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忍辱负重的历史人物?
1、勾践
越王勾践在早年间,因年轻气盛,不听他人劝阻,执意要去攻打吴国,不仅大败,自己也被迫向敌人称臣,在吴国受了三年的侮辱。在吴国的三年中,勾践几乎跟奴隶差不多,当马夫,养马喂马,还要除粪打扫马棚等。吴王出游打猎时,勾践要跪伏在马下,让吴王踩着他的脊梁上马。甚至还有“问疾尝粪”的故事,只为了博得吴王夫差之欢心。
在吴国这几年中,勾践身为越国国王,可谓尝尽各种奇耻大辱,这种身份上的落差和身心上的受虐,可能只有勾践才能忍受吧。后来回到越国,也是卧薪尝胆,继续过着艰苦的生活,只为了时刻提醒自己,勿忘耻辱,最终养精蓄锐,再次起兵灭掉了吴国。成为了春秋历史上的一代枭雄霸主。
2、孙膑
庞涓和孙膑本是鬼谷门下的同窗,学成之后庞涓和孙膑同到了魏国为仕。
庞涓因为妒忌孙膑才能比自己强,就派人暗中监视着孙膑,后来还陷害了孙膑,将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孙膑受此灾难之后开始装疯卖傻,受尽侮辱,也是因此逃过一死。齐国使者觉得孙膑不同凡响,于是偷偷地用车将他载回齐国。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玲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庞涓也在马陵之战中被杀,孙膑帮助齐国奠定了霸业。
3、努尔哈赤
明万历二年,李成梁诛杀了努尔哈赤的外祖父王杲,万历十一年有诛杀了努尔哈赤的舅舅阿台。可努尔哈赤为了能一展抱负,推翻明朝,居然当了李成梁的家奴,并且利用李成梁的声势和女真部落之间的冲突统一了女真六部。真正的体现了什么叫小不忍则乱大谋。
4、朱元璋
当时朱元璋发兵起义,在长江上游有陈友谅,下游有张士诚,东南邻方国珍,南邻陈友定。方国珍、陈友定的目标在于保土割据,张士诚则对元朝首鼠两端,没有多大雄心;陈友谅最强,是朱元璋占领应天后遇到的最危险的敌人。朱元璋就使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一举打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歼灭方国珍。如果不是朱元璋的这种能忍的性格,早早就被陈友谅灭掉了,也不会有后来的明朝了。
5、刘备
刘备心有抱负,但除了一顶“大汉宗室”的帽子,没背景没实力没颜值没霸气,于是只能忍。先后投靠过刘焉,卢植,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最终却坑了投靠的人,完成了蜀国大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努尔哈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朱元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刘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勾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膑
最出名的:司马迁,受知宫刑还写了史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了吴国!韩信遭胯下之辱而后能道统帅雄师百万屈原被专放逐而作《离骚》;
曹雪芹家徒四壁却写下了不朽属的《红楼梦》;
希望采纳为答案谢谢
忍辱负重是什么意思?
忍辱负重的意思是承担重任。负,担当。为了完成艰复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出处: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释义:国家之所以委屈大家来服从与我,是因为鄙人还有些本事,能够忍辱负重任……”
扩展制资料
一、忍辱负重的近义词
1、含垢忍辱[hángòurěnrǔ]
释义:形容忍受耻辱。
出处:宋·范晔《后汉书·曹世叔妻传》:“忍知辱含垢,常若畏惧。”
白话释义:忍受着耻辱,经常好像怀着畏惧。
2、委曲求全[wěiqūqiúquán]
释义:勉强迁就,以求保全道;为顾全大局而暂时忍让。
出处:宋·欧阳修《滁州谢上表》:“始终爱惜;委曲保全。”
白话释义:自始至终怜爱珍惜,勉强迁就,以求保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忍辱负重
忍辱负copy重
rěnrǔfùzhòng
〖解释〗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百暂时的屈辱。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度,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知也。”
〖示例〗胡仇叹道:“‘~’。道郑兄,真不可及!”
