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四皓”刘邦请他们不来当官,为什么吕后就行呢
因为这四个高人年事已高,听说刘邦一向蔑视士人,因此逃匿山中,不作汉臣。但是张良给吕后出了主意,吕后照做了,就请来了这四个老人。
张良说:“如果请太子写一封言辞谦恭的书信,多带珠宝玉帛,配备舒适的车辆,派上能言善辩之人去诚恳聘请他们,他们应该会来。然后以贵宾之礼相待,让他们经常随太子上朝,使皇上看到他们,这对太子是很有帮助的。”
于是吕氏兄妹和太子当真把这四个后人称之为“商山四皓”的老人请来了,把他们安顿在建成侯的府邸里。
扩展资料
背景故事:
这四人因不满秦皇苛政,遂隐居商山,又因他们——“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所以被世人称为“商山四皓”。刘邦屡次诏这四人入廷为官,但都遭到了拒绝。
而刘邦这时候比较宠爱戚夫人以及戚夫人所出的刘如意,所以想废黜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
吕后遂求张良出面说服刘邦。张良怜悯吕后境遇的同时为吕后献计:“让太子写一封措辞谦逊的信,用真心实意打动他们,他们才有可能出山辅佐,另外还要带上丰厚的礼品以示诚意,还要用舒适的专车接送,表达对他们的重视,再以贵宾之礼相待,然后让他们跟随太子,皇上如果知道了,对刘盈能力上的看法会有所改观,也许能收回成命。”吕后依照张良的方法,果然请出了“商山四皓”。
高祖十一年,英布起兵谋反。刘邦想派刘盈前往平叛,就是商山四皓出的主意,不让刘盈去,还是让刘邦自己去比较稳妥。并让吕后去哭诉,说明将士都是刘邦的人,刘盈未必能指挥好他们。
其实本来刘邦也信不过刘盈的实力,所以亲自出征,并且得胜而归,在摆庆功宴的时候,刘邦看到刘盈身后四人,便问何人,得到的答案是——商山四皓。
刘邦很奇怪,为什么他们会来来追随太子。
“商山四皓”就对刘邦说:“陛下一向轻慢高士,动辄辱骂,臣等不愿自取其辱。如今听说太子仁厚孝顺,恭敬爱士,天下之人无不伸长脖子仰望着,期待为太子效死,所以臣等自愿前来。”
由于“商山四皓”的出现,刘邦最终放弃了改立太子的打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指的是秦末汉初的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四位老先生。这四人估计年纪不轻,须发全白,连眉也是白的,又长年隐居商山之中,故称商山四皓。这四皓在史籍中没太多记载,他们有什么惊世骇俗之言之论,还是有什么经世济用之才之能,都没说,只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他们在汉初的政权更迭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后世就有了些名气。其实这四人本无可说,但讲古斋前篇说到皇帝与隐士的问题,便借题发挥,接着议论一下皇帝与隐士这一对千古冤家。
话说刘邦晚年,对接班人的问题一直犹豫不定(几乎所有的政治家晚年都有这个毛病)。刘邦越来越觉得太子刘盈(吕后之子)生性懦弱,难当大汉的千秋伟业,有意要立聪明伶俐的赵王如意(戚姬之子)做太子。吕后觉察到刘邦的意图,慌恐之至,哭求已经致仕的张良谋划。张良拗不过吕后和太子的苦请,出了请商山四皓出山之策。吕后和太子请来商山四皓,有一次刘邦与太子会面,发现太子身后有四皓相陪,便改变了更换太子的主意,由是太子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这就是《史记》关于商山四皓出山的全部记载。
从这一记载中,讲古斋有二事不明。一是张良何以出此计策,他怎么知道请商山四皓出山,刘邦就能不换太子呢?二是刘邦为什么一看到商山四皓就改变了换太子的初衷?这可是涉及汉家天下的大事,四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的出现有这么大的作用吗?司马迁算是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关于这些问题一概不论,这可要让讲古斋颇费些思量了。
刘邦所以改变初衷,后世有很多种解释,但一般认为是刘邦看到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太子,说明太子羽翼已丰,更换太子会引起变乱,所以就此作罢。但实际上,刘邦会怕这四位白发老者吗,我看不至于。以刘邦开国之君的威仪和对朝局的把控,换太子应该是一言九鼎的事,连朝中的那些拥兵的将帅和开国的功臣都插不上嘴,几个不相关的老人又能奈他何。
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以多谋善断见长,刘邦称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三杰”中,张良是唯一在名和实两方面都得以善终的,萧何晚年帮助吕后诛杀韩信,助吕专擅,名上晚节不保;韩信则在实上身首异处,不得终老;张良则名实俱保,可见他眼光和见识有独到之处。以张良的聪明,他应该是最了解刘邦心思的人,而且一定比樊哙、夏侯婴这些与刘邦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的发小更了解刘邦。张良出此计策是要告诉刘邦什么呢?
