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筋柳骨指的是谁?
继欧阳询之后,真正将楷书艺术发展到顶峰的是盛唐的颜杲卿和中唐的柳公权。
颜真卿(709—785)是经学大师颜师古的五代从孙,其祖上颜之推曾因撰写儒家的修身法则《颜氏家训》而称名于世。
神策军碑(楷书)颜真卿的传世书迹很多,碑刻、拓本、真迹共有70余种,著名的有《颜勤礼碑》、《东方朔画赞碑》、《麻姑仙坛记》、《祭侄文稿》、《争座位帖》等。作为一代艺术大家,颜真卿在师从张旭的基础上又汲取了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欧阳询等人的笔法。他融篆隶笔法于楷、行、草之中,结字饱满,筋力丰厚,化瘦硬挺秀为丰腴雄浑,骨力道劲而气慨凛然,人称“颜体”。如行草书《祭侄文稿》。安史之乱,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壬常山郡太守,贼兵进逼,太原节度使拥兵不救,以至贼兵城破,颜真卿与子颜季明罹难。事后颜真卿派长侄泉明前往善后,仅得杲卿一足、季明头骨,因此悲作此书。此书通篇使用一管微秃之名,以圆健笔法,有若流转之篆书,自首至尾,虽因墨枯再蘸墨,墨色因停顿初始,黑灰浓枯,多所变化,所有的竭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一气呵成。书法作字向有“字如其人”之说,颜家一门忠烈,大节凛然,精神气节泼于纸上,其中删改涂抹,正可见颜真卿为文构思始末、书写时的起伏情怀,胸臆直抒,所以字字神采飞动,名势雄奇,姿态横生,天然妙成。正像欧阳修在《集古录》中所说的那样:“颜公忠义之风皎如日月,其为人尊严、刚正,像其笔画。”由此,元鲜于枢评此帖为“天下第二行书”。
尽管颜书真行俱佳、诸体兼备,但真正代表“颜体”风格的,还是其著名的楷书碑刻。由于颜真卿端庄严肃,极为适于碑刻铭文,所以当时的官宦人家办丧事,无不争相请他撰写碑文。正因如此,他所留下的碑刻甚多。在这方面,其46岁时撰写的《东方朔画赞碑》、63岁时撰写的《麻姑仙坛记》、71岁时撰写的《颜勤礼碑》分别可视为“颜体”酝酿期、形成期、完善期三个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其中尤以后者人书俱老、风范绝佳。此碑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是颜真卿晚年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所写的神道碑。碑的四面均有文字,现保留三面,共计921字。与前代诸家相比,碑文用笔极其讲究,富于变化:提则轻如游丝,按则重如坠石,横则细而不断,竖则粗而有力;起承转合,笔笔有法,点横撇捺,画画有度。与前此各体相比,碑文的结字极具章法,富有创意:外圆内方,外柔内刚,方正平直,上密下疏;大字促之令小,小字展之令大,繁字不显其乱,简字不嫌其单。这种独特的笔法加上独特的结构,便形成了“颜体”独特的艺术特征和美学风貌:雍容大度的气势、端庄厚重的品格、浮雕般的立体感。通过这一作品,我们既看到了一种温柔敦厚、非礼而勿动的行为法度。又感觉到了一种至大至刚、凛然不可侵的人格尊严。毫无疑问,这法度和尊严是缘于他长期浸染儒家文化的结果。
在唐代书法史上,如果说张旭的狂草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六朝以来阴柔俊美的书风。那么颜真卿的楷书则以沉稳凝重的法度取代了“二王”清秀婉约的规范。黄庭坚评论道:“盖自二王后,能臻书法之极者,唯张长史与鲁公二人。”至此,唐代书风为之一变,雄强取代了瘦劲,凝重取代了飘逸,沉稳取代了轻盈,丰满取代了俊秀。、正像杜甫格律精湛而又沉郁顿挫的诗风,显示了唐代虽经“安史之乱”却盛气未竭的精神一样,颜真卿法度森严而又气势张扬的书风。体现了有唐一代虽逾“开元盛世”却又真气犹存的底蕴。
大唐文化瑰丽堂皇,书法艺术名家辈出。初唐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等;盛唐有张旭、颜真卿、怀素诸人;中晚唐有柳公权、沈传师诸大家。而柳公权(778—865)作为唐朝最后一位大书家,他初学王羲之,后转益多师,精心研习欧阳询和颜真卿的书法,融会贯通,一方面吸收了“颜体”雄健豪强的力量,一方面又避免了“颜体”肥厚雍容的特征,即在“瘦身”的同时强化了“骨力”,结体遒劲,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雄奇,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其书法世称“柳体”。他的传世作品很多,以《玄秘塔碑》最为著名,其碑文字迹舒展,笔力劲健,充分体现了柳公权自己所追求的“圆如锥、捺如凿、只得入、不得却”的笔法要求,历来是学书者必临的楷模。
除《玄秘塔碑》享有盛名外,柳公权楷书最精者首推《神策军碑》,行书帖刻则以《兰亭诗》最著名。《兰亭诗》字迹虽较丰肥浓艳,但却骨力清劲,没有半点俗气。他的行书帖刻《蒙诏帖》也很有名气,因帖中写有“翰林”字样,故此帖又称《翰林帖》。其书字体气势超迈,意态昂扬,当时柳公权44岁,正值雄姿英发之际,故其书自是英气逼人。后人认为此帖不仅是柳公权行书的杰作,亦代表了中晚唐的书法风格。
