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承担风险才能赢?
“胜在险种求”,任何能够带来滚滚财源的机会,都伴随着极大的风险。不冒险,不赚钱,不敢冒风险才是最大的风险。
天生爱冒险
任何事都有风险,做生意也不例外。敢于承担风险的人,才能赢得大的成功。小风险小收益,大风险大收益。温州人正是骨子里有了不怕风险,敢于冒险的因素才能干别人所不敢为,变成亿万富翁。300年前,温州还只是东海旁的一个小县,当地人不是务农就是打渔,因为穷到没办法,有些靠海的人只好出海当海盗。这或许就是温州人胆大包天的深层历史渊源,所以在改革开放之前,一些温州人就偷偷摸摸开始做生意赚钱了。
文革时期,温州涌现出很多“养蜂一族”,他们乘坐火车天南地北地追着花满世界跑。如果你以为他们居无定所、四处流浪,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其实,那小小的蜂箱里藏着天大的秘密。因为养蜂属于农业,而当时国家很重视农业,所以铁道部门对运输蜂箱有较大的价格优惠。聪明的温州人就钻这个空子。他们灵机一动,带着几十个“蜂箱”坐着火车走南闯北,奔云南,赴新疆,上东北,下广州……利用蜂箱偷偷贩运紧俏物资,把云南的烟运往新疆,又把新疆的葡萄干贩到天津……
温州人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开始生产商品,初步实行了市场经济,双轨并存。如今乡镇“文化大革命”初期就加工语录牌、领袖像章。50年代以后,尽管民间贸易普遍受到抑制,但温州虹桥一带的农民仍然采取各种方式进行集市交易,集市时每日2~3万人,市场上的品种达到400多种。甚至严格控制下的粮食买卖也在悄悄进行。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柳市镇有了8位大名鼎鼎的小商品经营者:电器大王胡金林,螺丝大王刘大源,矿灯大王程步青,线圈大王郑祥青,合同大王李方平,旧货大王王迈仟,机电大王郑元忠。他们虽然经营的只是螺丝,矿灯、线圈、小五金等商品经济的“针头线脑”,但因为他们有胆识,能在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情况下,勇闯“禁区”进行淘金,成为了当时富甲一方的私营大户。
1999年,北约发动对南斯拉夫战争之时,天上导弹穿梭,而地上却有大批温州人不顾生命危险忙着自己的生意,当科索沃局势稍一平静,温州人就进入科索沃做起了他们的买卖。温州人说:战争是不可能永远打下去的,我们就是选择众多商家撤退的时候进入科索沃,虽然冒点险,但捷足先登,弥补商品不是生意更好做。
不冒风险是最大的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有三次发家致富的机会,而多数人却失去了;第一次下海经商,倒买倒卖,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最勇敢的人,温州人只要人人都敢吃螃蟹,被大多数人以为是不务正业,投机倒把;第而次是炒股票,更被人们认定是骗人的把戏;第三次是高房地产,许多人,不敢投资怕血本无归。到头来一看,结果不是我们的想象的那样,却刚好相反。所以,只要有胆量去吃第一只螃蟹,再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去努力,就没有赚不到钱的道理。
如果你只有10元钱,你会选择怎么去用这10元钱来支持你的生意?一般的人都会选择做生意用上6—8元,剩下的钱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而温州人的方式是,拿上自己的10元钱,再去亲戚朋友那里借10元,然后去银行贷款10元钱,用手头的30元钱全心全意地去做生意。6元和30元的本钱的差距,就体现出温州人在做生意上惊人的勇气和承担风险的勇气。
温州人肖绍静有个朋友是南京人,虽然从事不同的行业,但在创业第一年两人赚的钱都是10万元左右。这时肖绍静发现眼镜市场大有发展潜力,于是又从银行借贷了10万元,一起“砸”到事业上。而那位南京朋友把8万元钱存进了银行,只拿出2万元用在事业上。又是一年春来到,两人的事业也同样在发展。不同的是,肖绍静的20万元在一年间已经“利滚利”到了近50万,而他的朋友也赚了一倍,但总共才3万多余元,这就是温州人的勇气和胆量。对此,肖绍静深有体会地说,认准时常,敢冒风险,迅速入市,是温州人成功的一大法宝。
犹太商人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真正的山根敢于拿妻子的结婚项链去抵押。”不过,犹太人还是比不上温州人,因为项链不过是可有可无的饰物,而温州人如果没有将房屋产权证拿去银行抵押贷款进行投资的胆量,则会遭到所有的亲朋好友笑话。
一个山东朋友想投资5万元做买卖,请一个温州参谋策划看做些什么。温州人问他总共有多少钱?对方露了底,说有20万,不过其中15万是留给儿子去媳妇用的。这个温州人不屑一故地说:“温州人若有20万元,哪怕是把房子抵押了贷款,也要想法投资50万。现代经济是靠资本推动的,利润和投入成正比,不敢投入怎能成为大老板?”
