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有一个消失的王国是什么国啊?
西汉初,竹王多同兴起于遯水(今贵州北盘江),自立为侯。建元六年(前135),武帝遣唐蒙入夜郎,招抚多同,并于元光四至五年(前131~前130)在其地置数县,属犍为南部都尉。汉对西南夷的经营从此开始。元光六年,汉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驿站,以便交通;同年,司马相如等又奉使宣抚。元鼎五年(前112),夜郎武帝征南越,因夜郎等不听调遣,乃于翌年发兵平定西南夷之大半,在其地设牂柯郡(治今贵州关岭境)与夜郎等十余县,同时暂存夜郎国号,以王爵授夜郎王,诸部族豪酋亦受册封。西汉末,夜郎王兴与钩町王禹、漏卧侯俞连年攻战。河平二年(前27),牂柯太守陈立杀夜郎王兴,夜郎国灭。夜郎立国共三四百年。建夜郎国者究系何族,众说纷纭,主彝、苗、仡佬、布依等族先民者均有之。传世贵州古彝文经典《彝族世系》有“彝族天生子,多同来抚育”,“多同权威高,多同天宫主”,“祖宗变山竹,山竹即祖宗”等记载;传说多同亦称金竹公,可见彝族视多同为祖先。又据,今在威宁县出土的汉代陶器上有刻划符号四十多个,其中二十八个一般认为是古彝文,果然如此,则汉代贵州西部已住有彝族先民,并具较高文化,夜郎国或即为彝族所建。按夜郎及其附近诸部落自战国时代以来便与秦、楚、南越诸地有贸易关系,至西汉成为汉郡县后,日益受到汉文化影响,中原的钢铁制品、手工业品、生产工具与灌溉技术等都很快输入夜郎地区,近年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带挖掘的很多汉墓中的遗存足资证明。
元朝的奴隶买卖
元朝衰亡的原因
元朝的衰败与灭亡,在中国历史百上是很特别的。它一方面亡于统治阶级频繁的内讧和极端的腐朽,另一方面也亡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具体说来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皇室的内争和大臣的擅权。在成吉思汗时代,诸度王与大汗为争夺土地人口的斗争就已开始。元太宗死后,术赤之子拔都,不董事会凶定宗贵由即位,逐渐形成自成一问方的势力,成为后来趄廷与北方诸王斗争的先声。元统治中心南迁汉地后,一些分封在北方草原的诸王一再发动叛乱。再加之朝廷权臣对皇位的操纵,使皇帝更换相当频繁。公元1308年至公元1333年的二十余年答间,换了八年皇帝,其中仅从1328年至1333年,其间不过五年竟换了五个皇帝。每换一个皇帝,都要爆发一场皇室内部的相互残杀,结果造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和政权的动摇,同时也带给专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破坏和人民的灾难。其中以海都、昔里吉与东道诸王之乱最为严重。
由于皇室内部剧烈的内讧属和一部分皇帝或幼小或无能,政权之柄往往落入一两位权臣之手。如文宗时的燕铁木儿,因扶持文宗有功,破例馕
元朝不是封建社会,而是更接近奴隶社会。元朝所处的历史阶段撑死了算半封建半奴隶社会比起几百年前的唐朝的封建文明阶段来说都是大大的落后。和宋朝人民自由的经济商业社会更是大大的落后,至少落后几百年的文明进程。元朝统治实行领主分封制、工奴制这些都是典型的奴隶社会特征。元朝大量“驱口”(奴隶)极其普遍的存在,证明元朝是奴隶社会。在开设的“人市”可以任意买卖驱口。在元朝一个中等官员就可能有人上百个驱口,一个大使长(奴隶主)的驱口往往成千上万。忽必烈宠臣阿合马就有七千多个驱口.驱口就是奴隶没有人身自由,是主人的私有财产。驱口既要向使长缴租,也要向政府纳赋。元朝法律规定“驱口与钱物同”。主人可以随意买卖或馈赠。主人杀死无罪驱口杖八十七,良人打杀他人驱口杖一百七。杀一个“驱口”与私宰牛马的刑罚几乎相等。元朝佃户地位也极其低下,元朝法律规定:主人打死佃户只杖一百七。在元朝曾是自由之身的农民再度沦于农奴的命运.元朝不止用法律的形式以赤裸裸的宣布各族人的不平等,也赤裸裸的宣布同种人的极度不平等。元朝这个由低级原始民族游牧部落建立的朝代使中国又回到了奴隶社会。
元朝衰亡的原因
元朝的衰败与灭亡,在中国历史上是很特别的。它一方面亡于统治阶级频繁的内讧和极端的腐朽,另一方面也亡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具体说来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皇室的内争和大臣的擅权。在成吉思汗时代,诸王与大汗为争夺土地人口的斗争就已开始。元太宗死后,术赤之子拔都,不董事会凶定宗贵由即位,逐渐形成自成一方的势力,成为后来趄廷与北方诸王斗争的先声。元统治中心南迁汉地后,一些分封在北方草原的诸王一再发动叛乱。再加之朝廷权臣对皇位的操纵,使皇帝更换相当频繁。公元1308年至公元1333年的二十余年间,换了八年皇帝,其中仅从1328年至1333年,其间不过五年竟换了五个皇帝。每换一个皇帝,都要爆发一场皇室内部的相互残杀,结果造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和政权的动摇,同时也带给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破坏和人民的灾难。其中以海都、昔里吉与东道诸王之乱最为严重。
由于皇室内部剧烈的内讧和一部分皇帝或幼小或无能,政权之柄往往落入一两位权臣之手。如文宗时的燕铁木儿,因扶持文宗有功,破例封为太平王并授予“独为丞相”,总裁中书省政务。所有王公大臣、公主、附马都不得直接上奏皇帝而必须通过他转奏。独揽朝政,肆无忌惮。以致他的儿子唐其势扬言说:“天下本我家之天下。”再如元顺帝时的伯颜,权倾一时,一身兼有三十八职。官衔长达二百四十六字,创下中国历史之最。他出城时的护卫,塞满大街小巷,而皇帝反倒没有几个侍兵。当时是“天下之人唯知有伯颜而已。”
二、整个统治集团的贪婪、腐朽和堕落。从元朝的第三个皇帝武宗开始,皇帝们一个比一个混蛋。他们只知穷奢极欲,根本不懂治国理财。武宗随意将官职作礼物赠人,公元1307年,他不经总理政务中的中书省而直接授予八百八十个官职。
到了顺帝时,腐败愈益严重。蒙古贵族和喇嘛僧的飞扬跋扈、官吏的狂贪、地主豪强的专横与日俱增。以顺帝为首的蒙古皇室,当时是“丑声秽行,著闻于外,虽市井之人,亦恶闻之”。燕铁木儿生活极其荒淫,占有女子难以数计。其中娶宗皇之女达四十人,并娶泰定帝后为夫人。“后房充斥,至不能尽识”。“一宴或宰十三马”。荒淫至极以致体亏溺血而死。
只知荒淫腐朽,不会治理国家的皇帝们,花起钱来却惊人得很。他们最大的二项开支是赏赐和做佛事。元代皇帝们个个奉佛祈福,大兴土木,建造寺院,挥霍国库。光是奉佛方面的开支,有时高达国家总收入的三分之二。再就是赏赐皇室和官员的钱,更是惊人。武宗即位不到一年,赏赐的钱就花去八百二十八万锭,而当时一年的国库收入仅二百八十万锭。武宗比起仁宗的挥霍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仁宗一年的花费高达二千万锭。上梁不正下梁歪。皇帝大臣们如此腐败,下头官吏们群起效仿。官吏贪赃枉法历代都有,但在元代尤为突出。《吴文正公文集》中说:“数十年来,风俗大坏,居官者习于贪,无异盗贼,已不以为耻,人亦不以为怪。其间颇能自守者,千百不一二焉。”官吏要钱的名目无奇不有:部属参见要“拜见钱”,逢年过节要“追节钱”,生辰祝寿要“生日钱”,迎来送往要“人情钱”,无事白耍称“撒花钱”,例行公事要“常例钱”,论诉官司要收“公事钱”等等不一而足。到顺帝时,因监察官职是肥缺,因而估价而给。当时不但官场腐败严重,而且职官设置也滥。所以当时民谣这样唱:“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