张良要告诉刘邦的第一个信息就是刘盈是仁孝之君。刘邦不是认为太子柔弱吗,而柔弱往往就是仁孝的代名词,仁孝的外在往往表现为柔弱。估计商山四皓是儒士,是主张仁爱孝道的,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太子恰恰证明了太子的品性,这叫做志同道合,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张良要告诉刘邦的的第二个信息就是太子的仁孝已得世人之心。估计商山四皓在秦汉之间是有些名气的,而且刘邦可能还聘请过他们,但他们总归是没出山,这弄得刘邦悻悻不乐,成了一块小小的心病。他们之所以不赴邀,我想多半是刘邦在儒生们中的名声不好,刘邦一直有轻儒慢士之名,你想谁会喜欢一个动不动就拿人家的帽子当尿罐玩的家伙。张良出此计策算是了却刘邦一个小小的心愿。
其实张良是不出面就给刘邦进了一次谏。张良何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言,直接找刘邦谈谈不就得了,我想这正是张良的高明之处。太子的废立问题历来是各朝各代最敏感的话题,拿今天的话说就是涉及国家安危社稷存亡的大问题,古往今来在这个问题上翻车甚至掉脑袋的人为数不少。所谓疏不间亲,都是皇上的儿子,立哪个废哪个皇上心里有数,立这个就要得罪那个,还要得个妄言废立的罪名。皇上说不定还是借此考察臣下的政治立场和倾向。张良是个聪明人,不是那种抬着棺材提着脑袋直言进谏的耿介之臣,决不会在这个问题上随便发言,而吕后又是个得罪不起的人物,就只好暗中出手了。
刘邦也是聪明人,看到商山四皓就什么话也没说,无言地纳了张良之谏,以刘邦的智商应该一看就知道是张良的鬼点子。刘邦纳谏,不再行废立,我想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刘邦承认了太子的仁孝,并且选择了仁孝的太子。天下可以马上得之不能马上治之,这一点马上皇帝刘邦比谁都清楚。刘邦先是起兵反秦、楚汉相争,得天下后又剪除异己、诛杀功臣,应该说用尽了机关,已经与仁义二字不沾边了。刘邦最缺的就是仁义,而最缺的往往也是人们最想得到的,特别是到了晚年刘邦应该有更深的体会,而张良提醒他的首先就是这一点。开国之君为后世天下选一个仁义之君,这几乎成了中国历史的一条定律。刘邦之后那些马上得天下的开国之主,几乎毫无例外地实验了这条定律,所以历代皇朝的第二任皇帝大多是怯懦柔弱但还算仁孝的,往往都是过渡性的人物。只有两个例外,一是唐代第二任皇帝太宗李世民,一是宋朝第二任皇帝太宗赵光义。李世民是英明之主,虽是第二任,但在助父李渊反隋建唐的过程中实际上发挥了比李渊更大的作用,说是第二任却又是开国之君。况且李渊选定的接班人也不是英明神武的李世民,而是与李世民相比不那么神武但据说仁义的李建成,是李世民自己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逼退父皇,夺来的皇位。如果李世民算开国之君,那他选定的接班人李治,却是个极端怕老婆的老实主,还是没有逃出这个定律。再说赵光义,虽是第二任,但也是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赵光义作为开国的赵匡胤的胞弟,是历史上少有的兄终弟及的例子,他的接班据说是原来就有协议的,而且签订协议时许多人在场为证,赵匡胤后来即使想改也改不了了。而赵光义选择的接班人就又回到了那条定律上。刘邦选择了懦弱的刘盈而放弃了聪明的如意,就是这条定律的首创者。
