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黎民百姓“?
几千年前,在黄河流域集中着几个势力较大的部落,有百黄帝族、炎帝族、夷族和九黎族等。他们之间经过多年的征战,最后形成了以黄帝、炎帝族的部落联盟,共同战胜了九黎族。其中黄、炎、夷三个部度落的联盟,是由大约100个氏族构成的,因此统称“百姓”,而在战争中抓到问的九黎族俘虏就称作“黎民”。百姓与黎民,意味着奴隶主与奴隶的区别。
到了西周奴隶制时期,百姓成为贵族的通称。这时的黎民(也称庶民)包括自由民、农奴、奴隶,答与百姓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大阶级。
到了春秋末期,随着宗族世袭内制的破坏,土地私有制的出现,百姓的地位逐渐降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最后也降到黎民的行列中来。因此,后来就容将黎民与百姓统一称谓了。
参考资料:http://www.qxw.2156.cn/book/7/17/459.html
黎民百姓是一个成语,指普通老百姓,原本“黎民”和“百姓”是两个不同的阶层,后来随着“百姓”(多指贵族阶级)地位的降低,“黎民”和“百姓”统一称谓,共同指称普通老百姓。“黎”,《尔雅》释为“众”,故“黎民”即众民,乃西周开始对庶民百姓之俗称。
来源:
在战国以前的时代,“百姓”是指有姓之人。“姓”这个字,分开来就是“女”、“生”,什么样的女人生的(或者在一个什么地方生的)儿子,就得了一个相应的姓。相传黄帝的母亲是住在姬水边上的,所以黄帝就姓姬;舜的母亲是住在姚虚的地方,所以舜就姓姚了,那时候,子并不跟着父亲姓,比如黄帝,就给他的后代分别赐了12个不同的姓。所以那时候有姓的就都是王公贵族,“百姓”也就是“百官”。一般的平民,不知道他的老祖宗的妈妈在哪里住的,老祖宗又无权无势,够不上称“百姓”,只能说是“黎民”,或者被称为“庶民”。到战国时代以后,在贵族和奴隶之间出现了一个既不是贵族(可能祖上是贵族后来没落了)也不是奴隶(可能祖上是奴隶,后来被主子给放生了)的一个阶级,他们的人数慢慢地比贵族和奴隶还多了起来。所以,“百姓”们来,因为他们也有姓,所以“百姓”和“黎民”或“庶民”就变成一回事了,书上就有了“黎民百姓”的词语。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里写道:“九黎族是九个部落的联盟,每个部落包含九个兄弟氏族,共八十一个兄弟氏族。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酋长……这大概是以猛兽为图腾,勇悍善斗的强大部落。九黎族驱逐炎帝族,直到涿鹿,后来炎帝族联合黄帝族与九黎族在涿鹿大械斗……结果蚩尤斗败被杀。九黎族经长期斗争后,一部分被迫退回南方,一部分留在北方,后来建立黎国;一部分被炎黄族俘获,到西周时还有‘黎民’的名称。”
黎民百姓是一个成语,指普通老百抄姓,原本“黎民”和袭“百姓”是两个不同的阶层,后来随着“百姓”(百多指贵族阶级)地位的降低,“黎民”和“百姓”统一称谓,度共同指称普通老百姓。“黎”,知《尔雅》释为“众”,故“黎民道”即众民,乃西周开始对庶民百姓之俗称。
“黎民百姓”的由来
几千年前,在黄河流域集中着几个势力较大抄的部落,有黄帝族、炎帝族、夷族和九黎族等。他们之间经过多年的征战和融合,最后形成了以黄帝、炎帝族的部落联盟,共同战胜了九黎族。其中黄、炎、夷三个部落的联盟,是袭由大约100个氏族构成的,因此统称“百姓”,而在战争中抓到的九黎族俘虏就称作“黎民”。百姓与黎民,意味着奴隶主与奴隶的区别。
到了西周奴隶制时期,百百姓成为贵族的通称。这时的黎民(也称庶民)包括自由民、农奴、奴隶,与百姓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大阶级。
到了度春秋末期,随着宗族世袭制的破坏,土地私有制的出现,百姓的地位逐渐降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最后也降到黎民的行列中来。因此,后来就将黎民与百姓统一称谓了。
几千年前,在黄河流域集中着几个势力较大的部落,有黄帝族、炎抄帝族、夷族和九黎族等。他们之间经过多年的征战,最后形成了以黄帝、炎帝族的部落联盟,共同战胜了九黎族。其中黄、炎、夷三个部落的联盟,是由大约100个氏族构成的,因此统称“百姓”,而在战争中抓到的九黎族俘虏就称作“黎民知”。百姓与黎民,意味着奴隶主与奴隶的区别。
到了西周奴隶制时期,百姓成为贵族的通称。这时的黎民(也称庶民)包括自由民、农奴、奴隶,与百姓道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大阶级。
到了春秋末期,随着宗族世袭制的破坏,土地私有制的出现,百姓的地位逐渐降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最后也降到黎民的行列中来。因此,后来就将黎民与百姓统一称谓了。
多数人不明白“黎民百姓”的意思,为什么后世都称百姓?
