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是什么意思
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定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
【成语】:长安居大不易
【拼音】:chá抄ngānjūdàbùyì
【解释】: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袭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出处】:唐·张固《幽闲鼓知吹》:“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示例】:惟是~,乃知囊内钱空,始觉旧道游如梦。★清·宣鼎《夜雨秋灯录·记李三三逸事
【语法】:作宾语;用于感慨人生
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是什么意思
释义: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居住在这样的大城市,生活是非常不容易维持,也是非常艰难的。
出处:贞元三年,十六岁的白居易从江南来到京都长安,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会名士顾况。顾况看到诗稿上“白居易”的名字,便开玩笑说:“长安米正贵,居住不容易啊!”。
等到翻看诗稿,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句子时,马上连声叫好,并说:“好诗!文采如此,住下去又有什么难的!”后来,顾况经常向别人谈起白居易的诗才,盛加夸赞,白居易的诗名就传开了。
这个故事又涉及到“行卷”之风,古代科举考试之前,应试者会带上自己的诗稿去拜访朝廷中的达官贵人以求得到赏识。这对于他们后来的考试也有帮助。
扩展资料:
唐代的物价(货币小传)
经济学家说,物价是各项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也是天时地利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毫无疑问,影响物价变动的最为活跃的因素,就是货币。那么,循着唐代货币政策的变化,追溯物价轨迹以及它不断发生的波动,一个时代的风貌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在历史上,每一新朝开国之初,都不免承继前朝之弊;首当其冲的,往往是因生活物品短缺而带来的物价上涨。据《旧唐书·高祖纪》载,唐高祖初得天下时,由于京师谷贵,甚至禁止关内屠沽;武德元年以后废除隋五铢,创立通宝制度,都是为了平抑物价,提高货币购买力。
但是,由于连年征战,农业歉收,直到10年后唐太宗继位,各地物价仍高居不下。但是,仅过3年,情况就有好转:“至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关中丰熟,马牛布野。又频年丰稔,米斗三四钱。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贲粮,取给于路”。
显然,在这一时期,随着社会安定、粮绢丰增,通宝货币升值了,物价才有这种大幅回落。太宗在位期间,并没有出台新的货币架,贞观时期强盛国力,完全靠通宝币值及较低的物价来支持。
到了高宗执政,前期物价也低,永徽五年(公元654年)是丰收年,洛州一带粟米每斗才两钱半。这是高宗时代的最低粮价。直到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改铸乾封泉宝,以一当十大钱,造成商贾不通,米帛腾贵,又因连年对高丽、吐蕃及突厥用兵,农事不振,引起物价飞涨。
在很长一段时间,关中一带米斗竟达三四百钱。前后不到20年,变化之大,令人感叹。其后从武则天称帝到唐中宗复位,天灾连绵,百姓不足,兼以恶钱流行,各地物价没有复原机会,“米斗百钱”是随处可见的记录。
唐玄宗在位近50年里,是大唐政治升平、经济繁荣的盛世。四海之内生产增长,物质供给充裕,为物价回落创造了条件。此外,政府采取收兑恶钱、增加铜钱流通量等措施,使通宝货币的币值及购买力高而强。
当时,一枚足值五铢钱重4克,每斗米合今7.8市斤,以唐前期最低粮价米斗两钱计,每克铜币可购米0.98市斤,每文通宝可购米3.9市斤。可以说,这样的物价水平,这样的货币购买力,正是大唐盛世的重要标志之一。
公元755年11月,“安史之乱”爆发,唐朝从此由盛转衰。天灾频繁,征敛急侈,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自然造成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的景象。大唐前期令人向往的物价水平与货币购买力,是一去不复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长安居大不易
人民网——唐代的物价(货币小传)
意思: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居住在这样的大城市,生活是非常不容易维持,也是非常艰难的。
【典故】这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的故事。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但当翻开诗卷,读到这首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时,不禁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成语】:长安居大不易
【发音】changānjūdabuyi
【比喻】居住在国都,生活不容易维持
【释义】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国都,生活不容易维持。
【出处】唐·张固《幽闲鼓吹》:“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白尚书应试,初到京城,用诗来写顾况,回头看姓名,仔细看了看胜说:‘米价方贵,在也不容易。)
【语法】:作宾语;用于感慨人生
扩展资料:
一两银子在唐朝的购买力。
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
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
唐朝的米价
一、按唐朝时1斗米=5文计算
1石=59公斤=118斤
1斗=5.9公斤=11.8斤=5文
现代米价:1.75元每斤(米)
11.8斤=11.8斤X1.75元每斤(米)=20.65元=5文
1文=4.13元
按此推算的唐朝米价:0.57元每斤(米)
最新米价:1.5元每斤(米)
11.8斤=11.8斤X1.5元每斤(米)=17.7元=5文
1文=3.54元
按此推算的唐朝米价:0.67元每斤(米)
二、按唐朝时1斗米=13文计算
现代米价:1.75元每斤(米)
11.8斤=20.65元=13文
1文=1.59元=0.91斤
按此推算的唐朝米价:0.57元每斤(米)
