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自愿的成语有哪些?
1,心悦诚服
读音:[xīnyuèchéngfú]
释义: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抄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为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袭
2,自觉自愿
读音:[zìjuézìyuà知n]
释义:自己觉悟而愿意。
出处:周而复《白求恩大夫》:“更可宝贵的是在阶级觉悟的基础上,纯粹出于自觉自愿,没有一丝一毫的强迫性质。”道
3,无怨无悔
读音:[wúyuànwúhuǐ]
释义:怨,不满意,责备;悔,懊恼过去做得不对;无怨无悔,没有懊恼和怨恨。
4,心甘情愿
读音:[xīngānqíngyuàn]
释义: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做出某种牺牲。
出处:宋·王明清《摭青杂说·项四郎》:“此事儿甘心情愿也。”
5,自告奋勇
读音:[zìgàofènyǒng]
释义:?告:称说,表示。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自觉自愿地努力工作?
从需求理论方面:
比较著名的就是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了,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对其它任何事物感兴趣,他的主要动力是行到食物。即使在今天,还有许多人不能满足这些基本的生理需求。管理人员应该明白,如果员工还在为生理需求而忙碌时,他们所真正关心的问题就与他们所做的工作无关。当努力用满足这类需求来激励下属时,我们是基于这种假设,即人们为报酬而工作,主要关于收入、舒适等等,所以激励时试图利用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工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等来激励员工。
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唯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对许多员工而言,安全需求表现为安全而稳定以及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等。主要受安全需求激励的人,在评估职业时,主要把它看作不致失去基本需求满足的保障。如果管理人员认为对员工来说安全需求最重要,他们就在管理中着重利用这种需要,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员工不致失业。如果员工对安全需求非常强烈时,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就不应标新立异,并应该避免或反对冒险,而员工们将循规蹈距地完成工作。
社交需求: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交需求就会突出出来,进而产生激励作用。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这一层次是与前两层次截然不同的另一层次。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员工的精神,导致高缺勤率、低生产率、对工作不满及情绪低落。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当社求需求成为主要的激励源时,工作被人们视为寻找和建立温馨和谐人际关系的机会,能够提供同事间社交往来机会的职业会受到重视。管理者感到下属努力追求满足这类需求时,通常会采取支持与赞许的态度,十分强调能为共事的人所接受,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比赛和集体聚会等业务活动,并且遵从集体行为规范。
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有尊重需求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他们关心的是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这是由于别人认识到他们的才能而得到的。当他们得到这些时,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同时就其内心因对自己价值的满足而充满自信。不能满足这类需求,就会使他们感到沮丧。如果别人给予的荣誉不是根据其真才实学,而是徒有虚名,也会对他们的心理构成威胁。在激励员工时应特别注意有尊重需求的管理人员,应采取公开奖励和表扬的方式。布置工作要特别强调工作的艰巨性以及成功所需要的高超技巧等。颁发荣誉奖章、在公司的刊物上发表表扬文章、公布优秀员工光荣榜等用段都可以提高人们对自己工作的自豪感。
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要满足这种尽量发挥自己才能的需求,他应该已在某个时刻部份地满足了其它的需求。当然自我实现的人可能过分关注这种最高层次的需求的满足,以致于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点支配地位的人,会受到激励在工作中运用最富于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技巧。重视这种需求的管理者会认识到,无论那种工作都可以进行创新,创造性并非管理人员独有,而是每个人都期望拥有的。为了使工作有意义,强调自我实现的管理者,会在设计工作时考虑运用适应复杂情况的策略,会给身怀绝技的人委派特别任务以施展才华,或者在设计工作程序和制定执行计划时为员工群体留有余地。