忍辱负重(rěnrǔfùzhòng)
解释忍受耻辱,承当重任。指为了重任而忍受暂时的屈辱。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赵朴初《感遇一首为周总理作》诗:“~,艰难劳止。”
近义词忍气吞声、含垢忍辱
反义词忍无可忍
歇后语骆驼挨鞭子
典故
公元221年,蜀主刘备不顾将军赵云等人的反对,出兵攻打东吴,以夺回被东吴袭夺的战略要地荆州(今湖北江陵),并为大意失荆州而被杀的关羽报仇。东吴孙权派人求和,刘备拒绝。于是孙权任命年仅38岁的陆逊为大都督,率领5万兵马前往迎敌。
次年初,刘备的军队水陆并进,直抵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在长江南岸六七百里的山地上,设置了几十处兵营,声势十分浩大。陆逊见蜀军士气高涨,又占据有利地形,便坚守阵地,不与交锋。当时,东吴的一支军队在夷道(今湖北宜昌西北)被蜀军包围,要求陆逊增援。陆逊不肯出兵,并对众将说,夷道城池坚固,粮草充足,等我的计谋实现,那里自然解围。陆逊手下的将领见主将既不攻击蜀军,又不援救夷道,以为他胆小怕战,都很气愤。众将领中有的是老将,有的是孙权的亲戚,他们不愿听从陆逊的指挥。于是陆逊召集众将议事,手按宝剑说:“刘备天下知名,连曹操都畏惧他。现在他带兵来攻,是我们的劲敌。希望诸位将军以大局为重,同心协力,共同消灭来犯敌人,上报国恩。我虽然是个书生,但主上拜我为大都督,统率军队,我当克尽职守。国家所以委屈诸位听从我的调遣,就是因为我还有可取之处,能够忍受委屈,负担重任的缘故。军令如山,违者要按军法从事,大家切勿违反!”陆逊这一席话,把众将领都镇住了,从此再也不敢不听从他的命令了。
陆逊打定主意坚守不战,时间长达七八个月。直到蜀军疲惫不堪,他利用顺风放火,取得了最后胜利。刘备逃归白帝城,不久病死。
忍辱负重的意思是什么?
忍辱负重
rěnrǔfùzhò抄ng
〖解释〗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出处〗《三国志·吴百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度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问也。”
〖示例〗胡仇叹道:“‘~’。答郑兄,真不可及!”
忍辱负重(rěnrǔfùzhòng)
解释忍受耻辱,承当重任。指为了重任而忍受暂时的屈辱。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赵朴初《感遇一首为周总理作》诗:“~,艰难劳止。”
近义词忍气吞声、含垢忍辱
反义词忍无可忍
歇后语骆驼挨鞭子
典故
公元221年,蜀主刘备不顾将军赵云等人的反对,出兵攻打东吴,以夺回被东吴袭夺的战略要地荆州(今湖北江陵),并为大意失荆州而被杀的关羽报仇。东吴孙权派人求和,刘备拒绝。于是孙权任命年仅38岁的陆逊为大都督,率领5万兵马前往迎敌。
次年初,刘备的军队水陆并进,直抵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在长江南岸六七百里的山地上,设置了几十处兵营,声势十分浩大。陆逊见蜀军士气高涨,又占据有利地形,便坚守阵地,不与交锋。当时,东吴的一支军队在夷道(今湖北宜昌西北)被蜀军包围,要求陆逊增援。陆逊不肯出兵,并对众将说,夷道城池坚固,粮草充足,等我的计谋实现,那里自然解围。陆逊手下的将领见主将既不攻击蜀军,又不援救夷道,以为他胆小怕战,都很气愤。众将领中有的是老将,有的是孙权的亲戚,他们不愿听从陆逊的指挥。于是陆逊召集众将议事,手按宝剑说:“刘备天下知名,连曹操都畏惧他。现在他带兵来攻,是我们的劲敌。希望诸位将军以大局为重,同心协力,共同消灭来犯敌人,上报国恩。我虽然是个书生,但主上拜我为大都督,统率军队,我当克尽职守。国家所以委屈诸位听从我的调遣,就是因为我还有可取之处,能够忍受委屈,负担重任的缘故。军令如山,违者要按军法从事,大家切勿违反!”陆逊这一席话,把众将领都镇住了,从此再也不敢不听从他的命令了。
陆逊打定主意坚守不战,时间长达七八个月。直到蜀军疲惫不堪,他利用顺风放火,取得了最后胜利。刘备逃归白帝城,不久病死。
忍辱负重
在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有一个法门叫“忍辱法门”,忍辱法门有五个层次,由浅入深。第一叫生忍。生忍是什么意思呢?被别人污蔑了、冤枉了、侮辱了,当你碰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你知道无法回避,比方说,你在跟朋友的交往当中,他突然之间来侮辱你,或者诽谤你,这个时候你没有办法抵抗,首先你要学会坚强,这个坚强就是生忍,就是你要先忍耐,先让他讲下去,虽然你心中不认为他这样做是对的。忍耐是很痛苦,但要学会忍耐,第一步就是暂时先把事情放在心中边上,如果你不先把它放在心中边上,你马上就会跳起来,事态会变得更加地难以控制,所以,生忍就是先把事情放在一边,还不知道别人会怎么样的时候,先要忍耐,先把这口气忍下来。大家要记住,因为这里面还有一口气在,生忍就是还不成熟的忍耐。
第二叫力忍。当别人在侮辱你的时候,当侮辱的境界来了,
你被别人污蔑了、侮辱了,首先你要用自己的心力,用你的心讲话:“我又不是这样的,我又没有这样做。”因为心是有力量的,心力不跟他计较,然后退一步、让三分,自己心中想:“我是学佛人,我不跟你斤斤计较。”这样你就会慢慢地把他它先压下去。然后就是相信菩萨,心里想:“为什么我的心中会有力量?为什么我能够忍耐得住?因为我的心中有菩萨、有佛,佛菩萨一定会帮我做主的。”