二是刘邦承认了人心的重要性,也最终选择了得人心的刘盈。与仁义一样,人心也是刘邦的缺项。刘邦出身平民,起自草莽,他的基本力量都是沛县那些走卒贩夫屠猪宰狗之辈,马上厮杀得来的天下。汉王朝天下初定,前秦遗老对汉家天下怀有深深的敌意,楚地百姓则深切怀念单纯可爱英武盖世的楚霸王,而秦灭六国也只二十多年的时间,六国的遗老遗少都还在世,那些诸侯和贵族时刻想要复辟故国。同时,由于刘邦一直在儒、道、法之间徘徊不定,而当时天下的士人非儒即道。特别是由于天下对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反叛和逆反,儒家在汉初影响越来越大,成了民间的舆论领袖。儒生们不喜欢刘邦,估计对刘邦不会有溢美之词。实际上,汉初的局势也是摁下葫芦起来瓢,刘邦晚年也是四处救火,劳顿奔波,没怎么消停过,对世道人心有痛切地感受。正因为如此,当他看到商山四皓也就改变了废立的想法。其实他看到的不只是四皓,而是他们背后的人心,特别是士人之心。
四皓亮相以后的事情,诸位看官就清楚了,刘盈终于如愿以偿接了班,成了汉第二任皇帝汉惠帝,而结局也正如刘邦所料,刘盈不堪大任,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知子莫如父。汉惠帝确是仁孝,力图阻止母亲吕后加害庶母戚夫人和同父异母的弟弟刘如意;也真是懦弱,当他看到吕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看到弟弟被母亲鸠杀,惊恐抑郁成疾,从此不能理政,国事全付与母后专理,七年后即夭折。此后女主把持朝政,又先后立少帝刘恭、刘弘共八年。惠帝、少帝十五年间,汉初朝政牡鸡司晨,朝局动荡,刘姓天下岌岌可危。直到吕后死后,陈平、周勃铲除诸吕,迎立汉文帝,汉朝才进入文景之治的盛世光景。
之前刘邦既然已经看到了刘盈的弱点,有大智慧的张良自然也不会视而不见,而且可能看得更深远。张良不会看不出,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就是为吕后专权创造了条件。这也正是张良只是幕后策划,而不是象萧何那样直接站到前台成为后党嫌疑分子的原因。我们站在张良的角度看,当时的朝廷要不就是不说话装傻,要不就是明目张胆的后党,第三种势力是没有的。吕后的确不好惹,连韩信、彭越这样的大功臣都敢杀得,张良不会愿意拿自己的脑袋去试刀,张良又不会甘心情愿做一个后党人物,遭万世骂名。既不能改变现实,又有太子和吕后的苦请,张良就只能做个顺水人情了。
历史不能改写,如果张良宁死不作这个顺水人情,刘如意果真继位做了天子,谁又能保证汉初的朝廷不是血雨腥风呢。那时的人彘可就不是戚夫人了,被鸠杀的很可能就是刘盈,刘如意还会象他的哥哥保护他一样去保护刘盈么,我看未必。即使结局不是这么糟,刘如意果真如刘邦期许的那样英明著世,那就等于汉武帝早出世半个多世纪。汉武帝是个能花钱的主,他有文景之治留下的大把银子,刘如意可没有这个条件,他的父亲穷的叮当响,没钱让他挥霍。刘如意如汉武帝,对汉家天下,对黎民苍生是祸是福,还真的很难说。
且不论历史功与过,仅从商山四皓出山这一事件看,刘邦与张良君臣实际上是就废立问题进行了一次聪明人之间无声的对话,就象上演了一出精彩的默剧。在这出默剧中,主角就是刘邦与张良,吕后和太子只是配角,而商山四皓就仅仅是活的道具,没什么台词,在太子身后站一站,任务就完成了,充其量算是跑龙套的角色。在以后的历史记载中,商山四皓就再没出现过,没有记载表明他们为汉惠帝出过什么锦囊妙策,也没有证据证明他们做过哪怕一丁点儿的业绩,从此黄鹤一去不见踪迹。想象得出年轻的汉惠帝估计也没兴趣和时间陪这四个鹤发童颜的老者下棋聊天,他们的全部工作就是在太子身后一站而已。而四皓这一站不要紧,可就改变了历史。
商山四皓真的有才吗?