无论是在古装剧中还是在史书上,我们都可以看到“黎民百姓”这个词语,这个词语的含义就是指天下的苍生,天下的百姓。但是生活在现代的人们却只会说百姓,从来不说黎民,为什么当代人会把黎民二字丢弃掉呢?接下来就来详细分析一下。
黎民和百姓两个词的最初意义不一样。
虽然人们将”黎民“和”百姓“组合到一起,他们看似意思相同,但是在最初的时候,这两个名词所指代的人是不一样的。
黎民指的是蚩尤的族人。
这个词语最早出自于远古时代的九黎族。当时蚩尤被炎帝和黄帝联手打败了,这样一来,蚩尤部落的人就成了炎帝和黄帝手下的俘虏,因此就把他们统称为黎民。黎民其实并不是一个什么好的称呼,就是奴隶的称呼,这种人一般都是生活在金字塔最底层的一群人。
炎黄族的族人统称为百姓
虽然炎帝和黄帝联手打败了蚩尤,但是他们的这种联盟的关系并不稳定。而在他们打败蚩尤之后,他们两族也进行了斗争。最后,黄帝战胜了炎帝,一举统一了黄族和炎族。在这两群族人中,大概有一百多个氏族,而这些不同的氏族之间又有着不同的姓氏,因而统一后的炎黄部落的族人就有了“百姓”这个称呼。
随着时间的推移,炎黄的后代成了汉族人,蚩尤的后代成了少数民族人,所以后世的人们还是习惯百姓这个称号。
因为“百姓”也有百犯法而沦为奴隶地位的,而奴隶中的黎民,或也会有因立功度而改变地位为“百姓”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演变问,百姓和黎民的差别越来越小,都答成为被统治的平民。于是,终至将“黎民版”与“百姓”连在一起,统作普通人权民的一种称谓了。
黎民百姓,草民,庶民,平民分别指什么意思?
