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后台配置页面设置顶部欢迎语

网站收藏

导航菜单

形容成语圆凿方枘的意思及解释

形容成语圆凿方枘的意思及解释

“方枘圆凿”有什么道理?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有的人一见便觉相识恨晚、志趣相投,而大千世界,也注定了有的人相见便是格格不入、不能相容——所谓“方枘圆凿”。

“方枘圆凿”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持方枘欲内圆凿,其能入乎?”清·金农《秋雨坐槐树下书怀》云:“方枘圆凿匪所用,顾者却避多猜嫌。”枘,榫头;凿,榫眼。这个成语形容方榫头不能楔进圆孔洞、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另外有句俗语:“丁是丁,卯是卯”(丁,同“钉”,即榫头;卯,即卯眼)也是用枘凿作喻的,不过含义与“枘凿”不同。它是形容办事认真,绝不马虎,好比榫头和卯眼,不能有一点差错。

什么是榫卯呢?榫卯又是干什么用的呢?其实,榫卯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的一种结合方式,也可以说中国传统建筑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它连接了梁柱、斗拱、屋架,使整栋屋子不用一颗钉子就可以坚韧牢固的结合起来,形成“屋倒墙不塌”的特点。它的发展和完善反映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巧,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凹凸的契合状态,诱发出“阴阳互补,虚实相生”的哲理意蕴。

榫卯即是接驳口。利用凹凸方式来相接的地方,就是榫卯。凸的部分叫做榫,凹的部分叫做卯。榫卯联结方式在中国产生很早,考古发现,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有大量杆栏式房屋建筑。房屋由桩、柱、板、梁、杭等许多构件组成,在这些构件上大都带有榫卯。其榫卯的式样有多种,如燕尾榫、梁头榫、双凸榫、柱头榫、柱根榫(管脚榫)、企口榫等。其中企口板两侧各凿出一道宽10~25毫米、深23毫米的企口,口内插入砍削成梯形截面的木块,衔接不见通缝,是一种较高级的密接拼版工艺。这些榫卯当时是用石斧、石凿、骨凿之类的工具制作,制作难度可想而知。距今四五千年的黄河流域村落的木结构物中也发现榫卯联结。例如,河南汤阴白营的一座水井,用井字形木架加固井壁,在井架木棍交叉处有榫眼。又如,青海乐都柳湾一些墓葬中的木棺,在底板下和盖板上各有横向的三条木板,上下对应。木板两端伸出并凿有圆形卯眼,与竖立的木柱紧密联结,形成三个框架,把棺板牢牢固定住。

西周时期,青铜工具的使用促使木工技术进一步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木工技术达到相当精细的地步。

考古研究发现,战国时木工已有直榫、半直榫、燕尾榫、半燕尾榫、圆榫、端头榫、嵌榫、蝶榫、半蝶榫、宽槽接合、窄槽接合、切斜加半直榫等十多种榫卯接合类型。当时的木工匠师不但能熟练地运用各种方式,而且对这些方法在受力性能、工艺制作与装饰功能方面的优缺,也有了较科学的认识,可按照器物的不同要求恰当地选用。例如,燕尾榫箱角接的接合强度大,加工难度亦大,多用于牢固度要求高的整体式木棺,而现场拼装的木撑则使用结合强度较低、加工难度较小的宽槽箱角接。又如,透榫的接合强度大,但不甚美观;不透榫的特点与之正好相反。于是,在制作木几时,对要求美观的木几面采用不透榫,而在要求强固的足座底面采用透榫,使技尽所用,各得所宜。再如,在不施胶的情况下,各种接合方式中以燕尾榫的强度为最大。但在外力作用下,榫颊尖端易产生顺纹的剪切破坏,因此,应把榫颊倾角限制在某一临界角之内,现代细木工艺理论研究指出,这一临界角约为10度。

根据对战国木器实物的测算,燕尾棒倾角平均值在7~12度,这表明当时工匠对此问题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工艺实施上达到稳定的、较高的技术水平。可以说,现代细木工艺所掌握的主要榫卯结构,包括技术实践与理论,在战国时代几乎都已被发明和应用。千百年后,明清时期以榫卯结构制作的家具又达到新的巅峰,成为中国及世界木工艺技术史上足以称道的成就。

