道合者为友。
【簸之扬之,穅粃在前】谓扬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穅粃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本为调侃之词,谓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为谦词,谓无才而居前。穅,亦写作“糠”。
【肃然起敬】肃穆地产生敬佩的态度或心情。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原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华亭鹤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华亭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陆机于吴亡入洛以前,常与弟云游于华亭墅中。后以“华亭鹤唳”。为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
【万壑千岩】形容峰峦、山谷极多。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蒹葭玉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依玉树’。”蒹葭,指毛曾;玉树,指夏侯玄。谓两个品貌极不相称的人在一起。后以“蒹葭玉树”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贵的人。亦常用作谦辞。
【绝妙好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蒱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於字为绝。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外孙,女子也,於字为好。蒱臼,受辛也,於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后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醉山颓倒】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行。’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山颓倒”形容醉态。
【醉玉颓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身无长物】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恭)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后以“身无长物”形容极其贫穷。
【道边苦李】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后以喻庸才,无用之才。
【青州从事】南朝宋【难兄难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之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刘孝标注:“一作‘元方难为弟,季方难为兄’。”意谓元方卓尔不群,他人难为其兄;季方也俊异出众,他人难为其弟。后遂以“难兄难弟”指兄弟两人才德俱佳,难分高下。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荆州曾问远公:‘《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孝武皇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三日三夜不止。诏问太史待诏王朔,朔言恐有兵气。更问东方朔,朔曰:‘臣闻铜者山之子,山者铜之母,以阴阳气类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钟先鸣。《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精之至也。其应在后五日内。’居三日,南郡太守上书言山崩,延袤二十馀里。”后以“铜山西崩,洛钟东应”表示重大事件彼此互相影响。
【颊上三毛】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后遂用作典故。以“颊上三毛”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
【面如傅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脤。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后因以“面如傅粉”形容男子美貌。
【食辨劳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荀勖尝在晋武帝坐上食笋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所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问之,实用故车脚。”后遂以“食辨劳薪”形容识见卓越。
【鹤唳华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刘孝标注引裴启《语林》:“机为河北都督,闻警角之声,谓孙丞曰:‘闻此不如华亭鹤唳。’”后常以“鹤唳华亭”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亦为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之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