毫无奉贤的事情人人都会做,人人都想去分一杯羹,也就很难赚到大钱。“胜在险中求”、“无限风光在险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能够带来滚滚财源的机会,都伴随着极大的风险。
澳门赌王何鸿桑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充满着传奇色彩,无处不显示出过人的胆识善于发现机会,并且敢于承担风险是他发家的秘诀。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占领了澳门,并进行全面封锁。何鸿桑组织船队向澳门偷运粮食和日用品,他自己也收获了敢冒险的巨额回报。有资料称,现在澳门的一半产值与何鸿桑有关。
印尼华侨林绍良大胆支持印尼人对荷兰的独立战争,向印尼军队出售药品,顶着身家性命的风险,由此奠定了70多亿资产的根基。
雀巢公司在世界各地办厂生产和投资,免不了有麻烦和风险,可以说是危机四伏。如在发展中国家设厂生产,就要考虑会不会引起消费者担心那里的卫生条件和不洁水源会使产品危害健康,还要担心假冒品毁坏雀巢名誉等等。但是雀巢公司并不因此而动摇,他们深信“不冒风险是最大的风险”,一直坚持走这样一条路,才能取得了今日的卓越成就。
胆子大能赚钱
世界上没有万无一失的成功之路,商业战场总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各要素变幻莫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不确定的环境里,人的冒险精神是最稀有的资源也是最有力的保证。
20世纪50年代,王永庆在一片非议、嘲讽声中决定投资塑料业。因为台湾是国际烧碱生产基地之一,而在烧碱过程中有70?氯气被白白的浪费掉了,氯气正是塑料的原料。1957年,他投资兴建的台湾第一家塑胶公司正式投产。产品虽然出来了,但由于受日本价廉的同类产品冲击,他的塑胶产品严重滞销,货物堆积如山,王永庆陷入了困境。很多人以为他会放弃。
经过一番“检讨”,王永庆采取了两条令人吃惊的措施。为解决供大于求的矛盾,他以常人所没有的魄力,采取了“以毒攻毒”的策略:大幅度提高产量以压底成本和售价,以便获得压倒一切的价格竞争实力。当股东们反对他的做法时,他就果断地买下了“台塑”的所有股权,独自经营独自承担风险。与他合作的加工厂对自己的产品不愿降低价钱,使销售量无法大幅度提高,“台塑”濒临绝境。王永庆在对他们晓以利害,百般劝说无效之后,义无返顾地成立了自己的加工厂——南亚塑胶,建立起塑料原料与加工相连贯的“一体化发展体系”。决处逢生王永庆正确而又冒险的经营策略,使他迅速跻身于世界化学工业界50强之列,成为台湾的首富。
现在流行“胆商”的说法,他是继智商、情商和财商之后日益被人重视的第四种“商”。它反映的是一个人的胆略、勇气和决断力。科学表明,胆商对于成功的重要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智商。一项1064名经理人进行的能力测试发现,胆商指数高的人事业更易成功,其次是情商,而智商在这个层面上已经显得极其微不足道了!