军队也日益腐化堕落。到元末,军队几乎丧失了战斗力。当初追随开国皇帝们南征北战、锐不可挡的怯薛军,后来竟白天在宫门宿卫,夜晚到效外去抢劫,形同盗匪。镇戍地方的军队也不习武事,以至将官不知战阵,士兵不知挽弓射箭。
三、人民处于民族上层与统治阶级的双层压迫之下,为寻求活路而被迫举行起义。元代,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十分尖锐。我们先谈民族矛盾,元统治者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统治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汉族,采取的是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想藉此来延续他们的统治。他们把各族人民分成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个等级。制造民族矛盾,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蒙古人为第一等,他们是处于统治地位的民族,拥有各种政治、经济、法律上的特权;第二等为色目人,包括西夏人、回回人、西域人和留居中国的一部分欧洲人,其政治地位仅次蒙古人。第三类为汉人,包括契丹人、女真人和原在金统治下的北方汉人。其政治地位比南人要高。比色目人要低。第四类是南人。主要包括南方的汉人和其他各民族的人。政治地位最低。各级统治机构的长官和掌实权的人都是蒙古人和色目人,其次才是汉人,南人极少有入仕的机会。在刑法上,蒙古人、色目人、邓小平人分属不同的机关审理,量刑也极不平等。蒙古人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手,打死不要抵命,只要充军,而汉人打死蒙古人则要抵命。此外还规定汉、南人不得私藏兵器和围猎等。
在阶级压迫上,首先表现在统治阶级对土地的兼并,并因之而造成人民的流离失所。元朝自武宗以后,土地兼并日甚一日。可以说到了疯狂的地步。泰定帝为晋王时,曾一次就捐给朝廷土地七千顷。七千顷土地不是小数目,这些土地哪来的,还不是疯狂兼并而来的。顺帝时的伯颜,他先后得到皇帝的赐田就达二万余顷。王公大臣们在兼并土地的同时,寺院僧侣也广占良田。义宗、顺宗时的大承天护圣寺前后二次就得赐田三十二万五千余顷。民间豪强地主的土地占有量也很惊人。如淞江大地主曹梦炎就有湖田数万亩,粮二百万石。福建崇安县土地的六分之五集中在地主手里。
这样一来,失去土地的农民一部分成了流民,更多的成为地主、官僚的佃户,有的甚至沦为了驱口。佃户除向地主、官僚交租外,还要承受其它严重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地位最低的是驱口,相当于古代的奴隶,法律规定他们“与财物同”,可以在人市上公开买卖。
其次表现在人民所受的残酷的剥削和压榨上。元中叶以后,由于统治者的挥霍和夺位战争的耗费,政府经济一直入不敷出。于是加紧对人民的搜括与压榨。但宗时,包银总数比元初时增加了十倍,一般课税(包括商税)竟比元初增加了五十倍。不仅中原地区的人民深受其苦,就是名义上享有特权的塞北蒙古族人也普遍陷入了贫困。和林附近的贫民,甚至卖儿卖女给色目人、汉人当奴婢。元政府还滥发纸币,用“至正宝钞”取代原来通行的“中统宝钞”和“至元宝钞”。结果使物价暴涨,民不聊生。
和疯狂的贪污、搜括,残酷的压榨并行而至的是严重的天灾。公元1333年京城大雨,饥民达四十八万人。公元1337年左右,光江浙二次受灾,饥民就达百余万公元1344年,黄河连决三次,以至饥民遍地。在天灾人祸的双重逼迫之下,成千上万的饥民只有铤而走险,举行起义。
公元1351年,元政府调集十五万民夫修治黄河。民夫受到元朝官兵的严密监视,又经常被官吏克扣工钱粮食,民夫怨恨情绪十分强烈。白莲教首领刘福通利用这一时机,预先埋了一个独眼石人在工地上,以使一直流传的“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民谣应验。果然,石人被挖出,民夫群情激奋,起义随即爆发。紧接着全国其他地方的农民也相继爆发了起义。其中最有影响的有徐寿辉的南方红巾军,朱元璋、郭子兴的红巾军等。不到十六年的农民起义战争,腐朽的元朝政府就被推翻了。
感言
之一: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公元1190-1244年),本是辽国皇族,辽灭入元。是元朝最早期最有见识的一位大臣。当时蒙古军队南侵时,对汉人实行屠城政策,正是他向窝阔台上谏,使汉人成千上万免遭丧命之虞。窝阔台死后,皇后乃马真氏摄政,奥都刺合蛮把持朝政,朝臣纷纷依附于他。可耶律楚材不加苟合。奥都刺合蛮怕先朝重臣耶律楚材阻碍自己专权,派人假手送给他五万两白银,以此来收买他。但耶坚决不受。奥便假手下诏说:“凡奥都刺合蛮奏准的事,谁不奉旨,就砍断谁的手。”耶凛然表示:事情与国家有利,自然遵行;若不合理,我死且不避,何况断手呼!
——曾读古书,有“千金不移楚材志”之句,不知语出何典。现在读了《元史·耶律楚材传》,方知楚材者,耶律楚材是也。耶的大义拒千金,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形象。笔者在此把“千金不移楚材志”作上联,胡诌下联,拼成一对:“后为官宦当细想!”
公元1244年,耶律楚材死后,有人诬谄他说:“在相位日久,天下贡赋半入其家。”结果把他的家一抄后,仅得阮琴10余张,古今书画、金石、、遗文数千卷,并无其他财物。事实证明耶律楚材清正廉明,使时人无不惊讶和钦佩。
——是浊是清、是贪是廉,一抄就知道了。耶律楚材是一位真正的清官廉官,生不怕权臣,死不怕抄家!我们现在的一些自擂为清官、廉官者。可否怕查?可否怕抄?
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顺帝针对各地官员贪污腐败等现象,派遣中央官员充当“奉使宣抚”,对地方进行全面大检查。诏旨一下,奉使宣抚奔赵四方,各地人们“若大旱之望云霓,赤子之仰慈母”。迅速形成一场轰轰烈烈的考核地方官吏和整顿社会秩序的运动。
哪知这些“奉使宣抚”多次龌龊不法之徒,他们到各地检查,并不是为了匡救时弊,而是想借机大捞一把。他们有的专门带着记帐收银的随从,争多论少与作买卖一样;有的随便封官许愿,包庇贪官污吏,从中大发横财;有的大吃大喝,过酒色瘾。而对老百姓的疾苦不闻不问。老百姓用顺口溜来表达他们的失望和愤慨:“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又:“官吏黑漆皮灯笼,奉使来时添一重。”“九重丹诏颁恩至,万两黄金奉使回”。
从表面看,元朝顺帝的整顿失败是所用非人。这些“奉使宣抚”皆龌龊不法之徒。他们捧着圣旨从京城奔赵和地,犹如群群饿鬼扑向了面包。但从深层意义上看,是顺帝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贪污腐败,首先是从上面开始的,是从上面烂到下面去的。没有皇帝的腐败,就没有朝臣的腐败,没有朝臣的腐败,也就没有地方官的腐败。我们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根子在上面、在中央。整顿首先要从上面开始,从中央开始。中央整顿好了,包括奉使他们整顿好了,这些奉使们派下去才能够身正影正,才能够清正廉明,才能够雷厉风行,痛肃腐败。
可顺帝不是这样,他的肃腐是从地方开始,并且是派一群贪墨之徒去整肃另一群贪墨之徒,这样焉有不败的道理!?