根据马斯洛层次知需求理论来看,人在第一层次即生理需求层次都没满足的情况,会自觉自愿地努力工作,以求能继续在这个世上存活。那是生活所迫,没有办法。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道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对其它任何事物感兴趣,他的主要动力是行到食物。
除开这一层次,个人认为人在相继实现了第二,三,层次即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达到第四层次尊重需求之后,为了向最高层自我实现奋进,会回更加自觉自愿的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人生处于这两个层次之时,会努力工作,因为目的性很明确,当一个人的行为带有很明确的目的性,那么自觉自愿就是理所当然的答事情。你不能要求一个对生活感到迷惘的人努力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因为他尚且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所在何方。
希望我写的这些能对你有所帮助:)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研究组织激励时应用得最广泛的理论。亚伯拉罕.H.马斯洛(Abraham.h.maslow)提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按其优先次序可以排成梯式的层次,其中包括四点基本假设:*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影响行为。*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对其它任何事物感兴趣,他的主要动力是行到食物。即使在今天,还有许多人不能满足这些基本的生理需求。管理人员应该明白,如果员工还在为生理需求而忙碌时,他们所真正关心的问题就与他们所做的工作无关。当努力用满足这类需求来激励下属时,我们是基于这种假设,即人们为报酬而工作,主要关于收入、舒适等等,所以激励时试图利用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工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等来激励员工。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唯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对许多员工而言,安全需求表现为安全而稳定以及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等。主要受安全需求激励的人,在评估职业时,主要把它看作不致失去基本需求满足的保障。如果管理人员认为对员工来说安全需求最重要,他们就在管理中着重利用这种需要,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员工不致失业。如果员工对安全需求非常强烈时,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就不应标新立异,并应该避免或反对冒险,而员工们将循规蹈距地完成工作。社交需求: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交需求就会突出出来,进而产生激励作用。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这一层次是与前两层次截然不同的另一层次。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员工的精神,导致高缺勤率、低生产率、对工作不满及情绪低落。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当社求需求成为主要的激励源时,工作被人们视为寻找和建立温馨和谐人际关系的机会,能够提供同事间社交往来机会的职业会受到重视。管理者感到下属努力追求满足这类需求时,通常会采取支持与赞许的态度,十分强调能为共事的人所接受,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比赛和集体聚会等业务活动,并且遵从集体行为规范。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有尊重需求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他们关心的是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这是由于别人认识到他们的才能而得到的。当他们得到这些时,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同时就其内心因对自己价值的满足而充满自信。不能满足这类需求,就会使他们感到沮丧。如果别人给予的荣誉不是根据其真才实学,而是徒有虚名,也会对他们的心理构成威胁。在激励员工时应特别注意有尊重需求的管理人员,应采取公开奖励和表扬的方式。布置工作要特别强调工作的艰巨性以及成功所需要的高超技巧等。颁发荣誉奖章、在公司的刊物上发表表扬文章、公布优秀员工光荣榜等用段都可以提高人们对自己工作的自豪感。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要满足这种尽量发挥自己才能的需求,他应该已在某个时刻部份地满足了其它的需求。当然自我实现的人可能过分关注这种最高层次的需求的满足,以致于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点支配地位的人,会受到激励在工作中运用最富于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技巧。重视这种需求的管理者会认识到,无论那种工作都可以进行创新,创造性并非管理人员独有,而是每个人都期望拥有的。