商山四皓,是是秦朝的四位博士,分别职掌:一曰通古今;二曰辨然否;三曰典教职。
四位: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
他们不愿意当官,长期隐藏在商山(今陕西省商洛市境内),出山时都zhidao80有余,眉皓发白,故被称为“商山四皓”。刘邦久闻四皓的大名,曾请他们出山为官,而被拒绝。他们宁愿过清贫安乐的生活。
四位贤老让刘盈保住了太子位。但后来刘盈即位当了皇帝,却不见他们有什回么作为,也不见刘盈从四位那里学出什么本事。四位博士,才能总归是有的。否则不会怎么孤傲,刘邦也不至于这么敬畏。主要是太老了吧。
史书记载 《史记·留侯世家》:秦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答公、甪里先生,避秦乱,隐商山,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时称商山四皓。高祖召,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留侯计,迎四皓,辅太子,遂使高祖辍废太子之议。 汉荀悦《申鉴·杂言上》:“高祖虽能申威於秦项,而屈於商山四公。”
商山四皓是什么奇人,他们四个一出山,为什么刘邦不敢废太子了?
商山四皓是秦始皇时期的四个博士,他们博古通今,明辨是非,秦末乱世隐居在商山,刘邦多次聘请他们,他们都不肯为刘邦效命,刘邦看到自己都请不动的博士都主动追随太子刘盈,认为太子已经根深蒂固,深得人心,如果废除太子很有可能国本动摇,使刚刚统一的新政权再次发生动乱,所以就不敢更换太子了。
秦始皇时设立博士制度,在《史记》中记载,秦始皇有一次生日,有七十个博士前去给秦始皇祝寿,这些博士主要职务表现在教育贵族子弟,国君有疑难问对,或者国事有难以抉择的请博士明辨是非,商山四皓就是这七十博士中的四个,秦朝末年,四个博士避乱隐居在商山,由于他们年龄都很大,须发皆白,所以后人就称呼他们四个人为“商山四皓”。
这四个人的名字分别为唐秉、崔广、吴实和周术,刘邦夺取天下后,几次派人前去请他们辅佐自己,他们都不答应,后来刘邦因为宠爱戚夫人,想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吕后的儿子太子刘盈的位置受到了严重威胁,吕后就向张良问计,张良让太子给商山四皓写一封真诚谦恭的书信,让人带上珍宝车辆以及能言善辩的人去请这四个人出山,这四个人最终果然被刘盈的诚心打动,到了太子身边。
有一次,刘邦在宴会上看到太子身边这四个白发苍苍的人格外醒目,就询问是什么人,当他知道这就是他几次都请不到的商山四皓时,非常惊讶,询问他们为什么不愿意为自己效力,却愿意追随太子,四皓就按照吕后事先安排好的话回复说“陛下对人轻慢无礼,我们不愿自取其辱,太子仁德播于四海,天下人无不愿意为太子尽忠效死。”刘邦听后认为太子的根基已经牢固,改立太子会让国内重新陷入动荡和混乱,所以就彻底放弃了改立太子的念头。
因为太子刘盈羽翼丰满,得到了学识渊博的商山四皓支持,刘邦已经无法撼动,所以刘邦失去了废除太子的机会。刘邦其实有8个儿子,这些儿子当中,刘邦最喜欢赵王刘如意,他是戚夫人所生。
戚夫人是刘邦晚年最宠幸的夫人,本着爱屋及乌的精神,刘邦对刘如意自然也是更加喜欢。戚夫人成天哭丧着脸希望刘邦废了太子,改立刘如意做太子。刘邦也信誓旦旦地要完成这一壮举。
可是太子刘盈的母亲吕雉,也是非常可怜的一个女人。她年纪轻轻就嫁给了比她大15岁的刘邦。为刘邦生了一儿一女以后,刘邦出去造反了,这个家全都是吕雉在操持着。好不容易熬出了头,结果却发现刘邦身边多了这么多女人。
吕雉不仅苦苦哀求刘邦不要废太子,而且还为太子找来了一系列靠山。这其中最大的靠山就是商山四皓。商山四皓是四个秦朝时期的博士,学识渊博。刘邦曾经多次请求他们出来做官,他们都不答应。所以刘邦对此非常介怀,这次他们居然肯出来辅佐太子刘盈,这说明刘盈的羽翼已经丰满。