之三:几则民谣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了了解地方社情,调查重点事件、考察地方官业绩和惩处地方贪官墨吏等,都要委派人员去访问、巡视、调查和处理。虽然各朝各代所委派人员的名称不同,但性质是一样的。由元顺帝委派“奉使宣抚”到各地的胡作非为、从而引发民众的抱怨,笔者不禁想起当代的有关这方面的民谣:
其一:检查团未到/惊天动地/检查团来时/铺天盖地/检查团来后/花天酒地/检查团走后/搜括一地/如此检查团/威信扫地。
其二:组长下田头/耕牛在前头/村长下田头/手上有烟头/乡长下田头/秘书跟后头/县长下田头/记者抢镜头。
其三:领导下乡搞调查/忽忽悠悠派头大/山山水水尽游赏/“搬砖”通宵把班加/海味山珍饱口福/“三步”“四步”任潇洒/若问调查怎么样/隔着车窗去观花/转瞬不觉日子到/马上回城要出发/基层同志真热情/临行还要塞点啥/山里长的土特产/沟沟生的鱼和虾/来时早把家什带/满载而归全白拿/问君工作咋汇报/车到山前自有法/只因情况太复杂/还须经常去调查。
之四:小议“东窗事发多偶然
元武宗朝,茶陵出了一个震惊朝野的大案。这个案子牵连800多人,受贿金额达11.5万余缗。而这件案子的起因却是由一件小小的民事纠纷引起。茶陵财主覃乙死后无子,其小妾招婿进门后,却又诬告入赘的女婿拜尸成婚及隐藏玉杯、夜明珠等珍宝。有关官吏在处理此案中广收贿赂,使之数年不决,以至事态逐渐扩大。后由执法神明的王都中才将此案告破。没收赃款11.5万缗、惩处脏官800余人。
由一件偶发的小事引发一桩大案的告破这合了中国的一句古语:东窗事发多偶然。可以说没有重庆綦江县彩虹桥的突然断裂,也就不会有綦江县一窝耗子的爆光与绳之以法。“奔驰”、“宝马”开路,疯狂诈骗三亿元的河南“1.31”特大金融诈骗案,如果没有商丘农行营业部张某对一张定期存单的细心观察、真伪核查,也许这个团伙还在狂骗。
从某个角度来说,贪贿诈骗等案的偶然事发,从一个侧面助长了今天的贪风如炽,腐化成灾。为什么呢?因为偶而事发,是很多很多案件中一件或几件的事发,这是一个很少很少的概率。贪官们在想,只要把手脚再做得干净点,也许连偶然的事情也不可能发生。所以他们放心地去贪、放心地骗。
这里给我们的党和政府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怎么样把“东窗事发多偶然”变成“东窗事发乃必然”。要完成这一谭题,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好如下两方面的工作:其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既要加强党内监督机制,更要加强党外监督机制;既要加强舆论监督机制,也要加强群众监督机制;既要加强业绩、政绩考察考核,更要加强财务离任审计监督等等。其二加大和加强反腐力度,变被动出击为主动出击。不要见了缝才去插针,还应该挖眼寻蛇打。不要等偶然的事件出现,还是要用各种努力使之必然暴露出来。这样一来,使未贪者不敢贪、已贪者早暴露。从而达到反贪反腐、整肃社会的目的。
元世祖在位的时候,成吉思汗时期开始建立的庞大的蒙古汗国,已经分裂成四个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元朝皇帝在名义上还是四个汗国的大汗。在那个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西方各国的使者、商人、旅行家纷纷慕名到中国来观光。其中最有名的要数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的父亲尼古拉·波罗和叔父玛飞·波罗,原来是威尼斯的商人。兄弟俩常常到国外去做生意。蒙古汗国建立以后,他们带了大批珍宝,到钦察汗国做生意。后来,那儿发生战争,他们又到了中亚细亚的一座城市——布哈拉,在那儿住了下来。
有一次,忽必烈的使者经过布哈拉,见到这两个欧洲商人,感到很新奇,对他们说:“咱们大汗没见过欧洲人。你们如果能够跟我一起去见大汗,保能得到富贵;再说,跟我们一起到中国去,再安全也没有了。”
尼古拉兄弟本来是喜欢到处游历的人,听说能见到中国的大汗,怎么不愿意?两人就跟随使者一起到了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西北)。忽必烈听到来了两个欧洲客人,果然十分高兴,在他的行宫里接见了他们,问这问那,特别热情。
尼古拉兄弟没准备留在中国,忽必烈从他们那儿听到欧洲的情况,要他们回欧洲跟罗马教皇捎个信,请教皇派人来传教。两人就告别了忽必烈,离开中国。在路上走了三年多,才回到威尼斯。那时候,尼古拉的妻子已经病死,留下的孩子马可·波罗,已经是十五岁的少年了。
马可·波罗听父亲和叔父说起中国的繁华情况,十分羡慕,央求父亲带他到中国去。尼古拉觉得让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不放心,就决定带他一起走。
尼古拉兄弟见了教皇之后,带着马可·波罗到中国来。路上又花了三年多,在公元1275年到了中国。忽必烈已经即位称帝,听到尼古拉兄弟来了,派人从很远的地方把他们迎接到上都。
尼古拉兄弟带着马可·波罗进宫拜见元世祖。元世祖一看尼古拉身边多了一个少年,诧异地问这是谁,尼古拉回答说:“这是我的孩子,也是陛下的仆人。”
元世祖见到马可·波罗英俊的样子,连声说:“你来得太好了。”
当天晚上,元世祖特地在皇宫里举行宴会,欢迎他们。后来,又留他们在朝廷里办事。
马可·波罗非常聪明,很快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元世祖发现他进步很快,十分赏识他,没有多久,就派他到云南去办事。元世祖喜欢了解各地风俗人情,过去,朝廷使者到各地去视察,回来的时候,问他们风俗人情,都讲不出。马可·波罗出去,每到一处,都留心考察风俗人情。回到大都,就向元世祖详细汇报。元世祖听了,直夸马可·波罗能干。以后,凡是有重要的任务,元世祖总派马可·波罗去。
马可·波罗在中国整整住了十七年,被元世祖派到许多地方视察,还经常出使到国外,到过南洋好几个国家。他在扬州呆过三年,据说还在那里当过总管。
日子一久,三个欧洲人不免想念家乡,三番五次向元世祖请求回国。但是元世祖宠着马可·波罗,舍不得让他们走。恰好那时候,伊尔汗国国王的一个妃子死了,派使者到大都来求亲。元世祖选了一个名叫阔阔真的皇族少女,赐给伊尔汗国国王做王妃。伊尔汗国使者认为走陆路太不方便,知道尼古拉他们熟悉海路,就请元世祖派尼古拉他们一起护送王妃回国。元世祖只好答应。
公元1292年,尼古拉兄弟和马可·波罗就和伊尔汗国使者一起,离开中国乘海船经过印度洋,把阔阔真护送到了伊尔汗国,经过三年的跋涉,才回到威尼斯。
这时候,他们离开威尼斯已经二十年。当地人长久没听到他们的消息,都以为他们死在国外了。现在看到他们穿着东方的服装回来,又听说他们到过中国,带回许多珍珠宝石,都轰动了。人们给马可·波罗起个外号,叫做“百万家产的马可”。
没有多久,威尼斯和另一个城邦热那亚发生冲突,双方的舰队在地中海里打起仗来。马可·波罗自己花钱买了一条战船,亲自驾驶,参加威尼斯的舰队。结果,威尼斯打了败仗,马可·波罗被俘,关在热那亚的监牢里。热那亚人听说他是个著名的旅行家,纷纷到牢监里来访问,请他讲东方和中国的情况。
跟马可·波罗一起关在监牢里有一个名叫鲁思梯谦的作家,把马可·波罗讲述的事都记录了下来,编成一本书,这就是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一名《东方闻见录》)。在那本游记里,马可·波罗把中国的著名城市,像大都、扬州、苏州、杭州等,都作了详细的介绍,称颂中国的富庶和文明。这本书一出版,激起了欧洲人对中国文明的向往。热那亚人因为马可·波罗出了名,把他释放回国。
打那以后,中国和欧洲人、阿拉伯人之间的往来更加密切。阿拉伯的天文学、数学、医学知识开始传到中国来;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火药,也在这个时期传到了欧洲(中国的另一个大发明造纸术,传到欧洲要更早一些).
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是宋朝末年宋朝军队与元军的一次战役,这场战争直接关系到南宋的灭亡,是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战,相传宋元双方投入军队30余万,最终宋军全军覆灭告终。此次战役之后,宋朝也随之覆灭。
八十年代前社会上的流行名词和称呼:阶级斗争,牛鬼蛇神,马列主义,万寿无疆,斗私批修,无产阶级,家庭出身,上山下乡,政治面貌,敌我矛盾,。。。
贫农,中农,富农,地主,右派,爱人,狗崽子,反革命,资本家,黑五类,臭老九,小业主,贫下中农,革命群众,革干子弟,可教子女,知识青年,大龄青年,。。。
九十年代后社会上的流行名词和称呼:改革开放,拨乱反正,和谐社会,三个代表,与时俱进,弱势团体,贵族学校,反贪防腐,下岗女工,希望工程,。。。
元中叶以后,由于统治者的挥霍和夺位战争的耗费,政府经济一直入不敷出。于是加紧对人民的搜括与压榨。但宗时,包银总数比元初时增加了十倍,一般课税(包括商税)竟比元初增加了五十倍。不仅中原地区的人民深受其苦,就是名义上享有特权的塞北蒙古族人也普遍陷入了贫困。和林附近的贫民,甚至卖儿卖女给色目人、汉人当奴婢。元政府还滥发纸币,用“至正宝钞”取代原来通行的“中统宝钞”和“至元宝钞”。结果使物价暴涨,民不聊生。
在开设的“人市”可以任意买卖驱口。在元朝一个中等官员就可能有人上百个驱口,一个大使长(奴隶主)的驱口往往成千上万。忽必烈宠臣阿合马就有七千多个驱口.驱口就是奴隶没有人身自由,是主人的私有财产。驱口既要向使长缴租,也要向政府纳赋。元朝法律规定“驱口与钱物同”。主人可以随意买卖或馈赠。主人杀死无罪驱口杖八十七,良人打杀他人驱口杖一百七。杀一个“驱口”与私宰牛马的刑罚几乎相等。元朝佃户地位也极其低下,元朝法律规定:主人打死佃户只杖一百七。在元朝曾是自由之身的农民再度沦于农奴的命运.元朝不止用法律的形式以赤裸裸的宣布各族人的不平等,也赤裸裸的宣布同种人的极度不平等。元朝这个由低级原始民族游牧部落建立的朝代使中国又回到了奴隶社会。
元朝的奴隶买卖活动盛zd行,规模之大可以想像,这种行业已经成为这个国家不可缺少的产业之一,由于是一个少数人口的民族统治着那样一个庞大人口的民族,所以反动,暴乱等等非常频繁,买卖的奴隶之中回大多数就是被逮捕的暴动者及其家答属,这个行业的盛行正是说明,当时元朝的统治多么不得大多数人民的心啊!