为了使工作有意义,强调自我实现的管理者,会在设计工作时考虑运用适应复杂情况的策略,会给身怀绝技的人委派特别任务以施展才华,或者在设计工作程序和制定执行计划时为员工群体留有余地。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假定,人们被激励起来去满足一项或多项在他们一生中很重要的需求。更进一步的说,任何一种特定需求的强烈程度取决于它在需求层次中的地位,以及它和所有其它更低层次需求的满足程度。马斯洛的理论认为,激励的过程是动态的、逐步的、有因果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一套不断变化的“重要”的需求控制着人们的行为,这种等级关系并非对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这样的中层需求尤其如此,其排列顺序因人而异。不过马斯洛也明确指出,人们总是优先满足生理需求,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是最难以满足的。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阐明人们究竟会重视那些目标,也说明了那些类型的行为将影响各种需求的满足,但是对为什么会产生需求涉及得很少。这些理论也指出,大多数人都存在着较高层次的需求,而且只要环境不妨碍这些较高层次的出现,这些需求就能激励大多数人。许多的研究表明,高层管理人员和基本管理人员相比,更能够满足他们的较高层次的需求,因为高层管理人员面临着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工作中他们能够自我实现,在另一方面,基本管理人员更多地从事常规的工作,满足较高层需求就相对困难一些。而且需求的满足根据一个人在组织中所做的工作、年龄、公司规模以及员工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生产指挥系统的管理人员在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方面比科室人员感到更大的满足,双方在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上的差距最大。*在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方面,年青员工(25或以下)的要求比较年长的员工(36或以上)更强烈。*低层次的管理部门和小公司的管理人员比在大公司工作的管理人员更易感到需求得到满足。事实表明,个人和组织中的事件能够而且确实能改变需求。组织中的习惯做法会强烈地影响许多高层次需求的产生并给予满足。例如,根据过去胜任工作而给予的晋升能够激发员工的尊重需求。而且,随着管理人员在组织中的发展,安全需求逐渐减弱,而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相应增强。下面是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研究发现的概括:*需求可以认为是个人努力争取实现的愿望。*只有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高层次需求才能发挥激励作用。*除了自我实现,其它需求都可能得到满足,这时它们对于个人来说,重要性就下降了。*在特定时间内,人可能受到各种需求的激励。任何人的需求层次都会受到个人差异的影响,并且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作文:自觉自愿提高自己的修养
个人礼仪修养即社会个体以个人礼仪的各项具体规定为标准,努力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不断完善自我的行为活动。从根本上讲,个人礼仪修养就是要求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把良好的礼仪规范标准化作个人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能力行为。如果说个人礼仪的形成和培养需要靠多方的努力才能实现的话,那么个人礼仪修养的提高则关键在于自己。我们强调培养个人礼仪修养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加强个人礼仪修养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体现自身价值。“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人所共知的。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却都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追求着自身的完美,寻找通向完美的道路。争当“名牌”人,强调“外包装”者有之;注重“脸蛋靓”、在乎“身段好”者也有之,但这些均不足以使人发生美的质变。费时费力费钱财之后,不仍有不少人依然是“败絮其中”吗?我们认为,只有将内在美与外在美统一于一身的人才称得上唯真唯美,才可冠以“完美”二字。加强个人礼仪修养是实现完美的最佳方法,它可以丰富人的内涵,增加人的“含金量”,从而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实力,使人们面对纷繁社会时更具勇气,更有信心,进而更充分地实现自我。加强个人礼仪有助于增进人际交往,营造和谐友善的气氛。人称个人礼仪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作为社会的人,我们每天都少不了与他人交往,假如你不能很好与人相处,那么在生活中、事业上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俗话说:“礼多人不怪”。人际交往,贵在有礼。