1、黎民百姓:是一个成语,指普通老百姓。
原本“黎民”和“百姓”是两个不同的阶层,后来随着“百姓”(多指贵族阶级)地位的降低,“黎民”和“百姓”统一称谓,共同指称普通老百姓。
2、草民来:古代无官职者在皇帝或官员面前的自称,表示卑贱意。
3、庶民:指一般的民众。
4、平民:平民是指自普通市民、公民,没有任何特权或官职的自由人。古时不是贵族或官员的人,都称平民。
扩展资料
古代平民(Populace)的别称zhidao:
百姓:战国后平民的通称。
黎民:即平民。“黎”通“骊”:黑色,因黑发而名。
黔首:黔,黑色,战国时期秦尚黑色平民用黑布包头,故称“黔首”。
布衣:古代富人穿丝帛,平民穿麻布,故称平民为“布衣”。
庶民(庶人):秦汉前对身份比奴隶高的农民和小商人的称谓;秦汉后泛指一般平民。
另有别称:
苍生、生民、丁口、氓(甿)黎庶、黎元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平民
黎民百姓:指所有老百姓,是百一个群体概念,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今天的人民群众。草民:是在官或尊者度面前对自己的谦称,表示学识不足和地位卑微。或草野之民,平民,含无拘无束,也不会有太问多的顾虑,不要轻易招惹之意。庶民:秦汉前(奴隶社会后期)对身份比答奴隶高又比奴隶主低的农民和小商回人的称谓;秦汉之后(封建社会)一般泛指平民,老百姓。平民:原意是平凡善良的人,后泛指老百姓。另还有平治(管理答好)百姓的意思。
【黎民百姓】指普通老百姓。【草民】1.古代无官职者在皇帝知或官员面前的自道称,表示卑贱意。2.草野之民,平民。【庶民】秦汉前对身份比奴隶高的农民和小商人的称谓专;秦汉后泛指一般平民。【平民】1.本谓平善之人。后泛指普通老属百姓。2.平治百姓。
黎民百姓,“黎民”和“百姓”两者有什么区别?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明文化厚重沧桑,从夏商周以来,薪火相传,连绵不断,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至今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而在上古时期,也就是中华文明早期的人类活动中,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逐渐联合在了一起,共同抵抗来自蚩尤部落的威胁。炎黄两大部落联合后,通过一系列的战争,终于打败了实力强大的蚩尤部落,由此通过炎帝和黄帝部落民众的融合,所以从广义上看,我们华夏子民都可以叫做炎黄子孙,统一在了一个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内。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炎黄子孙的称呼之外,我们民间还有黎民百姓的说法,民众在日常口语中经常使用这一称谓,那么黎民百姓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他和炎黄子孙之间有什么区别吗?这还要从炎黄部落和蚩尤部落的大战说起。
当年炎黄部落打败了蚩尤部落以后,很多蚩尤部落的战士和民众成为了俘虏,由于蚩尤部落又称为九黎族,因此当时人们便用“黎民”来称呼他们。需要明白的是,这个时候还没有“黎民百姓”的称呼,两者的概念和内涵是分开的,“百姓”代表的是另外一种姓氏文化。
众所周知,中国的姓氏文化正式形成一定的体系,还是从炎黄部落的融合开始的,那个时候有姓氏的一群人,都是贵族阶层的代表,用现在通俗的话语讲,就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才有的,不同的姓氏,代表着不同的部落,黄帝的姬姓,之所以被称为“万姓之祖”,是因为从他的身上,还分化出数百个姓氏。
所以那个时候的“百姓”,是有着特定的历史内涵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姓氏慢慢分割了开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私有制的出现,对社会阶层的构造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氏这一姓氏术语逐渐消失,姓成为了大家最常用的文化符号,因此“百姓”这一词语,又有了新的历史内涵,这就是不再属于贵族阶层所有,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了,从此百姓这个词语,才成为了平民大众的一种称呼。
同时在另一方面,在时代的发展下,当年的“黎民”,也没有了最初严格的界限了,蚩尤部落的民众,早已和炎黄部落的民众融合在了一起,不分彼此,由此人们在自称之时,也就冠以“黎民百姓”的称谓了。所以时至今日,我们无论是以“炎黄子孙”的身份自居,还是称呼自己是“黎民百姓”,其实质和内涵其实是一体的,大家早已是中华民族的另一种代称,因此二者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和区分。
“黎民”是远古时期部落里的人民,而“百姓”则是一种姓氏文化,二者最初的意思上有范围的区别。
在那一年,炎黄部落击败了蚩尤部落之后,蚩尤部落的许多士兵和人民沦为俘虏。因为蚩尤部落也被叫做九黎部落,所以人们用“黎民”一词来称呼他们。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在那个时候还没有“黎民百姓”这个说法。两者的定义和内涵是完全不同的。“百姓”则代表的是一种姓氏的文化。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姓氏文化已正式形成一定的制度结构。它是从炎黄部落的整合开始的。当时,拥有姓氏的人大多是是贵族阶层的代表。用目前的流行术语来说,姓氏是具有一定地位的有身份象征的人才才能拥有的。不同的姓氏可以代表不同的部落。而黄帝的姓氏“姬”就被称为“万姓的祖先”,后来逐渐演变发展成数百个姓氏。便将这些有姓氏的人统称为“百姓”。
随着时代的发展,姓氏逐渐分离。在春秋战国时期,私人所有制的出现对社会阶层的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氏逐渐消失,姓成为最常用的文化。因此“百姓”这个词就具有了新的历史内涵。因为它不再属于贵族阶级,每个普通的百姓都能拥有。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黎民”也不再具有最初的界限。部落间也都融合在一起,因此两个词便有了相同的意思,为了简化或使用方便便将两个词合在一起使用了。
为什么叫“黎民百姓“?
