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后台配置页面设置顶部欢迎语

网站收藏

导航菜单

形容成语和而不同的意思及解释

形容成语和而不同的意思及解释

和而不同,同而不和

“和而百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度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问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答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内“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容高度智慧。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意思

和而不同指有德行有志向的人,能与大家和睦共处,但是人家有自己不同大众的理想和智慧。

出自儒家经典中的一句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美美与共指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互相包容、互相学习。

原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指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互相包容、互相学习,那么它就可以展现一个多彩的世界,多元的文化。这样的话,培养我们一代一代的人,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大同的社会。

拓展资料:

和而不同

1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孔子

2“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包括我们看影视剧,常常会从肱股之臣的议政场所看到一副匾额,上书“一团和气”四字,可见这四字在当时并非贬义。

3“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德不孤,就是彼此认同却不结党营私、守望相助而不拉帮结派。

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语,道尽了和谐的真义。

5?和而不同如左右手天下一家息息相关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心照神交血肉相连意气相投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志同道合周而不比。

6中国自古讲求和而不同、敦亲睦邻,同东南亚文化深度契合。

美美与共

11、真真的心,想你;美美与共,恋你;暖暖的怀,抱你;甜甜的笑,给你;痴痴的眼,看你;深深的夜,梦你;满满的情,宠你;久久的我,爱你!

12、一份绵绵的思念,包含着我美美与共的祝愿;一句悠悠的祝福,代表着我浓浓的惦念;一条暖暖的短信,书写着我久久的问候。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

13、家是什么?家,是一盏灯一个屋檐一张柔软的床。有了灯,不再害怕夜晚没有星星和月亮。有了屋檐,不再害怕风吹和雨打。有了床,累了,困了,可以睡上甜甜的觉,美美与共。

14、森林里,没有了笑闹,叶子在静寂的等待阳光的温暖,因为这里的故事它已经都看得很明了,现在就想在阳光里美美与共,哪怕是明天的野火来焚烧,它也会懒懒地说:“生命就是这样,自己给自己增添养料。”。

15、好像所有的糕点都是有魔力的,每每路过蛋糕店就鬼使神差的停下来,买上它几块,或是坐下来美美与共的吃上一块蛋糕,喝上一杯咖啡、奶茶。真是能美上一整天啊!

“和而不同”,是出自儒家经典中的一句话,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指有德行有志向的人,能与大家道和睦共处,但是人家有自己不同大众的理想和智慧。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回”中的前一句,说的是,和睦共处相互包容。

和起来说的是,有道德有智慧的人,他们会有答不同于普通人的崇高的理想,但他能与大众一起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和而不同,兼收并蓄”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和谐共处,同而有别。

1、和而不同héérbùtóng

释义: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简单来说,就是指和谐的共生关系。(和:和睦;同:苟同。)

出处:春秋战国·《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例句:我们提倡在同志和朋友之间,和而不同,相帮共勉,一起进步。

2、兼收并蓄jiānshōubìnɡxù

释义:把各种不同性质或内容的事物都吸收保存下来。(兼收:多方面吸收。并蓄:一齐保存。)

出处:唐·韩愈《昌黎先生集·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意思是,贵重的地榆、朱砂,天麻、龙芝,车前草、马屁菌,坏鼓的皮,全都收集,储藏齐备,等到需用的时候就没有遗缺的,这是医师的高明之处啊。

例句: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要有所批判,有所选择,不能兼收并蓄。

扩展资料:

《论语·子路》是出自《论语》的文章,共有30篇,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

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昺《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人物介绍: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和而不同百度百科—兼收并蓄

意思是: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

原文选段:

子曰: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君子,和而不同,兼收并蓄。”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白话译文: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就不能当巫医。’这句话说得真好啊!”“人不能长久地保存自己的德行,免不了要遭受耻辱。”孔子说:“(这句话是说,没有恒心的人)用不着去占卦了。”

孔子说:“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

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此文出自春秋·孔子所著的《论语·子路》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论语》的成书提出不同看法,他注意到今本《论语》前后十篇在文体和称谓上存在差异,前十篇记孔子答定公、哀公之问,皆变文称“孔子对曰”,以表示尊君。答大夫之问则称“子曰”,表示有别于君,“以辨上下而定民志”。

《论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元代延祐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古时称为方术士,擅长祭祀,算命等),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三种不同的本子: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二十篇;

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二十二篇,其中二十篇的章句很多和《鲁论语》相同,但是多出《问王》和《知道》两篇;