中国的古建之所以采用榫卯连接,不仅缘于当时的木料充足和施工简便,还因其抗震能力较强。历史已经证明,中国的木构建筑能够抵御里氏七八级的地震。地基的振动虽然会引起榫卯连接的木结构基石的运动,但基石与木柱间因没有固定联结,可以允许一定量的水平位错,于是便大大降低了地基传到结构的水平振动能量,加之木结构具有自重小、弹性好、可容许的变形幅度大等特点,故木结构的延性大、耗能能力强、抗震性能好。其次,也是极重要的一点,榫卯结构把柱、梁、斗拱、凛、椽紧密地联结成了一体,形成了富有韧性的柔性联结结构,彼此间没有或仅有极弱的相对运动,避免了局部振动和应力应变的集中。基于这些因素,中国传统的木结构虽屡经地震洗礼,但鲜有倒塌。

榫卯结构简化了复杂的联结程序,使两块材料在不需第三者的介入下实现牢固连接,是一种最简单、稳定而普遍适用的连接方式,它的应用极其广泛。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服按扣、飞机上的安全带、火车车厢的挂钩、航天器的对接系统等都借用榫卯结构实现分合;军事上,枪械可以快捷拆卸拼装而不用螺钉;计算机的显示卡可简便插入而固定,都是榫卯的神力。一些复杂结构中,往往榫里套着榫,卯里含着卯,如古代宫殿的斗拱,就是这种复杂榫卯结构的代表。事实证明,精髓的技术不会被历史的长河所湮没,而会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地发扬光大。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三国时蜀主刘备临终,对自己的儿子刘禅有如下告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说的是有的事情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形成习惯,好的便能最终成功,而坏的就会导致崩溃。——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又作“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本自《韩非子·喻老》:“知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这篇文章赞扬的是魏国的筑堤专家白圭,说他能发现并堵塞堤上的蝼蚁洞穴,从而保护了堤防安全。意思就是千里长的大堤,由于小小的一个蚁洞而招致溃决。比喻小事不注意,终究会出大问题。

这个成语中提到的堤防,千百年来犹如一位守护神,保一方平安,使黎民百姓安居乐业,芸芸众生各得其所。堤防,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用土、石、混凝土等材料在江、河、湖、海的岸边筑成的挡水建筑物。最初的堤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人们的生存离不开水,但往往又受到洪水泛滥之害,起初人们“择丘陵而处之”来躲避洪水灾害,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便在较小的范围之内修筑一些原始的堤坝(最初只称作“防”。《周礼·地官·稻人》便有“有以防止水”)来积极地抵御洪水,保护住处和庄稼。我国古代就有共工“氏壅防百川”和“鲧障洪水”、“鲧作城”的传说,“防”和“城”大概就是比较原始的堤防。

公元前21世纪前后,在中国就有黄河上筑堤防洪的传说。西周时代《国语·周语上》记载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的警语,可见当时的堤防已有一定规模。到了春秋战国中期,堤防已经较为普遍,当时诸侯各国为避免以邻为壑、以水代兵,在公元前651年的葵丘之会上订立了水利盟约,其中就有“毋曲防”、“毋曲堤”的条款,至于西汉末贾让“盖堤防之作,近起战国”的说法,是指战国时期黄河下游出现的较有规模、较为系统的堤防。

战国时期的堤防之所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是因为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促进了黄河下游地区的开发,人口繁衍,城市也随之兴建。当时黄河下游经行和滨河的主要有齐、赵、魏三国。齐国地势较低,易受黄河洪水之害,齐国便在离河12.5千米处筑堤防护。洪水威胁转嫁到赵国,赵国也赶紧在离河12.5千米处建堤筑防。位于上游的魏国不愿吃亏,便如法炮制,也筑堤保护地盘。各国堤防相邻的部分有着共同的利害,结果使堤防相互衔接,黄河主流在左右相距25千米的两道堤防间游荡,初步形成了保护流域地区安全的连贯的黄河堤防,与过去无堤洪水漫溢河槽的情况相比,堤防的系统修建可以说是防洪工程的一个划阶段的进步。

接着随着堤防的大规模修筑,防护技术也跟着发展起来,并出现了像白圭这样的筑堤防护专家。白圭(前370~前300),名丹,战国时人,梁(魏)惠王时在魏国做官,后来到齐国、秦国。《汉书》中说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即“天下言治生者祖”。他既是先秦时商业经营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经济谋略家和理财家,堤防工程是他所擅长的一项。《孟子·告子下》中记载他关于治水的说法:“丹之治水也,愈于禹。”文献记载,白圭的堤防堵漏工程中主要应用“茨防”,“治水者茨防决塞”、“茨其所决而高之”。“茨”是芦苇、茅草之类的植物,可用来苫盖屋顶,称“茅茨土阶”。“茨防”就是用“茨”做成的防,据认为是最早的草埽。后来埽的发展又用了树枝、秫秸等材料。