元朝衰亡的原因
元朝因为保留着原始的民族传统,不能与汉族很好的融合到一起,这是其一。清末的那段历史不能作为例证,因为当时我国的社会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清并不仅仅代表反对满族统治,而是反对封建制度。所以末年土崩瓦解。
无论是蒙古族,还是汉族,都生活在东亚这片土地上,都属于中华民族。这样,元朝统治者的民族歧视政策明显失误,造成了汉族的极大反感,这是第二点,我赞同你。抗元的文天祥被广为流传,而抗清的袁崇焕却默默无闻,和这点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元朝没有处理好继承制度。清朝中前期虽然没有明确的继承制度,但皇位过渡很平稳,并且后来有了秘密立储制。而元朝至始至终都被皇位问题所困扰,好不容易出现的明君明英宗还被“南坡之变”赶下来,所以……
第四,元朝没有合理的选拔人才制度,色目人、汉人、蒙古人轮流做官,好似走马灯,贪污盛行。而人才无法尽其所长,以至于元朝的人才没有清朝那么多,而且像耶律楚材之类的人才也得不到重用。所以……
第五,元朝实行封建制度时期必然灭亡,无法逃脱封建王朝兴衰律的支配,百姓被压得太苦,更不要说什么民主了。
第六,元朝缺乏明君,除了成吉思汗、忽必烈、元英宗、元仁宗之外,明君少之又少。
综上,元朝衰落了。:
首先,排斥汉人、南人,加强民族压迫措施。他下令禁止汉人、南人习蒙古、色目文字,以阻止他们参与政权机关的管理活动,并于至元元年(1335)宣布废除科举,以防止汉人、南人通过科举入仕。在中书省内,汉人、南人遭到前所未有的排斥。至元二年以来,只有王懋德、许有壬、傅岩起分别担任过左丞和参知政事,其中许有壬为了争论废科举事,丢掉了参知政事的职务。当至元三年先后爆发广东朱光卿、河南棒胡起义后,伯颜竟提出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的主张,尽管这一荒谬的建议是无法执行的,但是已暴露出伯颜集团对汉人、南人的仇视和歧视心理。与此同时,对汉人、南人还实行了禁军器、刷马匹等防范措施。
第二,对蒙古统治集团内部的异己者实行排斥、打击。伯颜出身蔑儿乞部,该部曾被铁木真击败,部众大多被俘为奴,故伯颜幼时曾为剡王彻彻秃家奴。剡王彻彻秃为宪宗蒙哥第三子玉龙答失之孙,立有军功,地位显赫。伯颜擅权,剡王自然是他的障碍,但伯颜每见到剡王仍呼之为“使长”。“伯颜至是怒曰:‘我为太师,位极人臣,岂容犹有使长耶!’遂奏剡王谋为不轨,杀剡王并王子数人。”(《庚申外史》)妥欢贴睦尔不准杀剡王,伯颜强行传旨行刑。世祖忽必烈第九子脱欢之孙宣让王帖木儿不花和威顺王宽彻普化,也被伯颜矫旨贬斥。
第三,滥发纸币,大肆敛财。至元三年(1337)发行纸币75万锭,比顺帝即位前一年的至顺三年(1332)增加50%以上。伯颜把大量钱财攫为己有,仅得赐田一项就达1万多顷。所以,时人说:“天下贡赋多入伯颜家”(《庚申外史》)。后来伯颜被贬,有人题诗于壁云,“百千万锭犹嫌少,垛积金银北斗边,可惜太师无运智,不将些子到黄泉。”
由于伯颜倒行逆施,使整个社会动荡不安,湖广、四川、江西、江浙等行省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起义连绵不断。至元三年(1337)正月,广州增城县民朱光卿发动起义,石昆山、钟大明率众响应,称“大金国”,改元“赤符”;四月,归善县民聂秀卿、谭景山私造军器,以宗教为号召,拜戴甲为定光佛,并与朱光卿联合,朱光卿虽被镇压,但其余部一直活动了三年之久。与此同时,河南汝宁信阳州爆发棒胡起义。棒胡本名闰儿,因好使棒,人称“棒胡”,与其徒百余,“以烧香惑众,妄造妖言作乱,焚陈州,屯营于杏岗”(《元史·顺帝纪二》)。他们显然是白莲教徒。以后,又有胡山花、辅轴李、棒张等起兵响应,直到次年四月棒胡等被俘杀,起义才失败。同年,四川合州大足县有韩法师起义。至元四年(1338)六月,福建漳州路南胜县李志甫领导舍民起义;江西袁州(今宜春)爆发彭莹玉及其徒周子旺起义,子旺称周王,改国号,旋被镇压。至元五年十一月还发生了河南省台掾史范孟等假传圣旨、杀行省平章月鲁帖木儿等人、自称河南都元帅的事件,受牵连者以千百计。
元朝衰亡的原因
元朝的衰败与灭亡,在中国历史上是很特别的。它一方面亡于统治阶级频繁的内讧和极端的腐朽,另一方面也亡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具体说来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皇室的内争和大臣的擅权。在成吉思汗时代,诸王与大汗为争夺土地人口的斗争就已开始。元太宗死后,术赤之子拔都,不董事会凶定宗贵由即位,逐渐形成自成一方的势力,成为后来趄廷与北方诸王斗争的先声。元统治中心南迁汉地后,一些分封在北方草原的诸王一再发动叛乱。再加之朝廷权臣对皇位的操纵,使皇帝更换相当频繁。公元1308年至公元1333年的二十余年间,换了八年皇帝,其中仅从1328年至1333年,其间不过五年竟换了五个皇帝。每换一个皇帝,都要爆发一场皇室内部的相互残杀,结果造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和政权的动摇,同时也带给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破坏和人民的灾难。其中以海都、昔里吉与东道诸王之乱最为严重。
由于皇室内部剧烈的内讧和一部分皇帝或幼小或无能,政权之柄往往落入一两位权臣之手。如文宗时的燕铁木儿,因扶持文宗有功,破例封为太平王并授予“独为丞相”,总裁中书省政务。所有王公大臣、公主、附马都不得直接上奏皇帝而必须通过他转奏。独揽朝政,肆无忌惮。以致他的儿子唐其势扬言说:“天下本我家之天下。”再如元顺帝时的伯颜,权倾一时,一身兼有三十八职。官衔长达二百四十六字,创下中国历史之最。他出城时的护卫,塞满大街小巷,而皇帝反倒没有几个侍兵。当时是“天下之人唯知有伯颜而已。”
二、整个统治集团的贪婪、腐朽和堕落。从元朝的第三个皇帝武宗开始,皇帝们一个比一个混蛋。他们只知穷奢极欲,根本不懂治国理财。武宗随意将官职作礼物赠人,公元1307年,他不经总理政务中的中书省而直接授予八百八十个官职。
到了顺帝时,腐败愈益严重。蒙古贵族和喇嘛僧的飞扬跋扈、官吏的狂贪、地主豪强的专横与日俱增。以顺帝为首的蒙古皇室,当时是“丑声秽行,著闻于外,虽市井之人,亦恶闻之”。燕铁木儿生活极其荒淫,占有女子难以数计。其中娶宗皇之女达四十人,并娶泰定帝后为夫人。“后房充斥,至不能尽识”。“一宴或宰十三马”。荒淫至极以致体亏溺血而死。
只知荒淫腐朽,不会治理国家的皇帝们,花起钱来却惊人得很。他们最大的二项开支是赏赐和做佛事。元代皇帝们个个奉佛祈福,大兴土木,建造寺院,挥霍国库。光是奉佛方面的开支,有时高达国家总收入的三分之二。再就是赏赐皇室和官员的钱,更是惊人。武宗即位不到一年,赏赐的钱就花去八百二十八万锭,而当时一年的国库收入仅二百八十万锭。武宗比起仁宗的挥霍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仁宗一年的花费高达二千万锭。上梁不正下梁歪。皇帝大臣们如此腐败,下头官吏们群起效仿。官吏贪赃枉法历代都有,但在元代尤为突出。《吴文正公文集》中说:“数十年来,风俗大坏,居官者习于贪,无异盗贼,已不以为耻,人亦不以为怪。其间颇能自守者,千百不一二焉。”官吏要钱的名目无奇不有:部属参见要“拜见钱”,逢年过节要“追节钱”,生辰祝寿要“生日钱”,迎来送往要“人情钱”,无事白耍称“撒花钱”,例行公事要“常例钱”,论诉官司要收“公事钱”等等不一而足。到顺帝时,因监察官职是肥缺,因而估价而给。当时不但官场腐败严重,而且职官设置也滥。所以当时民谣这样唱:“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