几千年前,在黄河流域集中着几个势力较大的部落百,有黄帝族、炎帝族、夷族和九黎族等。他们之间经过多年的征战,最后形成了以黄帝度、炎帝族的部落联盟,共同战胜了九黎族。其中黄、炎、夷三个部落的联盟,是由大约100个氏族问构成的,因此统称“百姓”,而在战争中抓到的九黎族俘虏就称作“黎民”。百姓与黎民,意味着奴隶主与奴隶的区别。
到了西周奴隶制时期,百姓成为贵族的通称。这时的黎民答(也称庶民)包括自由民、农奴、奴隶,与百姓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大阶级。
到了春秋末期,回随着宗族世袭制的破坏,土地私有制的出现,百姓的地位逐渐降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最后也降到黎民的行列答中来。因此,后来就将黎民与百姓统一称谓了。
参考资料:http://www.qxw.2156.cn/book/7/17/459.html
黎民百姓是一个成语,指普通老百姓,原本“黎民”和“百姓”是两个不同的阶层,后来随着“百姓”(多指贵族阶级)地位的降低,“黎民”和“百姓”统一称谓,共同指称普通老百姓。“黎”,《尔雅》释为“众”,故“黎民”即众民,乃西周开始对庶民百姓之俗称。
来源:
在战国以前的时代,“百姓”是指有姓之人。“姓”这个字,分开来就是“女”、“生”,什么样的女人生的(或者在一个什么地方生的)儿子,就得了一个相应的姓。相传黄帝的母亲是住在姬水边上的,所以黄帝就姓姬;舜的母亲是住在姚虚的地方,所以舜就姓姚了,那时候,子并不跟着父亲姓,比如黄帝,就给他的后代分别赐了12个不同的姓。所以那时候有姓的就都是王公贵族,“百姓”也就是“百官”。一般的平民,不知道他的老祖宗的妈妈在哪里住的,老祖宗又无权无势,够不上称“百姓”,只能说是“黎民”,或者被称为“庶民”。到战国时代以后,在贵族和奴隶之间出现了一个既不是贵族(可能祖上是贵族后来没落了)也不是奴隶(可能祖上是奴隶,后来被主子给放生了)的一个阶级,他们的人数慢慢地比贵族和奴隶还多了起来。所以,“百姓”们来,因为他们也有姓,所以“百姓”和“黎民”或“庶民”就变成一回事了,书上就有了“黎民百姓”的词语。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里写道:“九黎族是九个部落的联盟,每个部落包含九个兄弟氏族,共八十一个兄弟氏族。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酋长……这大概是以猛兽为图腾,勇悍善斗的强大部落。九黎族驱逐炎帝族,直到涿鹿,后来炎帝族联合黄帝族与九黎族在涿鹿大械斗……结果蚩尤斗败被杀。九黎族经长期斗争后,一部分被迫退回南方,一部分留在北方,后来建立黎国;一部分被炎黄族俘获,到西周时还有‘黎民’的名称。”
黎民百姓是一个成语,指普通老百姓,原本“黎民”百和“百姓”是两个不同的阶度层,后来随着“百姓”(多指贵族阶级)地位的降低,“黎民”和“百姓”统一称谓,共同指称普通老百姓。“版黎”,《尔雅》释为“众”,故“黎民”即众民,乃权西周开始对庶民百姓之俗称。
“黎民百姓”的由来
几千年前,在黄河流域集中着几个势力较大的部落,有黄帝族、炎帝族、夷族和九黎族等。来他们之间经过多年的征战和融合,最后形成了以黄帝、炎帝族的部落联盟,共同战胜了九黎族。其中黄、炎、夷三个部落的联盟,是由大约100个氏族构成的,因此统称“百姓”,而在战争中抓到的九黎族俘虏就称作“黎民”。百姓与黎民,意味着奴隶主与奴隶的区别。
到了西周奴隶制时期,百姓成为贵族的通源称。这时的黎民(也称庶民)包括自由民、zhidao农奴、奴隶,与百姓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大阶级。
到了春秋末期,随着宗族世袭制的破坏,土地私有制的出现,百姓的地位逐渐降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最后也降到黎民的行列中来。因此,后来就将黎民与百姓统一称谓了。
