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予不取,必遭天谴。。出自哪里?
出自《易经》。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天予而不取,必遭天谴。
《易经》指《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左传·昭公十二年》,楚灵王称赞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后人多学习其哲理,因而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扩展资料:
《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易经》,分为三部,天皇氏时代《连山》、《归藏》、周代的易书《周易》,(一说分别作于上中下三个时代,一说三本书均作于上古时期),并称为“三易”。
东汉学者桓谭在《新论正经》中说:“《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秦朝精简本)。《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连山》与《归藏》魏晋之后下落不明或被儒道吸收作经或亡佚,成为中华文化领域里的千古之谜。
关于“三易”之说。《周礼》“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易》,二曰《归藏易》,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卦六十有四”。就是说,在周朝《连山易》、《归藏易》、《周易》这三个易由卜官掌控,对国家大事、军事战争、祭祀活动进行预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易经
天予不取出自《易经》。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天予而不取,必遭天谴。
类似的还有: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出自《周书》。
以及出自《国语越语》: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初,诸侯相与约,先入关破秦者王其地。沛公既先定秦,项羽后至,欲攻沛公,沛公谢之得解。羽遂屠烧咸阳,与范增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民皆居蜀。”乃曰:“蜀汉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以距汉王。汉王怒,欲谋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何谏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敖裰诟ト纾僬桨侔埽凰篮?为?《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遂就国,以何为丞相。
《国语越语》: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
吴人闻之,出而挑战,一日五反。王弗忍,欲许之。范蠡进谏曰:“夫谋之廊庙,失之中原,其可乎?王姑勿许也。臣闻之,‘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赢缩转化,后将悔之。天节固然,唯谋不迁。”王曰:“诺”。弗许。
还有就是: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早朝宴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乎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危乎?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
什么而作成语
见几而复作几:苗头;作:行动。指发现一制点苗头就立刻采取措施。
见机而作看到百适当时机立即行动度。
观机而作等待时机然后行动。同“观机而动”。
见几而作几:通“机”,时问机;作:行动。指抓住答有利时机及时采取行动。
“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的翻译是什么?
来自《周易·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几者”是指发现了不好苗头或是预感到灾祸将至的人。“动”可直译变动,也可引伸zd一下就是指预见到不好事件将发生的人明里暗地所做的全部行为。“微”是指上面的“动”的范围,虽然“微”有小的意思。“吉”是指聪明、有远见、识大体内等等。“先见者”是指预先看到事态往不好方向发展的人。“君子”这里的君子大到指开明君主,小到指聪明、有远见的一般人。“见几”指发现了不良事态的苗头。“作”指行动,有作为,有准备。“俟”指等待。“终日”容在这里可以指时机错过的日子,也可指遥遥无期,还可指不得不做出决断的日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