军队也日益腐化堕落。到元末,军队几乎丧失了战斗力。当初追随开国皇帝们南征北战、锐不可挡的怯薛军,后来竟白天在宫门宿卫,夜晚到效外去抢劫,形同盗匪。镇戍地方的军队也不习武事,以至将官不知战阵,士兵不知挽弓射箭。
三、人民处于民族上层与统治阶级的双层压迫之下,为寻求活路而被迫举行起义。元代,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十分尖锐。我们先谈民族矛盾,元统治者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统治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汉族,采取的是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想藉此来延续他们的统治。他们把各族人民分成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个等级。制造民族矛盾,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蒙古人为第一等,他们是处于统治地位的民族,拥有各种政治、经济、法律上的特权;第二等为色目人,包括西夏人、回回人、西域人和留居中国的一部分欧洲人,其政治地位仅次蒙古人。第三类为汉人,包括契丹人、女真人和原在金统治下的北方汉人。其政治地位比南人要高。比色目人要低。第四类是南人。主要包括南方的汉人和其他各民族的人。政治地位最低。各级统治机构的长官和掌实权的人都是蒙古人和色目人,其次才是汉人,南人极少有入仕的机会。在刑法上,蒙古人、色目人、邓小平人分属不同的机关审理,量刑也极不平等。蒙古人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手,打死不要抵命,只要充军,而汉人打死蒙古人则要抵命。此外还规定汉、南人不得私藏兵器和围猎等。
在阶级压迫上,首先表现在统治阶级对土地的兼并,并因之而造成人民的流离失所。元朝自武宗以后,土地兼并日甚一日。可以说到了疯狂的地步。泰定帝为晋王时,曾一次就捐给朝廷土地七千顷。七千顷土地不是小数目,这些土地哪来的,还不是疯狂兼并而来的。顺帝时的伯颜,他先后得到皇帝的赐田就达二万余顷。王公大臣们在兼并土地的同时,寺院僧侣也广占良田。义宗、顺宗时的大承天护圣寺前后二次就得赐田三十二万五千余顷。民间豪强地主的土地占有量也很惊人。如淞江大地主曹梦炎就有湖田数万亩,粮二百万石。福建崇安县土地的六分之五集中在地主手里。
这样一来,失去土地的农民一部分成了流民,更多的成为地主、官僚的佃户,有的甚至沦为了驱口。佃户除向地主、官僚交租外,还要承受其它严重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地位最低的是驱口,相当于古代的奴隶,法律规定他们“与财物同”,可以在人市上公开买卖。
其次表现在人民所受的残酷的剥削和压榨上。元中叶以后,由于统治者的挥霍和夺位战争的耗费,政府经济一直入不敷出。于是加紧对人民的搜括与压榨。但宗时,包银总数比元初时增加了十倍,一般课税(包括商税)竟比元初增加了五十倍。不仅中原地区的人民深受其苦,就是名义上享有特权的塞北蒙古族人也普遍陷入了贫困。和林附近的贫民,甚至卖儿卖女给色目人、汉人当奴婢。元政府还滥发纸币,用“至正宝钞”取代原来通行的“中统宝钞”和“至元宝钞”。结果使物价暴涨,民不聊生。
和疯狂的贪污、搜括,残酷的压榨并行而至的是严重的天灾。公元1333年京城大雨,饥民达四十八万人。公元1337年左右,光江浙二次受灾,饥民就达百余万公元1344年,黄河连决三次,以至饥民遍地。在天灾人祸的双重逼迫之下,成千上万的饥民只有铤而走险,举行起义。
公元1351年,元政府调集十五万民夫修治黄河。民夫受到元朝官兵的严密监视,又经常被官吏克扣工钱粮食,民夫怨恨情绪十分强烈。白莲教首领刘福通利用这一时机,预先埋了一个独眼石人在工地上,以使一直流传的“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民谣应验。果然,石人被挖出,民夫群情激奋,起义随即爆发。紧接着全国其他地方的农民也相继爆发了起义。其中最有影响的有徐寿辉的南方红巾军,朱元璋、郭子兴的红巾军等。不到十六年的农民起义战争,腐朽的元朝政府就被推翻了。
感言
之一: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公元1190-1244年),本是辽国皇族,辽灭入元。是元朝最早期最有见识的一位大臣。当时蒙古军队南侵时,对汉人实行屠城政策,正是他向窝阔台上谏,使汉人成千上万免遭丧命之虞。窝阔台死后,皇后乃马真氏摄政,奥都刺合蛮把持朝政,朝臣纷纷依附于他。可耶律楚材不加苟合。奥都刺合蛮怕先朝重臣耶律楚材阻碍自己专权,派人假手送给他五万两白银,以此来收买他。但耶坚决不受。奥便假手下诏说:“凡奥都刺合蛮奏准的事,谁不奉旨,就砍断谁的手。”耶凛然表示:事情与国家有利,自然遵行;若不合理,我死且不避,何况断手呼!
——曾读古书,有“千金不移楚材志”之句,不知语出何典。现在读了《元史·耶律楚材传》,方知楚材者,耶律楚材是也。耶的大义拒千金,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形象。笔者在此把“千金不移楚材志”作上联,胡诌下联,拼成一对:“后为官宦当细想!”
公元1244年,耶律楚材死后,有人诬谄他说:“在相位日久,天下贡赋半入其家。”结果把他的家一抄后,仅得阮琴10余张,古今书画、金石、、遗文数千卷,并无其他财物。事实证明耶律楚材清正廉明,使时人无不惊讶和钦佩。
——是浊是清、是贪是廉,一抄就知道了。耶律楚材是一位真正的清官廉官,生不怕权臣,死不怕抄家!我们现在的一些自擂为清官、廉官者。可否怕查?可否怕抄?
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顺帝针对各地官员贪污腐败等现象,派遣中央官员充当“奉使宣抚”,对地方进行全面大检查。诏旨一下,奉使宣抚奔赵四方,各地人们“若大旱之望云霓,赤子之仰慈母”。迅速形成一场轰轰烈烈的考核地方官吏和整顿社会秩序的运动。
哪知这些“奉使宣抚”多次龌龊不法之徒,他们到各地检查,并不是为了匡救时弊,而是想借机大捞一把。他们有的专门带着记帐收银的随从,争多论少与作买卖一样;有的随便封官许愿,包庇贪官污吏,从中大发横财;有的大吃大喝,过酒色瘾。而对老百姓的疾苦不闻不问。老百姓用顺口溜来表达他们的失望和愤慨:“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又:“官吏黑漆皮灯笼,奉使来时添一重。”“九重丹诏颁恩至,万两黄金奉使回”。
从表面看,元朝顺帝的整顿失败是所用非人。这些“奉使宣抚”皆龌龊不法之徒。他们捧着圣旨从京城奔赵和地,犹如群群饿鬼扑向了面包。但从深层意义上看,是顺帝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贪污腐败,首先是从上面开始的,是从上面烂到下面去的。没有皇帝的腐败,就没有朝臣的腐败,没有朝臣的腐败,也就没有地方官的腐败。我们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根子在上面、在中央。整顿首先要从上面开始,从中央开始。中央整顿好了,包括奉使他们整顿好了,这些奉使们派下去才能够身正影正,才能够清正廉明,才能够雷厉风行,痛肃腐败。
可顺帝不是这样,他的肃腐是从地方开始,并且是派一群贪墨之徒去整肃另一群贪墨之徒,这样焉有不败的道理!?