加强个人礼仪修养,处处注重礼仪,恰能使你在社会交往中左右逢源,无往不利;使你在尊敬他人的同时也赢得他人对你的尊敬,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趋融洽,使人们的生存环境更为宽松,使人们的交往气氛更加愉快。加强个人礼仪有助于促进社会文明,加快社会发展进程。人与社会密不可分,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成员一起共建,文明的成员则必须要用文明的思想来武装,要靠文明的观念来教化。个人礼仪修养的加强,可以使每位社会成员进一步强化文明意识,端正自身行为,从而促进整个国家和全民族总体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快社会的发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之际,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都有理由以自觉加强自身的品行修养(尤其是礼仪修养)为己任,一同投身于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之中。
自觉自愿的成语对联
心甘情愿xīn gān qíng yuàn
[释义]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作百出某种牺牲。心甘:乐意。
[语出]元·关汉卿《蝴蝶梦》:“他便死也度我甘心情愿。”
[辨形]甘;不能写作“干”。
[近义问]何乐不为死心塌地
[反义]强人所难死不甘心
[用法]多用来形容完全乐意做某种事的心答情。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
[结构]联合式。
[例句]
①作为一个解版放军战士;为了保卫祖国;即使牺牲生命;我也~。
②他~牺牲休息时间;帮助同学补课权。
[英译]be of one’s free will
什么是自觉性
什么是自觉性?copy自觉性是指个体自觉自愿地执行或追求整体长远目标任务的程度,其外在表现为热情、兴趣等,内在表现为责任心、职责意识等等百。个体的自觉性是个体度的对自己行为能力的评价(行动依据)与个体的利益心理相结合并最终由责权问意识所激发而产生的对立统一体,也就是通俗所说的能、责、权、利的统一。用公式表示如下:
行动依据×利益心理==责权意识==>自觉答性
自觉性:
个体自觉自愿地执行或追求整体长远目标任务的程度,其外在表现为热情、兴趣等,内在表现为责任心、职责意识等等。个体的自觉性是个体的对自己行为能力的评价与个体的利益心理相结合并最终由责权意识所激发而产生的对立统一体,也就是通俗所说的能、责、权、利的统一。
如何形成自觉性:
当个体自觉自己的能力足以获得目标责任后面的精神物质利益时,则就会无意识或有意识地产生马虎大意、蛮不在乎等骄傲心理;而当个体要取得目标责任后面的精神物质利益是自己能力不及时,则就会无意识或有意识地产生心理压力、怠倦状态等焦躁心理。所以,对目标责任的制定首先做到既不是太难、并“跳一跳”又能触及到的水平是最合理的;同时,还要尽量使目标细致化、具体化。许多事实表明,把目标订得明确具体,要比笼统的要求“你们好好干吧”,要好得多。例如国外曾就此做过一项试验研究,其过程是这样的:若干参加试验的被考察对象,先都根椐他们的成绩、能力和态度作了评分,然后分别派到一个积极性低和积极性高的小组里去。给那个积极性低的小组布置了十分具体的工作目标,而对高积极的小组只告诉他们“好好干”。结果,那个积极性低的小组,无论在工作成绩还是对任务的积极态度方面,都很快赶过了高积极性小组。
有关“自觉”的议论文(800字以上)
自觉,顾名思义,就是自己有所觉察和醒悟。我们常常说,某某人很自觉,某某人不自觉;实际上这是人们对一种公认的良好行为方式的遵守与否而划出的界线和评判。能够自觉自愿去遵守好的行为方式之人,其内心一定是充满良善的;而不能自觉自愿去遵守好的行为方式之人,其内心一定是对一些良善的东西较为淡漠、甚至是毫无意识。两者内心世界截然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都是自然而然的。只是好坏不同罢了。比如说,在一个没有任何监督的公共场所里,有良好素养的人会自觉地去遵守社会公德,诸如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等等。而素养较差的人就不具备这种自觉性,从而就会不自觉地我行我素,他们更多地是按照自己的良好感受去行事,而不会去考虑那么多社会公德和公众的利益。自觉的人只有一种,无论他们处于何时何地,深知头上三尺有神灵,其内心对善的东西都有所敬畏。而不自觉的人却有两种,一种是,无论何时何地都不知道约束自己,这种人走到哪儿都不自觉;另一种是,只在有监督的情况下才勉强约束自己,一旦没有了监督,他们就会完全由着自己的标准和喜好去行事,这种人极具两面性。前者根本就没有素养,而后者则是素养欠缺;前者是极少数人,而后者则是大多数人;前者不值一提,而后者就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我们常常为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中所表现出的言行不一而不解,其实,这是人对良善不能自觉遵守的自然表现,这些自然而生的不自觉像野草一样不用施肥就会到处蔓延,这些不自觉的种子就是―――自私。自私是人类自身难以去除的通病,但过分的自私就会妨碍他人和社会了,怎样才能使人们自觉去限制自己的过分自私,这恐怕是人类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思去自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几乎人人皆知,但很难被人人遵守。由此看来,这还是人们能否自觉限制自私的问题。如果说一个人在没有任何监督的自己家里能够自觉地保持环境清洁的话,那么他在公共场所里的不清洁行为就很有问题了;这就是说,他由在家里的自觉到公共场所里的不自觉,这种随着时空的转变而转变的行为,是一种非常自私自利的行为。看看我们的周围,这种自私自利的人比比皆是,不自觉的人随处可见。尤其令人不齿也更令人痛恨的是那些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依然不自觉者,他们不自觉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良行为,在公共场所里更显得卑劣与虚伪。刘备临终前教导阿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可以稍加修改为:勿以自家而顾之,勿以人家而不顾。古人的道理也好,现代人的道理也好,其实所有的道理都只有真正的君子才能自觉去遵循,而那些不自觉的心肺不健全的阿斗们是指望不住的。自觉与不自觉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内心世界的光明程度不一样,自觉者的内心更坦荡,他们更容易接受美好的事物并使其发扬光大,因而他们也更容易获得美的启发,从而上升为心灵的觉悟。