因此,事实最有说服力,温州人成功的例子说明从某种程度上说,“胆量=赚钱”已经成了一个经得起考验的商场公式。
聪明的温州人更是深谙其中之道理,他们从最初的小打小闹,即生产小商品,到今天的叱咤商业战场,创国家、世界名牌,很大程度上,是由温州人敢于开拓,敢闯敢拼,有胆走遍天下!
什么钱都敢赚
有人说,北京人什么话都敢手,上海人什么都敢穿,广东人什么都敢吃,而温州人则是什么钱都敢赚。还有人说温州人可怕,可怕之处就在于他们在利益驱动下,敢闯敢干敢吃苦敢为天下先。
生于温州、长于温州的张文荣的经商头脑几乎是与生俱有的,从小他就在温州传统的“男孩从小要有经济独立的意识”之类的训诫下成长,14岁时就在旁人的指点下靠卖冰棍赚到了第一桶金。
张文荣17岁成了真正的商人,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他四处闯荡寻找商机。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计划经济时代,这种特殊的经济体制导致的物资匮乏、信息不对称,也使精明的他发现到了其中所隐藏着的大量商机。那时的伤害,一切都要按照计划经济中的条条框框按部就班的行事,马路上的铜“满街乱放,却没人要”,而温州的民营经济却紧缺铜,于是张文荣便倒腾废铜。
在上海站稳脚跟后,张文荣想再作次贩子,上海乃至全国经济环境的好转,也促使他把目光有发展贸易转向了进军实业。
1988年,张文荣看准了城市发展会对电缆需求大量增加,他选择了上海电缆厂作为合作伙伴。由此成了伤害滩小有名气的“电缆大王”。1997年,他又出资1000万元兼并了国有企业——浦东电缆厂,终于在上海滩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下。现在,张文荣的亚龙集团的经营范围已从铜材、电缆拓展到教育、医疗、绿化工程、房地产,总资产达6个亿。
商场如战场,充满了机遇也潜伏着大量的风险,既可以让你遍地黄金揽入怀中又可能让你千金尽失满盘皆输。如果胆小如鼠、畏首畏尾、犹豫不决是绝对没有出路的。温州人敢冒风险,勇闯天下,敢于独立承担风险,让智慧去减低风险系数,使他们占得市场先机。
针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针锋相对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
针尖对麦芒比喻双方都很利害,复互不相让。
针芥相投《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虎魄不制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磁石引针,琥珀拾芥,因以“针芥相投”谓相投契。
针芥之合同“针芥相投”。
针芥之契同“针芥相投”。
针芥之投同“针芥相投”。
针头zhidao线脑见“针头线脑”。
针头线尾缝纫用的针线等物。
针头削铁形容极力刮削搜刮。
为什么叫“针头线脑”?
成语针头线脑
发音zhēntó知uxiànnǎo
解释缝纫用的针线等物。比喻细微的事物。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二回:“只有晁夫人是个不肯忘旧、念人好处的人,凡是便人回家,不是二两,就是一两,再少也是五钱,分外还有布匹鞋面、针道头线脑之类。”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二回:“只有专晁夫人是个不肯忘旧、念人好处的人,凡是便人回家,不是二两,就是一两,再少也是五钱,分外还有布匹鞋面、针头线脑之类。”
示例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二回:“只有晁夫人是个不肯忘旧、念人好处的人,凡是便人回家,不是二两,就是一两,再少也是五属钱,分外还有布匹鞋面、针头线脑之类。”
你家里有什么东西也得登记上,是个~也得算上。★孙犁《白洋淀纪事·村歌下篇》
zhē百ntóuxiànnǎo
成语:针头线脑
--------------------------------------------------------------------------------
【zdic.net汉典网】
【解释】:缝纫用的针线等物。比喻细微的事物。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度》第九十二回:“只知有晁夫人是个不肯忘旧、念人好处的人,凡是便人回家,不是二两,就是一两,再道少也是五钱,分外还有布匹鞋面、针头线脑之类。”
【示例】:你家里有什么东西专也得登记上,是个~也属得算上。◎孙犁《白洋淀纪事·村歌下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