之三:几则民谣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了了解地方社情,调查重点事件、考察地方官业绩和惩处地方贪官墨吏等,都要委派人员去访问、巡视、调查和处理。虽然各朝各代所委派人员的名称不同,但性质是一样的。由元顺帝委派“奉使宣抚”到各地的胡作非为、从而引发民众的抱怨,笔者不禁想起当代的有关这方面的民谣:
其一:检查团未到/惊天动地/检查团来时/铺天盖地/检查团来后/花天酒地/检查团走后/搜括一地/如此检查团/威信扫地。
其二:组长下田头/耕牛在前头/村长下田头/手上有烟头/乡长下田头/秘书跟后头/县长下田头/记者抢镜头。
其三:领导下乡搞调查/忽忽悠悠派头大/山山水水尽游赏/“搬砖”通宵把班加/海味山珍饱口福/“三步”“四步”任潇洒/若问调查怎么样/隔着车窗去观花/转瞬不觉日子到/马上回城要出发/基层同志真热情/临行还要塞点啥/山里长的土特产/沟沟生的鱼和虾/来时早把家什带/满载而归全白拿/问君工作咋汇报/车到山前自有法/只因情况太复杂/还须经常去调查。
之四:小议“东窗事发多偶然
元武宗朝,茶陵出了一个震惊朝野的大案。这个案子牵连800多人,受贿金额达11.5万余缗。而这件案子的起因却是由一件小小的民事纠纷引起。茶陵财主覃乙死后无子,其小妾招婿进门后,却又诬告入赘的女婿拜尸成婚及隐藏玉杯、夜明珠等珍宝。有关官吏在处理此案中广收贿赂,使之数年不决,以至事态逐渐扩大。后由执法神明的王都中才将此案告破。没收赃款11.5万缗、惩处脏官800余人。
由一件偶发的小事引发一桩大案的告破这合了中国的一句古语:东窗事发多偶然。可以说没有重庆綦江县彩虹桥的突然断裂,也就不会有綦江县一窝耗子的爆光与绳之以法。“奔驰”、“宝马”开路,疯狂诈骗三亿元的河南“1.31”特大金融诈骗案,如果没有商丘农行营业部张某对一张定期存单的细心观察、真伪核查,也许这个团伙还在狂骗。
从某个角度来说,贪贿诈骗等案的偶然事发,从一个侧面助长了今天的贪风如炽,腐化成灾。为什么呢?因为偶而事发,是很多很多案件中一件或几件的事发,这是一个很少很少的概率。贪官们在想,只要把手脚再做得干净点,也许连偶然的事情也不可能发生。所以他们放心地去贪、放心地骗。
这里给我们的党和政府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怎么样把“东窗事发多偶然”变成“东窗事发乃必然”。要完成这一谭题,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好如下两方面的工作:其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既要加强党内监督机制,更要加强党外监督机制;既要加强舆论监督机制,也要加强群众监督机制;既要加强业绩、政绩考察考核,更要加强财务离任审计监督等等。其二加大和加强反腐力度,变被动出击为主动出击。不要见了缝才去插针,还应该挖眼寻蛇打。不要等偶然的事件出现,还是要用各种努力使之必然暴露出来。这样一来,使未贪者不敢贪、已贪者早暴露。从而达到反贪反腐、整肃社会的目的。
参考资料;http://cache.baidu.com/c?word=???;???;??;???&url=http://www.qyyc.cn/ArticleShow.asp?ArticleID=605&b=0&a=86&user=baidu
元朝很快衰亡的根本原因,是对汉人尤其是南方汉人的高压政策,导致汉人在自然灾害时容易联合起来发动起义推翻元朝统治百。而对汉人的高压统治,又是蒙古人没有全面吸收汉人度文化,顽固派拒绝汉化导致汉蒙矛盾激化所致。如果蒙古人高度全面汉化,就不会对汉人高压,从而实现汉蒙平等政策,汉人高才就能进入最高问统治者行列,制定安民富国政策,历史有天灾,汉人也不会轻易发动起义。由于元朝经济文化方面基答本上是照搬宋代的开放自由政策,科技文化和社会经济就会持续高速发展,元朝就不会发生农民起义,那么元朝就会继续推动伊尔汗国打败奥斯曼、埃内及和东罗马帝国,宋元文化就会同古希腊文化在东亚融合,创造出世界近代科技经济体系,如此则有泰华帝国以科技武装近代枪炮向全球扩张了,华人就会移民容全球。如此,就不可能有明朝与清朝了,也没有西方殖民美洲和澳洲了。
元朝衰亡的原因
元朝的衰败与灭亡,在中国历史上是很特别的。它一方面亡于统治阶级频繁的内讧和极端的腐朽,另一方面也亡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具体说来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皇室的内争和大臣的擅权。在成吉思汗时代,诸王与大汗为争夺土地人口的斗争就已开始。元太宗死后,术赤之子拔都,不董事会凶定宗贵由即位,逐渐形成自成一方的势力,成为后来趄廷与北方诸王斗争的先声。元统治中心南迁汉地后,一些分封在北方草原的诸王一再发动叛乱。再加之朝廷权臣对皇位的操纵,使皇帝更换相当频繁。公元1308年至公元1333年的二十余年间,换了八年皇帝,其中仅从1328年至1333年,其间不过五年竟换了五个皇帝。每换一个皇帝,都要爆发一场皇室内部的相互残杀,结果造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和政权的动摇,同时也带给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破坏和人民的灾难。其中以海都、昔里吉与东道诸王之乱最为严重。
由于皇室内部剧烈的内讧和一部分皇帝或幼小或无能,政权之柄往往落入一两位权臣之手。如文宗时的燕铁木儿,因扶持文宗有功,破例封为太平王并授予“独为丞相”,总裁中书省政务。所有王公大臣、公主、附马都不得直接上奏皇帝而必须通过他转奏。独揽朝政,肆无忌惮。以致他的儿子唐其势扬言说:“天下本我家之天下。”再如元顺帝时的伯颜,权倾一时,一身兼有三十八职。官衔长达二百四十六字,创下中国历史之最。他出城时的护卫,塞满大街小巷,而皇帝反倒没有几个侍兵。当时是“天下之人唯知有伯颜而已。”
二、整个统治集团的贪婪、腐朽和堕落。从元朝的第三个皇帝武宗开始,皇帝们一个比一个混蛋。他们只知穷奢极欲,根本不懂治国理财。武宗随意将官职作礼物赠人,公元1307年,他不经总理政务中的中书省而直接授予八百八十个官职。
到了顺帝时,腐败愈益严重。蒙古贵族和喇嘛僧的飞扬跋扈、官吏的狂贪、地主豪强的专横与日俱增。以顺帝为首的蒙古皇室,当时是“丑声秽行,著闻于外,虽市井之人,亦恶闻之”。燕铁木儿生活极其荒淫,占有女子难以数计。其中娶宗皇之女达四十人,并娶泰定帝后为夫人。“后房充斥,至不能尽识”。“一宴或宰十三马”。荒淫至极以致体亏溺血而死。
只知荒淫腐朽,不会治理国家的皇帝们,花起钱来却惊人得很。他们最大的二项开支是赏赐和做佛事。元代皇帝们个个奉佛祈福,大兴土木,建造寺院,挥霍国库。光是奉佛方面的开支,有时高达国家总收入的三分之二。再就是赏赐皇室和官员的钱,更是惊人。武宗即位不到一年,赏赐的钱就花去八百二十八万锭,而当时一年的国库收入仅二百八十万锭。武宗比起仁宗的挥霍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仁宗一年的花费高达二千万锭。上梁不正下梁歪。皇帝大臣们如此腐败,下头官吏们群起效仿。官吏贪赃枉法历代都有,但在元代尤为突出。《吴文正公文集》中说:“数十年来,风俗大坏,居官者习于贪,无异盗贼,已不以为耻,人亦不以为怪。其间颇能自守者,千百不一二焉。”官吏要钱的名目无奇不有:部属参见要“拜见钱”,逢年过节要“追节钱”,生辰祝寿要“生日钱”,迎来送往要“人情钱”,无事白耍称“撒花钱”,例行公事要“常例钱”,论诉官司要收“公事钱”等等不一而足。到顺帝时,因监察官职是肥缺,因而估价而给。当时不但官场腐败严重,而且职官设置也滥。所以当时民谣这样唱:“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
军队也日益腐化堕落。到元末,军队几乎丧失了战斗力。当初追随开国皇帝们南征北战、锐不可挡的怯薛军,后来竟白天在宫门宿卫,夜晚到效外去抢劫,形同盗匪。镇戍地方的军队也不习武事,以至将官不知战阵,士兵不知挽弓射箭。