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文论语》(《古论语》)二十一篇,也没有《问王》和《知道》两篇,但是把《尧曰篇》的“子张问”另分为一篇,于是有了两个《子张篇》,篇次也和《齐论》《鲁论》不一样,文字不同的计四百多字。

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简言之复,和谐共处,同而有别。

“和而不同”的意思是: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简单来说,指的是和谐的共生关系。

出处《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制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一致,不讲求原则,与别人却不能保持融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几乎在所有的问zhidao题上,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

“兼收并蓄”的意思是::收:收罗;蓄:储藏,容纳。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

如何理解"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在先秦时代,“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一种有差别的、多样性统一,因而有别于“同”。比如烹调,必须使酸、甜、苦、辣、咸调合在一起,达到一种五味俱全、味在咸酸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佳肴;比如音乐,必须将宫、商、角、徾、羽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五音共鸣、声在宫商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美乐:反之,如果好咸者一味放盐,好酸者拼命倒醋,爱宫者排斥商、角,喜商者不用羽、徾,其后果便不难设想,也不堪设想了。因此,早于孔子的晏婴就曾说过:“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左传·昭公二十年》)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孔子将“和”与“同”的差别引入到人际关系的思考之中,于是便有了《论语·子路》中的那句话。

在我理解,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一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这本是极为正常的。真正的朋友应该通过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而求得共识;即,使暂时统一不了思想也不会伤了和气,可以经过时间的检验来证明谁的意见更为正确;因此,真正的君子之交并不寻求时时处处保持一致;相反,容忍对方有其独立的见解,并不去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才算得上赤诚相见、肝胆相照。但是,那些营营苟苟的小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或是隐瞒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人云亦云、见风使舵;更有甚者,便是党同伐异、以人划线:凡是“朋友”的意见,即使是错了也要加以捍卫;凡是“敌人”的观点,即使是对的也要加以反对。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就划出了不同的圈子,形成了不同的帮派。其“朋友”的真正意义也便荡然无存了。

或许,这种“同而不和”的小人之交是出于一种生存的需要。在有些人看来,孤立的个体是很容易吃亏和受到伤害的,如果不加入某个帮派、不挤进某个圈子,就缺乏必要的安全感:殊不知,这种安全感的获得却是以牺牲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为代价的。当一个人连真实的思想都不敢表达,连自己的见解都无权具备的话,这个人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更有甚者,这种“同而不和”的行为方式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而且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到了学术领域。其结果,便是把学术之争变成了门户之见。我们知道,学术之争的本意是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而去伪存真,促进学术的发展;而门户之见则是无原则地坚持和捍卫自己学派的观点,将学术之争演变为利益之争:显而易见,后者已由人格的异化扩展到了学术的异化,而异化的根源,就在一个“利”字。正像古人所指出的那样。“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宋,欧阳修《朋党论》)“君子论是非,小人计利害”(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与小人不同,真正的君子并不十分注重人际往来中的利益纠葛,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勇于坚持立场;真正的君子并不十分计较人际往来中的是非恩怨,但却能在正视不同意见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因此,真正的君子或许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至少能保持思想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

这,也便是“和而不同”的境界所在。

和而不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出自《论语·子路》:“君子百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同,苟同。

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儒度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有一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指在为问人处世方面,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拒绝苟同,在相互争论辩解中达成共识。在中国古代,答“和而不同”也是处理不同学术思想派别、不同文化之回间关系的重要原则,是学术文化发展的动力、途径和基本答规律。

例句:彼既人而无礼,此亦和而不同。——《旧五代史·世袭列传》

党的十六大把“zhidao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自古内以来,中华民族就崇尚为政仁和、为人谦和、民风纯和、家庭和睦,“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但是,中华文化中和的前提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承认多样,承认差别,承认不同。只有不同社会制度、不容同经济形式、不同的政治见解、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生活方式长期共存,才是和谐的社会。

"君子和而不同"是什么意思

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出处】《论语·子路》——战国·孔子

子曰:“君子和而百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孔子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度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回

扩展资料

1、《论语·子路》创作背景

《论语·子路》是出自《论语》的文章,共有30篇,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2、《论语·子路》作答者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下一句是百:小人同而不和。意思就是:君子和君子之间虽然意见不同但是却可以度友好的相处,小人和小知人之间虽然友好的相处在道一起却各有各的心思,没有相同的。这是字面版意思,简单就是说:君子之间可以交流,小人之见不能交流

记得采纳权啊

我记得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按教科书解释这里的“和”是指差别的对立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zd,“同”指不包括差别的二者绝对的同一。