刘邦当时就算是想要动刘盈,他身边的这些人也都会出面来反对。所以刘邦回去告诉戚夫人,太子已经动不了了。其实这也等于是宣判了戚夫人和刘如意的死刑。
刘邦作为汉朝开国皇帝,在立嗣问题上却不能自己做主,的确是比较窝囊的一件事。可当时刘邦的确岁数太大了,没有精力去跟吕后作斗争了。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他或许觉得愧对吕后,所以才没有下手拿下刘盈的太子之位。
如果刘邦废掉了太子刘盈,改立赵如意为太子,恐怕也就没有以后的吕后专权的事情了,而戚夫人,也不会遭到“人彘”的毒害,更没有刘姓家族大劫难的开始。可是,就在刘邦下决心要废掉太子时,却因为商山四皓的出现,改变了刘邦的注意。刘邦对自己的爱妃戚夫人说,太子已成气候,不能废了。
刘邦
那么,为什么商山四皓一出现,刘邦就不敢废太子了呢?商山四皓又是什么奇人?
史料记载,商山四皓是秦时四大名人,因不满秦始皇而隐居商山,刘邦也曾邀请其入朝,但没能成功,如今见太子完成了自己没能完成的任务,也是大为惊讶,为什么自己也请不动的商山四皓,会来辅助太子呢?得到的回答是,太子刘盈是礼贤下士之人,他们愿意辅佐太子刘盈。
太子刘盈
原本刘邦认为太子刘盈胆小,性格柔弱,根本无法掌控天下,不适合当皇帝,可废了立太子遭到众多老臣的反对,如今再经商山四皓这么出现,就连刘邦也对自己废立太子之决心有了动摇。虽然太子柔弱,可能够获得商山四皓等如此能人辅佐,还怕太子的江山坐不稳吗?
吕雉
其实,太子刘盈确实不适合做皇位帝,刘邦死后,吕雉独断专权,而刘盈只再后宫取乐,更因为见戚夫人的遭遇受到惊吓,早早就撒手人寰,而吕后的专权,为刘家带来的几乎是灭顶之灾。可以说,如果刘邦当时废掉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刘氏家族就不会遭受如此巨大灾难,更不会到了几乎灭门的境地了。
因为商山四皓声望很高,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民间舆论,刘邦本来换太子的心也不是十分坚定,被商山四皓一劝,也就放弃了念头。
公元前197年,刘邦表露出想换太子的想法,当时太子刘盈之母吕雉对此十分焦急,她找到张良寻求帮助,张良指点她寻来商山四皓坐镇,后来在一次宴会上,刘邦看到坐在太子旁边的商山四皓,果真断了换太子的念头。
根据历史记载,这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隐士,他们分别是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和甪里先生周术。这四人很有声望,在民间声名极高,当初刘邦继位时,曾想请商山四皓出山做官,但被拒绝了。
曾经拒绝过刘邦的商山四皓却能被太子刘盈请出来,这当然不仅仅只是因为他们欣赏刘盈的仁厚之心,事实上,刘盈背后的势力才更关键。刘邦知道,请商山四皓是一种隐喻,这代表着太子的羽翼已丰,若他执意要废掉太子,必然要经历一场“恶战”。
而且商山四皓素来有声望,又是辈分极高的长者,他们站在刘盈这边,就代表着刘盈才是民意所向。刘邦原本想换太子,是受到了戚夫人的耳边风,其实他也没必要非要换太子,因为刘盈背后的吕氏家族势力庞大,动了太子会很麻烦。
所以当代表着民意的商山四皓出面,刘邦也就顺势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下,同时又对戚夫人有了交代,因为他已经努力过了,所以基于这种种势力和局势的权衡,刘邦这才放弃了废太子的想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