最新米价:1.5元每斤(米)
11.8斤=11.8斤X1.5元每斤(米)=17.7元=13文
1文=1.36元
按此推算的唐朝米价:0.67元每斤(米)
三、结论
唐朝时米价相当于现在的0.57元每斤到0.67元每斤之间
长安洛阳的米价最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长安居大不易
这是有关白居易的一个故事来。
贞元三年,十六岁的白居易从江南来到京都长安,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会名士顾况。顾况看到诗稿上“白居易”的名字,便开玩笑说:“长安米正贵,居住不容易啊自!”等到翻看诗稿,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句子时,马上连声叫好,并说:“好诗!文采如此,住下去又有什么难的!”后来,顾况经常向别人谈起白居易的诗才,盛加夸赞,百白居易的诗名就传开了。度
这个故事又涉及到“行卷”之风,古代科举考试之前,应试者会带上自己的诗稿去拜访朝廷中的达官贵人以求得到赏识。这对于他们后来的考试也有帮助。
长安居大不易!!!解释!!
长安居大不易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之后用来比喻居住在国都,生活不容易维持。
出处:唐·百张固《幽闲鼓吹》:度“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译文:白尚书应试,初到京城,用诗来写顾况,回头看姓名,仔细看了看说:“长安米正贵问,居住不容易。”
扩展资料
长安居大不易的典故:
白居易参加科举考试,第一次来到京都长安,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会名士顾况。顾况看到诗稿上答写着“白居易”的名字,便开玩笑说:“长安米正贵,居住不容易啊!”等到翻看诗稿。
等顾况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专风吹又生。”的句子时,马上连声叫好,并说:“好诗!文采如此,住下去又有什么难属的!”后来顾况经常向别人谈起白居易的诗才,盛加夸赞,白居易的诗名就传开了。
据宋人尤袤zhidao《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当翻开诗卷,读到这首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时,不禁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了,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
拼音chángānjūdàbùyì释义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内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来源唐·张固《幽闲鼓吹》:“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示例惟是长安居大不易,乃知囊内钱空,始觉旧游如容梦。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记李三三逸事
京城米贵居之不易。来自那个历史典故?
应该是“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典故:
贞元三年,十六岁的白居易从江南来到京都长安,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会名士顾况。顾况看到诗稿上“白居易”的名字,便开玩笑说:“长安米正贵,居住不容易啊!”等到翻看诗稿,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句子时,
马上连声叫好,并说:“好诗!文采如此,住下去又有什么难的!”后来,顾况经常向别人谈起白居易的诗才,盛加夸赞,白居易的诗名就传开了。
扩展资料: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释义: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赏析: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
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
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这里有一个典故,话说唐朝诗人白居易未成名时来到百长安,当时有个文学老前辈名叫顾况,他对前来度拜访的白居易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顺口拈来白先生的名字,幽他一默。及至这个顾老先生看了白居易的诗句,就是那有名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后,不禁赞叹:“道得个语,居即易矣”。意思是,能够写出这样的诗来,你就不属怕长安米贵,容易在这都市居住发展了。
居大不易的成语资料
【汉语文字】居百大不易
【汉语拼音】jūdàbùyì
【词语解释1】大:非常。指度居住生活很不容易。
【词语解释2】在大地方居住问并非易事。指在京城里生活有答许多艰难。
【词语解释3】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成语用法】作谓语 指居住生活很不容易。
【形式结构】回动补式
【年代】唐代
【近义词】长安米贵
【另外写法】长安居答大不易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什么意思﹖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是一个典故,就是说白居易未成名的时候去长安,当时有个文学老前辈名叫顾况,他对前来拜访的白居易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这是顺手拈来的白居易的名字知,幽他一默。其实也可以说当时的达官贵人小觑刚到长安的白居易吧,后来这个顾老先生看了白居易的诗句,就是那有名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后,不禁赞叹:“道得个语,居即易矣”。
意思是,能够写出这样的诗来,你就不道怕长安米贵,容易在这都市居住发展了。
贞元三年版,十六岁的白居易从江南来到京都长安,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会名士顾况。顾况看到诗稿上“白居易”的名字,便开玩笑说:“长安米正贵,居住不容易啊!”等到翻看诗稿,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权别》)的句子时,马上连声叫好,并说:“好诗!文采如此,住下去又有什么难的!”后来,顾况经常向别人谈起白居易的诗才,盛加夸赞,白居易的诗名就传开了。
“长安米贵,白居不易”,后来他成为唐朝最爱晒工资的人!