堤防的出现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保障。从技术的角度讲,堤防的应用也标志着治河方法达到了新水平。上古时代共工和鲧治水采用“障”(阻拦)法,大禹治水改用“疏”(疏导)法,由“障”到“疏”是一大进步。疏浚可以增加河道的泄洪能力,但还不能有效地控制洪水。而堤防的系统修建可扩大河床的容纳水量,防止洪水漫溢出槽。由“疏”到“堤”,是治水的又一大进步。综观上古到战国,治水技术发展是“障”—“疏”—“堤”的过程。“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是以白圭无水难。”可见,当时人们对堵塞危害堤防的蚂蚁、蝼蚁之类的洞穴,已有很大把握。

在大规模筑堤技术实践的基础上,战国时代有关的土力学知识也得到积累和总结,这在先秦著作《管子》和《考工记》中有详细记载。

针对黄河流域的气候特点,《管子》提出夏历三月是堤防施工的好季节,该季节土料含水量比较适宜(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土料工程物理性质的主要因素),容易保证施工质量。这时节河川处于枯水期,可以取河床滩地上的土筑堤。既起到疏浚河床的作用,同时又节约了堤外土料,以保证夏秋防汛抢险的土料来源,这个技术原则直到今天还在使用。掌握堤防横断面的合理形状以及边坡陡缓的程度,是保证堤防稳定的又一重要因素。任何土料都有维持其物理性质稳定所必须的边坡,当时人们已有一定认识。《管子》提出,堤防横断面要做成“大其下,小其上”的梯形。参照《考工记》的记载可知,在堤防底宽与高大致相等的情况下,边坡应“叁分去一”,也就是取三比一的边坡。

战国以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堤防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日渐重要,于是,规模不等、型式各异、材料不同的各种堤防便应运而生。而今,堤防的设计手段、结构型式、材料、修筑技术、规模等方面已非昔日可比,在防洪保安中的社会效益也日益突出。从材料上看,有土堤、石堤、混凝土堤、钢筋混凝土堤等等。就其作用而言,有防洪堤、防潮堤、防波堤、潜堤、护城堤、导航堤,历代治河中还有刺水堤、减水堤、遥堤、缕堤、格堤、月堤、越堤。另外,就作用大小还有主堤、支堤、一道堤、二道堤、备堤、子埝等之分;古时还根据保护范围分为民埝和圩、官圩等。

我国素以农业立国,因而历代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都比较重视水利,修筑堤防便是水利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

公元前132年,黄河在瓠子决口,汉武帝亲临堵塞决口,并写下了著名的《瓠子歌》。据载,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就有五次亲临海塘工地指导督察,还说“海塘为越中第一保障”。

历史上不少颇有作为的地方官员,任职期间亦与当地民群一起修堤筑坝,兴修水利,后人为纪念他们的功绩,便用他们的姓来命名。就堤而言,有杭州西湖的白堤(白居易)、苏堤(苏东坡),苏北的范公堤(范仲淹),汉口的张公堤(张之洞)。还有一些因造价昂贵,即所谓“日耗斗金”,便称之“金堤”、“银堤”、“寸金堤”。

千百年来,关于堤,还流传着不少民间传说,如河南濮阳县就有“秦始皇跑马修金堤”之说,而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杭州西湖的白堤上许仙与白娘子“断桥相会”所演绎的千古爱情故事。

同样,历代诗词歌赋,对堤亦有生动的描绘:白居易的“最爱东湖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韦庄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周邦彦的“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著名美籍作家江南先生亦写过赞美家乡“喜闻百里江堤”的文章……不少堤经人们的装点,而成为旅游胜景:比如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的苏春晓堤;白堤上的“断桥残雪”;北京颐和园中昆明湖的东堤等等。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纵坚固的千里长堤,也会因为看似微不足道的白蚁蚕食而毁于一旦。换个角度想想,许多事情,不都是枝枝叶叶总关情——于细微处见精神的吗?

“方衲圆凿”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方枘圆凿

【读音】fāngruìyuánzáo

【出处】

战国·楚·宋玉《九辨》:“圆凿而方抄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例句】

1.我和他性格不同,观点各异,方枘圆凿,很难合作。袭

2.他俩就像方枘圆凿,自是格格不入。

3.这两个人个性完全不同,要他们配合,犹如方枘圆凿,难有默契。

4.他正是谚语中所说的那种方枘圆凿不得其所的人。

5.你对这种丧尽天良的人讲仁义道德,岂不是方枘圆凿,白费心机吗?zhidao

6.他有数学方面的才华,却从事文学方面的工作,显得方枘圆凿。

7.学术问题硬要用行政手段来解决,无异是方枘圆凿,行不通的。

8.由外行人决定的政策,难免方枘圆凿,与事实格格不入。

参考资料

阿凡题:afanti100.com

方枘圆凿是什么意思?