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即负盛名,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备受重视,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干金”之说,其书体化身万千,流传于民间乃至国外。由于帝王的赏识,他在世时其作品就已极其珍贵。一次,文宗和学士们联句,文宗说;“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一时续联的人很多,但文宗却独赏识柳公权的“熏风自南来,殿阁生余凉”,以为“词情皆足”,并“命题于殿壁”。柳公权遵旨持笔,一挥而就,字体很大,约有5寸,但字字精美非凡,以致文宗赞叹道:“钟(繇)王(羲之)无以尚也。”立即迁他为少师。一次宣宗叫他在御前写楷书“卫夫人传笔法于王右军”,草书“谓语助者,焉乎哉也”,行书“永禅师真草千字文得家法”等29字,令军容使西门季玄捧砚,枢密使崔巨源拿笔,写完后极尽赞赏,且又“赐以器币”。后来,此事传开,大家便都争着向他求字,皆以得其字为荣。朝中的大臣死后,如果碑文的字不是出于柳公权手笔,他们的子孙就被人看成不孝。来中国进贡的外国使臣也都专门来买柳公权的字,这些人在得到柳公权的字以后,送给他许多金银丝帛作为酬谢。但柳公权对财物毫不在意,而对于自己使用的笔砚和收藏的碑帖、图书却十分珍爱,每次使用后,他总要亲手锁好保管起来。
和颜真卿一样,柳公权性情耿介,敢于直言。一次生活放纵的唐穆宗问他笔法,他说:“心正则笔正,乃可法矣。”唐穆宗登时颜色有变,知道柳公权是在借谈书艺规劝自己,但又无可奈何。这就是书法史上著名的“笔谏”。以后的唐文宗为了表示自己生活节俭,竟然穿着破旧的衣裳会见群臣,大臣们一片奉承之声,唯独柳公权一言不发。文宗问他以为如何,柳公权竟然回答道:臣以为为君者重在善于纳谏、赏罚分明、选贤任能、远离奸佞,至于是否穿着旧衣则纯属小事。吓得在座的大臣们浑身发抖,而柳公权则面不改色。
颜真卿自幼受儒学浸染甚深,并怀有“修齐治平”的远大理想。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曲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据《新唐书》记载:“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曰鲁公”,“当禄山反,哮噬无前,鲁公独以乌合婴其锋。”由于颜真卿笃实刚正。敢于直言谏诤,唐德宗时遭到虞杞的妒恶。当李希烈叛乱,虞杞奏请使颜真卿前去劝降。颜真卿受李希烈威逼却坚贞不屈,并怒斥李希烈,终被李希烈杀害于狱中。无论是在官场上的刚正不阿,还是在战场上的身先士卒。直至刑场上的大义凛然,颜真卿以其毕生的行为体现了儒家的忠君理想和人格风范。这种堂堂正正的君子风度表现在艺术上,便造就了垂范千古的一代书风。
也正是这股儒家学者的浩然正气,使得柳公权继承并发扬了颜真卿的楷书艺术,“柳体”与“颜体”齐名,后世并称二人为“颜柳”。颜真卿的书法筋力丰满,气派雍容堂正;柳公权的书法则偏重骨力劲健,遂有“颜筋柳骨”之称。
什么是颜筋柳骨?
颜筋柳骨,是品评楷书书法的术语,最先提出这种说法的是北宋的范仲淹,他说同时代人石曼卿的书法是“延年(即石曼卿)之
颜真卿《多宝塔碑》
笔,颜筋柳骨”。“颜”指颜真卿,“柳”指柳公权,颜、柳都是唐代的以楷书著称的大书法家。
颜真卿生于公元709年,经历过多年的官场生活,为人正直,不惧权势,76岁时被叛乱的地方官杀害。因此,颜真卿的人品和书法同样受人尊崇。颜真卿的书法,不沿习唐代初期的风气,他革故鼎新而自成新的面貌,他的楷书刚柔结合而以丰筋为胜,笔遒筋健,韧而富于弹性,结构端庄大气,点画之中具有内在功力,具有一种浑厚雄伟的美。颜真卿的楷书碑刻《多宝塔碑》和《颜勤礼碑》等是他的代表作。
柳公权生活于公元778—865年,晚于颜真卿。他的楷书最初是学王羲之风格的,后来又学颜真卿和唐代另一书法家欧阳洵,形成了骨力遒健、结构劲紧、点画瘦硬的风格。当时,柳公权的楷书名气很大,许多王公大臣家以求到他写碑志为荣耀。柳公权学习颜真卿的楷书,引“筋”入“骨”,而以骨力为胜,他的字体势劲媚,方圆兼施,刚劲中却含秀润,严谨之中具有生动,充分表现字的骨力之美。柳公权的楷书代表作有《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等碑刻。
柳公权《玄秘塔碑》
筋与骨都是讲笔画运转能凝聚着坚定的笔力。颜真卿的楷书与柳公权的相比,虽然都具有力的美,但颜书的浑厚,点画之间虽然宽容,却不涣散;柳书清瘦秀淡,在隽丽之中呈现着雄健,所以都能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千百年来,人们称颂“颜筋柳骨”,学习颜、柳楷书的人,经久不息,正是为他们书法作品中的坚劲、厚实、雄壮的风格所吸引。
"颜筋柳骨"中“颜”指的是__________,"柳"指的是__________,"他们在碑林中的代表作分别是()和()。
颜指的是颜真卿,楷书端庄雄伟,行书遒劲郁勃,用笔匀而抄藏锋,内刚劲而外温润,字的屈折处圆而有力。代表作品:《颜勤礼碑》。
柳指的是柳公权,初学王羲之,后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颜真卿,欧阳询的最好,颜,欧之长,自成一体。柳公权的字骨力zd遒劲,结构严谨。代表作品:《玄秘塔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