那么这让我们想到“貌和神离”这个成语。

君子,貌离神和;小人,貌和神离。

举个浅显的现实例子,拿公司开会来说,君子各抒己见,貌似分歧,专实则都朝解决问题的方向努力;小人相互吹捧,共同沿领导人的思想路

线前进,实则各怀鬼胎,以保全自己利益为目的。

这说明,小人之间本身存在矛盾。那么要作为成功的领导人,要善于利用小人之间的矛盾,必要的时候可以帮他们制造矛盾,或者把潜在的矛盾明朗话,加以利用,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句话君子是打不散的,小人的团结只是表面的。

历史上有很多事例可以证明。

事实上,问题里的这句话,本身包含了哲学中关于矛盾同一性和斗争属性的原理,建议阅读相关书籍

这句话出自《论抄语·子路第十三》。原话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是说,君子内心所见略同,但其外在表现未必都一样,比如都为天下谋,有袭些人出仕做官,有些人则教书育人,这百种“不同”可以致“和”;小人虽然嗜好相同,但因为各争私利,必然互起冲突,这种“同”反而导致了“不和”。度或者说,修养好的人能尊重对方不同于己的意见,又能和谐相处;而修养差的人只有利益相投才能同处,知但一遇利益冲突或意见相左,便不能相互尊重,和谐相处。道晕~~之前的答案老是不能通过审核`~``WHY?

"和而不同,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和而不同,止于至善"是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处于最完百美的度境界的意思。

和而不同

【释义】: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知但不随便附和。

【出处】:《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道人同而不和。”

止于至善

【释义】: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出处】:《礼记回·大学》:“大学之道,在答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和而不同”是孔子在继承春秋以前“和”、“同”观念,以及史伯、宴婴“和同之辩”基础上着重从社会和人伦的角度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其中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儒家群伦思想。“和而不同”语出《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句意为,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和而不同”揭示了社会事物的多样性统一。“和”指的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平衡或统一:“同”则指事物的绝对一致、等同。“和而不同”这一命题揭示出:差异,使万物品类丰富,相辅相成;和谐,则使万物处之有道,共生共长。“和而不同”思想成为儒家的一个重要价值观,它主张人的独立性,主张在尊重个体观念独立和差别的前提下,寻求个体自身的立己、处世法则,探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共处之道。和谐,不仅是一种圆融的状态。而且是一种美的境界。和谐美之所以形成的一个根本原因。正是在于事物间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儒家“仁爱”说赋予了“和而不同”命题更深刻的内涵内涵。它使我们认识到,群体的融洽和谐必须建立在承认和尊重社会个体差异性,促进和造就差异性个体平等共存的文化心理、信仰和价值观念基础上。“不同”者,社会个体和角色的多样性也“和谐”者,统一于“仁爱”之美也。把每一个社会个体视为具有道德自觉的平等主体,并具备可以进行平等沟通和交流基础的平等主体。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努力通过对人与人之间角色、身份差异性的肯定.促进其彼此间的相互认同、尊重、理解和关爱,使平等成为一种价值追求。乐群、爱群、协群成为一种道德素养,这样,才能真正把社会维系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因此,人之美,应是一种群体和谐之美,一种建立在平等性基础之上的人与人之间间的关系和谐美。“和而不同”不仅成为一种处世法则,而且成为一种社会理想和人性美的境界。

止于至善,涵养文质彬彬的人格精神美,对于和谐的追求,强调通过对个体自身美(即人的自身和谐)的修炼与加持来达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间的和谐。是实现自身道德超越和自他、物我、天人和谐共处、无间契合的一条必修之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开篇明示儒家君子道德修养的三种途径和境界。“明明德”,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注释:“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朱熹将第一个“明”释为“使之明”.即将人天性中就存在的高尚德行重新显现。“亲民”则与“明明德”相互呼应,指在道德的养成过程中。以“明明德”为道德理想,以“亲民”为道德实践.通过为民、利民、服务于民来实现人世利人的理想,而且只有将“明德”与“亲民”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由己及人、自利利人。从而使个体的精神境界升华到“至善”之境。所谓“止于至善”,“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已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止”是锁定目标不动摇,“至善”是道德修行到达至善至美的境界。但是。这种境界的实现,从来都不仅仅是一种纯道德的恭行与实践,而是一种将美善合于一身的身心统一之境,是身体、气质、德性、意志和精神的有机统一,是生命的感性具体和美学超越。它是一种伦理道德而又超越伦理道德的审美境界.具有令人欣赏、景仰和不懈追求的审美状态,是一种“浩然之气”的人格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