三、人民处于民族上层与统治阶级的双层压迫之下,为寻求活路而被迫举行起义。元代,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十分尖锐。我们先谈民族矛盾,元统治者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统治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汉族,采取的是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想藉此来延续他们的统治。他们把各族人民分成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个等级。制造民族矛盾,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蒙古人为第一等,他们是处于统治地位的民族,拥有各种政治、经济、法律上的特权;第二等为色目人,包括西夏人、回回人、西域人和留居中国的一部分欧洲人,其政治地位仅次蒙古人。第三类为汉人,包括契丹人、女真人和原在金统治下的北方汉人。其政治地位比南人要高。比色目人要低。第四类是南人。主要包括南方的汉人和其他各民族的人。政治地位最低。各级统治机构的长官和掌实权的人都是蒙古人和色目人,其次才是汉人,南人极少有入仕的机会。在刑法上,蒙古人、色目人、邓小平人分属不同的机关审理,量刑也极不平等。蒙古人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手,打死不要抵命,只要充军,而汉人打死蒙古人则要抵命。此外还规定汉、南人不得私藏兵器和围猎等。
在阶级压迫上,首先表现在统治阶级对土地的兼并,并因之而造成人民的流离失所。元朝自武宗以后,土地兼并日甚一日。可以说到了疯狂的地步。泰定帝为晋王时,曾一次就捐给朝廷土地七千顷。七千顷土地不是小数目,这些土地哪来的,还不是疯狂兼并而来的。顺帝时的伯颜,他先后得到皇帝的赐田就达二万余顷。王公大臣们在兼并土地的同时,寺院僧侣也广占良田。义宗、顺宗时的大承天护圣寺前后二次就得赐田三十二万五千余顷。民间豪强地主的土地占有量也很惊人。如淞江大地主曹梦炎就有湖田数万亩,粮二百万石。福建崇安县土地的六分之五集中在地主手里。
这样一来,失去土地的农民一部分成了流民,更多的成为地主、官僚的佃户,有的甚至沦为了驱口。佃户除向地主、官僚交租外,还要承受其它严重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地位最低的是驱口,相当于古代的奴隶,法律规定他们“与财物同”,可以在人市上公开买卖。
其次表现在人民所受的残酷的剥削和压榨上。元中叶以后,由于统治者的挥霍和夺位战争的耗费,政府经济一直入不敷出。于是加紧对人民的搜括与压榨。但宗时,包银总数比元初时增加了十倍,一般课税(包括商税)竟比元初增加了五十倍。不仅中原地区的人民深受其苦,就是名义上享有特权的塞北蒙古族人也普遍陷入了贫困。和林附近的贫民,甚至卖儿卖女给色目人、汉人当奴婢。元政府还滥发纸币,用“至正宝钞”取代原来通行的“中统宝钞”和“至元宝钞”。结果使物价暴涨,民不聊生。
和疯狂的贪污、搜括,残酷的压榨并行而至的是严重的天灾。公元1333年京城大雨,饥民达四十八万人。公元1337年左右,光江浙二次受灾,饥民就达百余万公元1344年,黄河连决三次,以至饥民遍地。在天灾人祸的双重逼迫之下,成千上万的饥民只有铤而走险,举行起义。
公元1351年,元政府调集十五万民夫修治黄河。民夫受到元朝官兵的严密监视,又经常被官吏克扣工钱粮食,民夫怨恨情绪十分强烈。白莲教首领刘福通利用这一时机,预先埋了一个独眼石人在工地上,以使一直流传的“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民谣应验。果然,石人被挖出,民夫群情激奋,起义随即爆发。紧接着全国其他地方的农民也相继爆发了起义。其中最有影响的有徐寿辉的南方红巾军,朱元璋、郭子兴的红巾军等。不到十六年的农民起义战争,腐朽的元朝政府就被推翻了。
汉朝时期,有个叫“夜郎”的国家吗?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夜郎国人文历史知悠久,秦汉时期属夜郎国治地,唐宋曾两次置夜郎县。这里是中国稻作、
夜郎古国鼓楼、巫傩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千百年前延续至今的“竹崇拜”、“牛图腾”与斗牛、斗狗等独特民族风情,构成了内涵丰富、道扑朔迷离的夜郎文化。
夜郎国的具体位置,史籍记载回都很简略,只说:“临牂牁江”,其西是滇国。牂牁江是汉代以前的水名,今人根据其向西南通抵南越国都邑番禺(今广州)的记载,考订为贵州的北盘江和南盘江。多数人认为,夜郎国的地域,主要在今贵州的西部,可能还包括云南东北、四川南部答及广西西北部的一些地区。在考《夜郎》王建峰绘
古发掘未提供出可靠证据前,这样的争论必然还将继续下去。
you
西汉初,竹王多同兴起于遯水(今贵州北盘江),自立为侯。建元六年(前135),武帝遣唐蒙入夜郎,招抚多同,并于元光四至五年(前131~前130)在其地置数县,属犍为南部都尉。汉对西南夷的经营从此开始。元光六年,汉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驿站,以便交通;同年,司马相如等又奉使宣抚。元鼎五年(前112),武帝征南越,因夜郎等不听调遣,乃于翌年发兵平定西南夷之大半,在其地设牂柯郡(治今贵州关岭境)与夜郎等十余县,同时暂存夜郎国号,以王爵授夜郎王,诸部族豪酋亦受册封。西汉末,夜郎王兴与钩町王禹、漏卧侯俞连年攻战。河平二年(前27),牂柯太守陈立杀夜郎王兴,夜郎国灭。夜郎立国共三四百年。建夜郎国者究系何族,众说纷纭,主彝、苗、仡佬、布依等族先民者均有之。传世贵州古彝文经典《彝族世系》有“彝族天生子,多同来抚育”,“多同权威高,多同天宫主”,“祖宗变山竹,山竹即祖宗”等记载;传说多同亦称金竹公,可见彝族视多同为祖先。又据,今在威宁县出土的汉代陶器上有刻划符号四十多个,其中二十八个一般认为是古彝文,果然如此,则汉代贵州西部已住有彝族先民,并具较高文化,夜郎国或即为彝族所建。按夜郎及其附近诸部落自战国时代以来便与秦、楚、南越诸地有贸易关系,至西汉成为汉郡县后,日益受到汉文化影响,中原的钢铁制品、手工业品、生产工具与灌溉技术等都很快输入夜郎地区,近年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带挖掘的很多汉墓中的遗存足资证明。但这些遗存同时证明一部分土著习俗文物也遗留了下来。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的人物生平
延祐七年(1320年)四月十七日,妥懽帖睦尔出生于西北察合台汗国所属的金山(阿尔泰山)一带。他是元朝周王和世瓎(后来的元明宗)的长子,元世祖忽必烈的五世孙,其世系依次是真金(元裕宗)、答剌麻八剌(元顺宗)、海山(元武宗)、和世瓎(元明宗),而妥懽帖睦尔的出生与成长也是伴随着皇位之争的腥风血雨。至大四年(1311年),元武宗海山(妥懽帖睦尔的祖父)驾崩,他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以皇太子身份继位,是为元仁宗。按元武宗与元仁宗的约定,继承仁宗皇位的是武宗长子和世瓎,但仁宗即位后却反悔了,试图立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后来的元英宗)为皇太子,而把和世瓎封为周王,命其出镇云南。延祐三年(1316年)十一月,和世瓎行至延安时,与武宗旧臣图谋恢复皇储地位,结果招来仁宗的追杀,和世瓎被迫奔往西北的金山(阿尔泰山),得到察合台汗国的庇护。在和世瓎避难金山期间,纳了一名回回女子、郡王阿儿厮兰的后裔罕禄鲁迈来迪,并与她生了妥懽帖睦尔。迈来迪生下妥懽帖睦尔后便去世了,后来被追尊为贞裕徽圣皇后。
妥懽帖睦尔出生那年正值元仁宗驾崩之年。此后至天历元年(1328年),元朝皇位更迭频繁、内乱不断,先后经历了元英宗、泰定帝、天顺帝三位皇帝,皇位又落入了武宗一系的手里,这就是在两都之战中取胜的和世瓎之弟图帖睦尔(元文宗,即妥懽帖睦尔的叔叔)。图帖睦尔宣称将皇位禅让于自己的哥哥和世瓎,和世瓎在天历二年(1329年)即位于漠北,是为元明宗,没来得及去大都便被图帖睦尔一伙毒死于王忽察都。图帖睦尔再次登基,是为元文宗,元明宗留下的孤儿寡母的地位岌岌可危。天历三年(1330年)四月,明宗皇后八不沙(妥懽帖睦尔的嫡母)被文宗皇后卜答失里杀害。至顺元年(1330年)七月,元文宗将妥懽帖睦尔流放到高丽大青岛加以监禁,不许与外界接触。第二年,有人向文宗密告辽阳与高丽要奉妥懽帖睦尔造反,文宗乃昭告天下,声称妥懽帖睦尔不是元明宗的亲生儿子,并在至顺二年(1331年)十二月派遣枢密院使尹受困、中丞厥干等从高丽接回了妥懽帖睦尔,转而流放他到广西静江(今桂林)。