方百枘圆凿

【释义】枘:榫头;凿:榫眼;卯眼。方形的榫头;圆形的卯眼。比喻格格不入、不度相容、不适宜。

【成语结构】联合式

【近义词】格格不入、大相径回庭

【反义词】丝丝入扣

【常用程度】生

【用法】作宾语、定语;比喻格格不入、答不相容、不适宜。

“方柄圆凿”四个字有错别字吗?

第二字错了,应该是方枘圆凿。

方枘圆凿

读音:fāngruìyuánzáo

释义抄:方形的榫头;圆形的卯眼。比喻格格不入、不相容、不适宜。

出处:《文子》(又名《通玄真经》):“今为学百者,循先袭业,握篇籍,守文法,欲以为治,犹持方枘而内圆凿也,欲得宜适亦难矣。”

用法:作宾语、定语;比喻格格不入、不相度容、不适宜。

例句:为了让子女能够成龙成凤;许多父母一味进行填鸭式的方枘圆凿的教育。

“方枘圆凿”是什么意思?

“方枘圆百凿”[fāngruìyuánzáo]??枘:榫头;凿:榫眼。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造句:学术问题硬要用行政手段来解决,无异是方枘圆凿,行不通的。

你对这种丧尽天良的人度讲仁义道德,岂不是方枘圆凿,白费心机吗?

由外行人版决定的政策,难免方枘圆凿,与事实格格不入。

他俩就像方枘圆凿,自是格格不入。

他正是谚语中所说的那种方枘圆凿不得其所的人。

他有数学方面的才华,却从事文学方面的工作,显得方枘圆凿。

我和他性格不同,观点各异,方枘圆凿,很难合作。

这两个人个性完全不同,要他们配合,犹如方枘圆凿,难有默契。

为了让子女能够成龙成凤,许多父母一味进行填鸭式的方枘圆凿的教育权。

方枘圆凿怎能相合?人不同道如何相安?内心是多么地委屈压抑啊,我忍受着罪责与羞耻。

但还要知道,可以浮在水面的也并都是好的,有的人虚怀若谷,方枘圆凿,巧于迂回;也有人怀虚若谷,随波逐流或者被挂住。

感觉自己掉进了迷雾蒙蒙的九重天,正要来瘾,却又不能探了,方枘圆凿,他和丈母娘压根儿说不上半句,到丈母娘这边他只能打住。

方枘圆凿意思

词目方枘圆凿使用频率较少使用

发音百fānɡruìyuánzáo

释义方榫(度sǔn)头不能楔(xiē)进圆孔洞,比喻两件事不相知容,或者比喻事情的不可能。

出处战国·楚·宋玉《九辨》:“圆凿道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内

近义词格格不入、大相径庭

反义词丝丝入扣、水乳容交融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比喻格格不入

方枘圆凿[fāngruìyuánzáo]

方枘圆凿,读音fāngruìyuánzáo,汉语成语,方形的zhidao榫头;圆形的卯眼。比喻格格不入、不相容、不适宜。也说圆凿方枘。出自战国·楚·宋玉《九辨》。

中文名

方枘圆凿

拼音

fāngruìyuánzáo

释义

方形的榫头;圆形的卯眼

感情色彩

贬义词

解释

【释义】枘:榫头;凿:榫眼;卯眼。方形的榫头;圆形的卯眼。比喻格格不入、不相容、不适宜。[1]

出处

最早见于:《文子》(又名《通玄真经》):版“今为学者,循先袭业,握篇籍,守文法,欲以为治,犹持方枘而内圆凿也,欲得宜适亦难矣。”

战国·楚·宋玉《九辨》:“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人们在用木料制作器具时,凿出的卯眼叫作凿,削成的榫头叫作枘,凿和枘的大小形状必须完全一致才能合适的装配起来,(权方形的榫头是不能固定在的圆形卯眼里的),后来用此成语比喻双方意见不合,不能相容,配合不好,格格不入。跟它相反的一个词叫作“丁是丁,卯是卯”,(丁指榫头)讲的是做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宋玉用圆凿方枘这个形象化的比喻来说明屈原远大的政治见解同谗佞小人的鼠目寸光必然是无法投合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