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后台配置页面设置顶部欢迎语

网站收藏

导航菜单

形容成语十里长亭的意思及解释

形容成语十里长亭的意思及解释

古时的十里长亭,到底是今天的多少里?

古代zhidao的里和现在的里长度有不同,周制以八尺为一步,秦制以六尺为一步,300步为一里。古代的一步相当于现代的0.231米,周秦时期的一里也就相当于现代的415米左右。清光绪年间再次制定度量衡,以五尺为一步,两步为一丈,180丈为一里,一尺相当于现代的0.32米,一里就等于576米。一里等于500米是1929年的事。

秦汉时期在乡村大约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如《史记》汉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及壮,试为吏,

为泗水亭长。秦制三十里一传,十里一亭,故又在驿专站路上大约每十里设一亭,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后来也成为人们郊游驻足和分别相送之地。特别是经过文人的诗词吟咏,十里长亭逐属渐演变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十里长亭一词出自唐白居易原本、宋孔传续撰之《白孔六帖》卷九: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为了诗词长短及韵律的需要,又往往简称长亭。

这样应该就很好理解了,以上如果满意,请采纳,谢谢!

秦汉时的官道上每十里设置一长亭,每五里设一短亭,用于行人休息,来亲朋好友常在此送别,所以后人就把长亭或十自里长亭比做亲朋好友告别的地方。

秦汉时期的一zd里为三百步,约为415.8米,十里就是4公里左右。现代的一里是500米。

十里长亭的长亭由来

秦汉时期在乡村大约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来长。如《史记》汉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秦制三十里一传,十里一亭,故又在驿站路上大约每十里设一亭,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后来也成为自人们郊游驻足和分别相送之地。特别是经过文人的诗词吟咏,十里长亭逐渐演变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十里长亭一词出自唐白居易原本、宋孔百传续撰之《白孔六帖》卷九: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为了诗词长短及韵律的需要,又往往简称长亭。

长亭、杨柳、美酒、南浦度等字眼在古人送别诗词中是经常出现的,已经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都是送别诗词中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文字符号。“送君十里长亭,折支灞桥垂柳”乃是古人送别的经典场面。江淹知《别赋》中说: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南浦遂为送别之地。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诗中也有“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之句,饮酒亦为送行时常见场面。而柳永在《雨霖铃》中描写的送别场面,则道即有长亭,也有杨柳,还有美酒,实为送别诗词之佳作名篇。

十里长亭

十里为五公里;

在古代,一别往往数百载、数十载甚至一生难再相逢,所以送友人、亲人度或恋人送他个几公里路程也算极为知正常,还有相当一部分用了夸张手法来形容不道舍之情;

十里相送的故事不要问清代是否仍版存在,因本人就是个例子,本人总不该不算是权个现代人吧。

十里长亭:百出自《白孔六帖》卷九:“十里一长亭,五里度一短亭。”秦汉时每十里设置一亭,以后每问五里有一短亭,供行人逗留答,亲友远行常在此话别。例如王实甫《西厢记》第四版本第三折:“今日送张生赴京,红娘,快催小姐,同去权十里长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