长安米贵,白居不易。
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顾著作。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名声大振。
白居易参加科举考试,第一次来到京都长安,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会名士顾况。顾况看到诗稿上写着“白居易”的名字,便开玩笑说:“长安米正贵,居住不容易啊!”等到翻看诗稿,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句子时,马上连声叫好,并说:“好诗!文采如此,住下去又有什么难的!”后来顾况经常向别人谈起白居易的诗才,盛加夸赞,白居易的诗名就传开了。
也许正是由于当年受到“长安米贵,居住不易”的影响,后来白居易习惯性地在朋友圈晒一晒自己任上的工资。不信,且看:
校书郎:月薪一万六千。
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白居易告别了家乡亲人,独自来到长安参加科举应试,希望能功成名就考取公务员。在之前的几届考生中已有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孟郊等进士及第。由于自身强大的文学功底,一考便中,成功进入公务员行列,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在校书郎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他便作诗庆贺: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
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
三旬两入省,因得养顽疏。
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
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馀。(馀同余)
既无衣食牵,亦少人事拘。
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
在诗中,白居易细细道出自己的工资待遇:一个月休假两次,并安排了一匹马、两个仆人、四五间茅屋,工资每个月一万六千,用不完还有剩余,没有衣食牵绊,也少人事的拘束,自己也是天天像少年一样开心自如。对一位少年,能有这么好的薪资待遇,确实是一件开心、幸福的事。
左拾遗:月薪二万五千。
没过几年,白居易被朝廷改任为左拾遗,主要负责向皇帝谏言、补充皇帝遗漏的东西。在左拾遗的岗位上君臣关系融洽,随着官职提升工资也跟着涨了不少。于是白居易再次写诗发“朋友圈”:“月惭谏纸二千张,岁愧俸钱三十万。”这时他的工资已经涨到年薪三十万了,也就是每月涨了九千,工资达到每月二万五千。
京兆府户曹参军:月薪四万或五万。
等到了公元810年,白居易已经工作了十年有余,这时被调任为京兆府户曹参军。白居易的户曹参军职务,主要负责财政具体工作。调任到户曹工作后白居易内心十分高兴,于是又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初除户曹,喜而言志》
俸钱四五万,月可奉晨昏。
廪禄二百石,岁可盈仓囷。
江州司马:月薪六万或七万。
公元815年,白居易因得罪权贵,被权贵排挤、打压,贬为江州司马。虽然远离京师,在任上却也写下《琵琶行》,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便出自此诗。
在京城之外做官的白居易此时虽然远离了京城的繁华,但是可以游山玩水,日子倒也过得逍遥自在,在其朋友圈打卡的《江州司马厅记》里也明显体现出来:上州司马,秩五品。
岁廪数百石,月俸六七万。
官足以庇身,食足以给家。
太子宾客分司东部:月薪七万或八万。
又过了十多年,时间到了公元829年,白居易在仕途上摸爬滚打,转任多个岗位,终因病改任太子宾客司东部。再次回到朝廷做官,工资待遇自然也不会差,白居易又想起要哂一晒自己的工资:优稳四皓官,清崇三品列。
伊予再尘忝,内愧非才哲。
俸钱七八万,给受无虚月。
分命在东司,又不劳朝谒。
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月薪十万。
通过白居易的诗作不难看出,他的俸禄一直在上升通道,可以说早已实现财务自由,如果此时有车厘子可以买,也能够尽情买来吃。但到了公元835年,白居易再次迎来升迁,被任命为太子少傅司东都,为二品大员,也迎来他的人生顶峰,随即,其工资当然又提升一个档次,达到月俸十万,他在朋友圈不无自豪地说:承华东署三分务,履道西池七过春。
歌酒优游聊卒岁,园林萧洒可终身。
留侯爵秩诚虚贵,疏受生涯未苦贫。
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
退休金:月薪五万。
公元842年,为朝廷工作四十余年的白居易从刑部尚书的职位上退下,告老还乡。退休后少去公务的繁忙,但是工资待遇却也减半,因为他在退休前的职务是刑部尚书,月薪十万,因此退休金每月只有五万。退休后的白居易也不忘再次写诗晒一晒自己的退休金:寿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
夫妻偕老日,甥侄聚居年。
白居易一生宦海沉浮,但其工资待遇却直线上升,也是羡煞旁人!也不知乐天是不是因为当年顾况的话“长安米贵,白居不易。”才这么爱向世人晒自己的工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