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分庭抗礼?
《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抗礼,夫子犹有倨傲之容。
一天,孔子和弟子门在树林里休息。弟子们读书,孔子独自弹琴。一曲未了,一条船停在附近的河岸边,一位须眉全白的老渔夫走上河岸,坐在树林的另一头,侧耳恭听孔子的弹奏。孔子弹完了一支曲子后,渔夫招手叫孔子的弟子子贡、子路到他跟前,并且问道:“这位弹琴的老人是谁呀?”子路高声说道:“他就是我们的先生,鲁国的君子孔子呀!”子贡补充说:“他,就是以忠信、仁义闻名于各国的孔圣人。”渔夫微微一笑,说:“恐怕是危忘真性,偏行仁爱呀。”渔夫说完,转身朝河岸走去。子贡急忙把渔夫说的话报告孔子。孔子听后马上放下琴,猛然站起身,惊喜地说:“这位是圣人呀,快去追他!”孔子快步赶到河边,渔夫正要划船离岸,孔子尊敬地向他拜了两拜,说:“我从小读书求学,到现在已经六十九岁了,还没有听到过高深的教导,怎么敢不虚心地请求您帮助呢?”渔夫也不客气,走下船对孔子说:“所谓真,就是精诚所至,不精不诚,就不能动人。所以,强哭者虽悲而不哀。强怒者虽严而不威,强亲者虽笑而不和。真正的悲没有声音感到哀,真正的怒没有发出来而显得威,真正的亲不笑而感到和蔼。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所以真是非常可贵的。以此用于人间的情理,事奉亲人则慈孝,事奉君主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
孔子听得很有启发,不住地点头。最后,孔子卑谦地对渔夫说:“遇见先生真是幸运。我愿意做您的学生,得到您的教授。请告诉我您住在哪里好吗?”渔夫没有告诉他住在哪里,而是跳上小船,独自划船走了。这时,颜渊已把车子拉过来,子路把上车拉的带子送给孔子,但孔子全不在意,两眼直勾勾地望着渔夫的船影,一直到看不见船的影儿,听不见划水的声音,才惆怅地上车。子路对孔子出乎寻常的表现不理解,在车旁问道:“我为您驾车已经很久了,还没见过像渔夫这样傲慢的人。就是天子和诸侯见到您,也是相对得礼,平等相待,您还带有点自尊的神色呢!但今天,那个渔夫撑着船篙漫不经心地站着,而您却弯腰弓背,先拜后说话,是不是太过分了呢?我们几个弟子都对您这举动觉得奇怪,对渔夫怎么可以这样恭敬呢?”孔子听了子路的话很不高兴,伏着车木叹口气说:“唉,子路,你真是难以教化。你那鄙拙之心至今未改!你靠近一点,我告诉你听:遇到年长的不敬是失礼,遇到贤人不尊是不仁,不仁不爱是造祸的根本。今天这位渔夫是懂得道理的贤人,我怎么能不敬他呢?”
半斤八两、旗鼓相当、平分秋色、分庭抗礼 四者的区别?
1.具体含复义不同。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为贬义。
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平分秋色:制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表示平局。
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百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2.用法不同。
半斤八两:联合式;作谓语、分句。度
旗鼓问相当:主谓式;作谓语、定语。
平分秋答色: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状语。
分庭抗礼: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双方。
3.词性不同。
半斤八两:可做中性词、贬义词使用。
旗鼓相当:可做中性词、褒义词使用。
平分秋色:中性词。
分庭抗礼:中性词。
【半斤八两】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复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多为贬义。
【旗鼓相当】旗鼓;古代作战以摇旗击鼓指挥进退。相当:差不多,不相上下。比喻制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平分秋色】秋色:秋天景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
【分庭抗礼】古zhidao代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以示平等。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可以抗衡。贬义词
希望可以帮到你
分庭抗衡的意思。它与分庭抗礼有什么区别
没有分庭抗衡这个成语,只有分庭抗礼,分庭抗礼的意zd思如下:
释义:指比喻双方平起平坐,地位相等、实力相当。
出处:《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
译文:大大小小国家的君主,见到夫子未尝不能平起平坐。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双方。
示例:他自立门户,与老师分庭抗礼。
扩展资料
分庭抗礼的近义词:
一、版平起平坐
释义:比喻彼此地位或权力平等。
出处: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
二、平分权秋色
释义: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当然不能和一个成人,况且是世袭基督徒,平分秋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