相信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因果,
这个时候你就会把气氛缓解,用你的心力来安定你自己非常压抑的心,这个时候心中马上要想起观世音菩萨,想起很多伟大的佛,他们都是能够有非常大的忍耐力来断自己的瞋恨心。大家要记住这句话,因为有心力的人,能够把别人对他的侮辱这种境界反过来想,觉得这是来锻炼自己是否有瞋恨心的,因为当一般的人被别人侮辱的时候,马上就会起瞋恨,如果你被别人侮辱,你不生瞋恨心,那么你的境界就高,这个时候你就会想到,这种侮辱的境界是给你一种锻炼,这叫力忍。
第三叫缘忍。当别人在侮辱你的时候,缘忍就是用智慧来观照因缘。
就是说,当别人在骂你、侮辱你的时候,你就要想到:“哦,不要生气,这是我上辈子欠他的,我把这孩子养了这么大,为什么他会对我不好?因为是我上辈子欠他的,我还没有还完,所以他这辈子到我家里,让我继续还债。”这样,你就是在用智慧来观照、来想到缘分。为什么无故受辱?为什么别人要污蔑你呢?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地骂你、打你?树有根,水有源,你自己要想一想,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绝对不是这么简单的,你要想到,别人不会无缘无故地侮辱你,这一定是跟你上辈子的缘分有关系,这就叫缘忍。
忍耐要靠很多对缘分的理解,要知道,我今天受这么多的恶报,
一定是自己的业障所致,否则哪里会有人无缘无故地骂你、恨你。你要这么想:这是我心中的业障,所以我一定要还债。怎么还呢?当别人侮辱你的时候,你先忍耐下来,当你忍耐下来之后,你就是在还债了,这样的话,你就能够领悟被侮辱的真谛。真谛是什么?别人为什么要骂你?可能你过去骂过别人,上辈子害过别人,这辈子你一定会受到这个报应,那你就是懂得了这个真谛。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当你有了这种想法,当各这种侮辱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你就不会生瞋恨心,你就不会去恨别人。
第四叫观忍。一个人突然之间盯着你,既是骂你,又是侮辱你,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你的境界要高,叫空观智慧,就是当别人在骂你的时候,你心中在想:佛光照遍我的全身,一切诸法本来无我可得。也就是说,我现在是学佛的人,已经没有自我了,他在骂谁啊?过去在你们公司里有没有这种情况啊?一个人不指名地在骂人,骂到最后,很多人对号入座跳了起来,可是有些人却如如不动,为什么呢?因为无我,别人又没有骂我,既然无我,你有什么被侮辱的境界呢?
人空我相,无我相的人,就能够忍耐,他没有觉得自己有很高的地位,
所以,当别人在骂人的时候,他就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五欲六尘,一切都是空无的,就算别人今天在骂他,对他来讲,因为没有“我”了,自我没有了,他是修心的人,他没有自己,这个时候,他就是空了,所以,别人对他的侮辱就不成立。举个简单例子,你今天用探照灯对着天空照射,你能够照到天空的底吗?照不到,因为照到的天空只是云彩,根本不是天,虽然很高,但是没有到底。你的心如果是空无,你又怎会被它侮辱呢?
一个人要学会不生气,用观空的方法,你的瞋恨心就没有了。
他在骂谁啊?我真的不知道,无我了,因为已经没有“我”了,他在骂谁都不知道,这样你就不会造新业,造新业就是去跟别人吵架。在公司里,很多人不点名骂人说:“不要脸的,有本事当面讲我,不要跑到领导面前去讲我。”一定会有保证好几个人会冲出来:“我讲过你了?我什么时候讲过你啊?”这就是对号入座了。“无我”的人就是,你没有讲过,你跳出来干嘛?不去跟别人争吵,你就不会造新业。
第五叫慈忍,就是慈悲的忍耐。
首先,你已经把自己当成是菩萨,遇到逆境来的时候,遇到侮辱你的境界来的时候,你不但不恨别人,你还会慈悲别人,觉得对方很可怜。他在骂我,实际上他的心脏不舒服了,血压又高了,他会气得疯掉的,他在冤枉人、得罪人,他很可怜,这个人生气就是愚痴啊,愚痴的人非常可怜。你不但不恨他,相反还觉得他很可怜。不知道你们是否有这种想法,师父经常这样想,如果有人说师父不好,师父就会觉得对方很可怜,他怎么什么都不懂的啊?他这样做是造业、犯口业,他以后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的时候,他病倒的时候,就是他自己的业障所造成的,你要可怜他、慈悲他
老公在家里骂人的时候,你不能跟他对骂,你要觉得他很可怜,失去理智的人像个动物一样乱叫,也许是他在单位里受气了,回到家冲着你这么发泄,面对这种无理取闹,你用慈悲的方法,在心里想:我是学佛人,我要忍受、以德报怨。如果别人随意侮辱你、诽谤你,他一定会受到果报的,他一定会种下被别人侮辱、诽谤的因,因为你懂这个道理,你不生气,他却不懂。你这样想,等他以后这个果报来的时候,可能会发生自己的身体不好,或者家里出事,或者被别人打,或者被别人残害,或者得到法律的制裁,那个时候他会很可怜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