妈妈经常对我说要自觉,可是我自己有时真的是自觉不起来啊。我写作业的时候,要么口渴了,去喝喝水,要么手痒起来想动动其他的东西,妈妈看见了,就说:“你的毛病就是不自觉,我不在,你作业写得就更慢了。”
昨天,妈妈想去美容院洗脸,可是她想起我的作业,她想还是不去了。我说:“你去吧,我自己会做好作业的。”妈妈还是不放心,最后在我的恳求下,妈妈终于走了。
开始,我做得挺认真,心想:我一定要自觉。做着做着,我有点坚持不住了,可是,还要继续做,不然妈妈回来看见我没写完作业肯定会说:“我不在你就不自觉,我下次再也不出去了。”
我一想到妈妈那生气的面庞和她对我的“威胁”,我还是努力写下去吧。可到了最后,我真的是写不下去了,因为我经不住电脑的诱惑,想听听MP3里张韶涵的动人的歌,更想看动画片里芭比娃娃跳优美的芭蕾舞,于是我禁不住自言自语:“妈妈都可以去美容院享受,那我为什么也不去享受一下呢,反正作业也快写好了。”于是,我开起了电脑,敲起了键盘。“自觉”溜走了……
老师也说我不自觉。练舞蹈的时候,因为我怕疼,压腿时压不下去,没有用力压,徐老师看见我没有认真压腿,走过来说:“我不帮你压,你就不自觉。”于是,老师就坐在我的背上,当时腿就疼得没知觉了。
到底怎样才能让我完全自觉呢?也许要等我上大学后吧。
自律自律就是遵循法度,自加约束。《左传·哀公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唐张九龄《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不能自律,何以正人?”宋苏辙《西掖告词》之十五:“朕方以恭俭自居,以法度自律,宜得慎静之吏,以督缮治之功。”明李东阳《石公墓志铭》:“虽居官久,家无赢赀,亦以俭自律,不少变。”
纪律和规则是我们平时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很多事实都能说明这个道理,比如买票要排队;走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甚至我们平时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一定的要求和约束,否则任何事情都毫无秩序可言。而我们作为在校的学生,处在向迈进社会过度的时期,更是有数不清的纪律和规则来要求我们,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但是,如果我们总在一种被要求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是很难进步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毕达哥拉斯说:不能约束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的人。我们的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
学校在上学期成立了自律委员会,目的就是为了能督促和鼓励我们自觉自律。它并不是一个要一批同学来管理其他同学的组织,而是一个促使大家互相监督,做好自律的一个新的学生团体,只为让我们的学习生活保持良好的秩序。作为自律委员会的一员,我相信每位成员都和我一样,希望自己能够在自律这方面给大家帮助,为大家服务。
要自律,当然要有具体的要求。在配合现在正在实行的素质教育方面,我们要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自尊、自爱、自强的自律意识,对学校、班级和个人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且能够正确处理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矛盾冲突。在学习方面,我们一要独立,独立思考、独立解题、独立完成作业;二要自觉,自觉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包括做好预习复习工作、上课专心听讲和按时完成作业。在行为上,我们应该以中学生日常行为守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文明礼貌、爱护公物。在外表上,我们应该以简单大方、干净整洁的衣着表现出学生朴素的本质。
我想,如果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加入到自律者这个行列中来,就会发现身边的事物、环境都会大大的不同。自律并不仅对我们现在的学习有益,在几年后,当我们陆续结束自己的学生生涯走上社会的时候会发现它对于我们今后在社会上的工作和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当我们还是学生时,犯了错误我们还有再来一次,从头开始的机会,可是在社会上我们必须为自己的每一次失误或者错误负责,承担后果,这使得自律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让我们互相监督,做到自觉自律,为目前的学习创造更好的环境,也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打下基础。
都差不多,多看看,也可仿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