几千年前,在黄河流域集中着几个势力较大的部落,有黄帝zhidao族、炎帝族、夷族和九黎族等。他们之间经过多年的征战,最后形成了以黄帝、炎帝族的部落联盟,共同战胜了九黎族。其中黄、炎、夷三个部落的联盟,是由大约100个氏族构成的,因此统称回“百姓”,而在战争中抓到的九黎族俘虏就称作“黎民”。百姓与黎民,意味着奴隶主与奴隶的区别。
到了西周奴隶制时期,百姓成为贵族的通称。这时的黎民(也称庶民)包括自由民、农奴、奴隶,与百姓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大阶级。
到了春秋末期,答随着宗族世袭制的破坏,土地私有制的出现,百姓的地位逐渐降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最后也降到黎民的行列中来。因此,后来就将黎民与百姓统一称谓了。
黎民百姓一词中黎民最初是什么
很多人以为“黎民”和“百姓”是一回事。其实不然。在炎黄时期,甚至于周朝以前两者的意思是大相径庭的。现就两词的出处和原意做简略考证:
要了解两词的区别,我们首先从“民”字谈起。甲骨文中还没有民字,但《尚书·盘庚篇》有民字。金文民字是从最初民字沿袭下来的。并非周人所创。民字义训为瞑、为盲、为冥都含有恶意。近读左安民和王尽忠所著的《细说汉字部首》一书。书中对民字进行了考证。书中引用了《说文解字》对民字的解释:“民,众萌也。”还说金文(如图1)“民”是一把锥子剌进了眼睛而失去了瞳子的形象,在我国奴隶制社会里,奴隶主用残酷的手段把奴隶的一只眼剌瞎,强迫他们劳动,所以“民”的本意是奴隶。但文字发展到小篆(图2),已经看不到原来字意的形象了。后来从奴隶把“民”引申为被统治的人。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民在古代的地位是相当低下的。在春秋时代,“民”的地位仍然很低,这在《论语》中得到验证。《论语·季氏》:“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意思是遇到困难不学习,这就是下等人。到了战国时期,事情就悄悄发生了变化,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在他的《孟子·尽心下》里有这样的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直到汉代“民”才与“人”联系到一起。《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了解了“民”的本意后,理解“黎民”就容易多了。中国人都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可是很多人却不知中国人的另一位老祖宗叫蚩尤。据范文澜的《中国通史》记载:在远古时代,居住在南方的人统称为“蛮族”。其中九黎族是最早进入中原地区,九黎当是九个部落的联盟,每个部落各包含九个兄弟氏族,共八十一个兄弟氏族。蚩尤是九黎的首领。九黎族以黎族人和苗族人居多。故称九黎。
蚩尤带领九黎进入中原地区后,被黄炎夷三族的联盟打败。黄炎夷三族联盟,是由一百个(数字不必拘泥)氏族组合而成。属于一百个氏族的人统称百姓,这就是“百姓”一词的来历。
蚩尤被黄炎夷三族打败后,战争中的俘虏称为民、黎、苗,因俘虏中以黎族为多数,故又称作黎民,这是“黎民”一词的来历。
“黎民”被俘后就成了“百姓”的的奴隶。为了防止奴隶逃跑,或给他们穿上木靴再加上锁,或用锥子剌瞎他们一只眼睛,成为终生奴隶。
古书中称百姓与黎民、苗民,显有贵贱的区分的。舜命契教化百姓,命皋陶用刑法制苗民,命弃播百谷养黎民。实际上是用刑法强迫苗民和黎民耕种来养活百姓。百姓与黎民的区别,意味着奴隶主与奴隶的区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