妥懽帖睦尔在静江居住了一年左右,在这期间他寓居于大圆寺中,受该寺的秋江长老教导,学习了《论语》、《孝经》,并每日练习写字两张。后来妥懽帖睦尔被召回大都时,还将他学习所用的书册文具藏入小皮匣中,随时翻看。妥懽帖睦尔性格亦活泼好动,常常掘地为穴,撒尿其中,然后活成泥,做成各种玩具。又喜欢养“八角禽”,有时鸟飞到池塘中的枯树枝上,妥懽帖睦尔竟顾不得脱靴,下水捕捉,秋江长老多次加以制止。他还经常做孩子王,带领二三十个小孩做纸旗杆,插在城上。秋江长老还注意培养妥懽帖睦尔的言行举止,教导他:“太子乃国家金枝玉叶,不比凡民,见大官人来,切不可妄发言,亦不可不自重。”于是每当有官吏来寺里巡查时,妥懽帖睦尔就正襟危坐,官吏一旦离开,就嬉戏如初,所以是“一时勉强,素非涵养有之”。妥懽帖睦尔即位后,为报答秋江长老的恩德,不仅大加赏赐,还将大圆寺改为万寿殿(现址为靖江王府)。元文宗驱逐妥懽帖睦尔以后,便于至顺元年(1330年)十二月立自己的儿子阿剌忒纳答剌为皇太子,可是一个月后太子就死了。这对信仰藏传佛教、相信因果报应的的元文宗夫妇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尽管他们还有儿子燕帖古思,但文宗在至顺三年(1332年)八月驾崩时遗言:“当年在晃忽叉(王忽察都)弑杀明宗皇帝是我铸成的大错,后悔莫及。如今我有一子燕帖古思,虽然我爱他,但现在理应将皇位传给明宗的长子妥懽帖睦尔。这样我去世后也对明宗有个交代了。”
当时,把持朝政的权臣太平王燕帖木儿没有立年长的妥懽帖睦尔,而是立了就在大都的明宗幼子懿璘质班(妥懽帖睦尔异母弟)继位,是为元宁宗。不料当年十一月,元宁宗就驾崩了。燕帖木儿欲立燕帖古思继位,但元文宗皇后卜答失里坚持立妥懽帖睦尔。于是派遣中书左丞阔里吉思前去静江接妥懽帖睦尔回京。到了良乡,燕帖木儿率人持卤簿来迎接他。燕帖木儿与妥懽帖睦尔并马徐行,说明了拥立他为皇帝的意思。妥懽帖睦尔还是个十三岁的孩子,一时吓得不敢回答,所以燕帖木儿怀疑他,到大都后也没有立他为帝,再加上司天监的太史也说妥懽帖睦尔不可立,立则天下乱,所以元朝皇位空缺了半年之久。元代藏文史料对此有更详细的记载,当时的占卜者说:“如果和世瓎的长子妥懽帖睦尔在鸡年等待六个月然后再登上皇位,那么皇运将和薛禅汗(元世祖)一样久长。”对此说法,众位大臣们说:“这样将皇位空置,国家的责任由谁来担负?”这时燕帖木儿说:“你们对天神的预示再好好测算,如果真是如此,能使皇帝圣寿久长那就再好不过,皇位空悬时期国家重任由我来承担。”
在这半年间,卜答失里临朝称制,燕帖木儿的弄权也登峰造极。至顺四年(1333年)五月,燕帖木儿因纵欲过度而亡,卜答失里在内定自己的儿子燕帖古思为妥懽帖睦尔继承人以后,决定正式奉妥懽帖睦尔为帝。至顺四年(1333年)六月初八日,妥懽帖睦尔即位于上都,是为元顺帝(惠宗)。顺帝即位后改年号为“元统”,并封燕帖木儿之女伯牙吾氏(答纳失里)为皇后、卜答失里为太皇太后、燕帖古思为皇太子。妥懽帖睦尔登基后,是一个“深居宫中,每事无所专焉”的傀儡皇帝,继燕帖木儿而兴的权臣伯颜以右丞相的身份专擅朝政,但是燕帖木儿家族的势力仍然很大,其弟撒敦为左丞相、儿子唐其势为御史大夫,女儿答纳失里还拥有皇后之尊。到元统三年(1335年)时,撒敦死去,唐其势升为左丞相,欲与伯颜争权,遂与撒敦弟答里密谋发动政变,杀伯颜,废顺帝,另立元文宗的义子塔剌海(燕帖木儿之子,唐其势之弟)。同年六月,伯颜粉碎唐其势的政变,消灭燕帖木儿余党,同时将答纳失里皇后逐出宫中,并将她杀害。同年十一月,顺帝以“祖述世祖”为名改年号为“至元”。
当时,伯颜被封为秦王,一手遮天,“势焰薰灼,天下之人惟知有伯颜而已”。他大肆排斥异己,甚至杀了自己的老主人郯王彻彻秃一家,并贬谪宣让王帖木儿不花和威顺王宽彻普化。他聚敛财富,穷奢极欲,甚至出入太皇太后卜答失里宫中,与其私通,以致大都传诵“上把君欺,下把民虐,太皇太后倚恃着”的讽刺伯颜的歌谣。伯颜最被人诟病的是排汉的民族压迫政策,在他的主导下,蒙古、色目殴打汉人、南人不得还手,禁止汉人、南人学习蒙古、色目文字,重申汉人、南人不得执兵器之戒,严格控制汉人做官的限界,汉人、南人遭到前所未有的排斥,在伯颜当权下的中书省只有王懋德、许有壬、傅岩三人做过左丞和参知政事。地方上甚至还没收汉人铁制农具及禁止汉人文化活动。至元元年(1335年)十一月,伯颜取消了科举考试,也是一大倒退。在面临汉人反抗时,伯颜甚至提出了杀绝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的主张,所幸顺帝没有听从。
伯颜的倒行逆施使社会矛盾原本就十分尖锐的元朝更加动荡不安,广西、山东、四川、江西、福建、河北、河南等地爆发了农民起义或少数民族起义,元末农民起义的著名领袖彭莹玉就是在至元四年(1338年)发动袁州起义,失败后广泛传播白莲教,埋下了十多年后全国性动乱的火种。而至元五年(1339年)在河南更发生一起“假传圣旨”的闹剧,河南吏员范孟自称有圣旨,杀了河南行省平章政事月鲁帖木儿以下一干官僚,不久后范孟被杀。此事可以看出当时元朝纲纪松弛到了何等程度。
伯颜专权所导致的乱象都被元顺帝看在眼里,他与伯颜的侄儿脱脱早已图谋除掉伯颜。而伯颜也蠢蠢欲动,与卜答失里合谋以燕帖古思取代顺帝。至元六年(1340年)二月,顺帝与脱脱利用伯颜出猎之机,发动政变,罢黜伯颜,先贬为河南行省左丞相,再流放南恩州阳春县(今属广东),至此伯颜时代落下帷幕,顺帝得以亲政。在政变中,顺帝坐镇玉德殿,主符檄,发号令,其间杨瑀等文臣在御榻前起草贬斥伯颜的诏书时,有“以其各领所部,诏书到日,悉还本卫”的语句,顺帝指示说:“自早至暮,皆一日也,可改作时。”充分显示出他的果断与精明。同年六月,顺帝为报杀父之仇,下诏毁太庙文宗室,废太皇太后卜答失里并将她赐死,流放燕帖古思,还缴销了当年元文宗宣称他不是元明宗儿子的诏敕。元顺帝完成复仇之举后,“被服衮冕,祼于太室”,祭告父亲元明宗,并追上谥号。次年正月,顺帝改元“至正”,任命脱脱为右丞相,宣布将“与天下更始”,准备大展宏图、中兴元朝。进入至正时代,元顺帝“图治之意甚切”,脱脱为挽回元朝统治危机,亦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史称“脱脱更化”。脱脱恢复了科举制度,颁行《农桑辑要》,整饬吏治,征召隐逸,蠲免赋税,开放马禁,削减盐额,编修辽、宋、金三史,实行儒治,包括开经筵与太庙四时祭、亲郊祭天、行亲耕礼等活动。在顺帝的励精图治与脱脱的勤勉能干之下,至正初年的元朝一度呈现回光返照的局面,在伯颜时代受压抑的汉族儒生也为之振奋,当时的欧阳玄写道:“至正宾兴郡国贤,威仪重见甲寅前。杏园花发当三月,桂苑香销又七年。豹隐山中文泽雾,鹏搏海上翼垂天。明时礼乐须奇俊,莫道儒生自圣颠。”
就在“更化”如火如荼的至正四年(1344年),脱脱以多病而欲隐退,再加上萨满说流年不利,所以连续十七次上表请辞,顺帝终于同意。此后5年间,顺帝又任用阿鲁图、别儿怯不花、朵儿只、贺惟一(太平)等人为相,他们虽然不是奸臣,但能力都不如脱脱。在此期间,顺帝继续推行了以廉政建设为中心的一些改革措施,如颁行《至正条格》、定荐举守令法、派遣24名官员巡视宣抚全国各地等。顺帝亦未丧失图治之心,他十分重视地方守令的任用,必须亲自过目,考察其贤愚,并谆谆告诫那些陛辞的地方官说:“汝守令之职,如牧羊然。饥也,与之草;渴也,与之水。饥渴劳逸,无失其时,则羊蕃息矣。汝为我牧此民,无使之失所,而有饥渴之患,则为良牧守矣。”在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遣官奉使宣抚时,又命其“布朕德意,询民疾苦,疏涤冤滞,蠲除烦苛。体察官吏贤否,明加黜陟,有罪者,四品以上停职申请,五品以下就便处决。民间一切兴利除害之事,悉听举行。”可是当时奉使宣抚的官员除了苏天爵、王守诚等少数人较有政绩以外,其余反而加剧了官场的腐败与民间的疾苦,特别是江西、福建一带,更流传着“九重丹语颁恩至,万两黄金奉使回”、“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天”、“官吏黑漆皮灯笼,奉使来时添一重”等民谣。可见元朝的腐败已是无可救药了。
对元顺帝打击最大的要数当时罕见的天灾。自至正四年(1344年)以后,中国进入了灾害多发期,尤以腹里和河南行省最为严重。那时候,黄河决口、饥荒频仍、瘟疫爆发,人民流离失所,大量死亡,就连大都也受到影响,当时客居大都的高丽人李谷写道:“饥民云集京师,都城内外,呼号丐乞,僵仆不起者相枕藉”。顺帝命官府加以赈济,并颁诏罪己,至正九年(1349年)又重新起用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希冀挽回元朝的颓势。此时由天灾引发的后遗症正困扰着元廷,首先是由河患引发的严重的财政危机,漕运、盐税锐减,中央政府财政收入下跌,国库渐虚;其次是河患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小规模农民起义频繁发生,特别是至正八年(1348年)方国珍兄弟啸聚海上,对元廷赖以生存的海道漕运构成威胁,元廷无法镇压,只得加以招抚;同时,吏治不仅没有根本性的扭转,反而在灾荒时期变本加厉,史载“及元之将乱,上下诸司,其滥愈甚”。总之,元朝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大乱一触即发。脱脱第二次拜相后,试图力挽狂澜,但他采取变钞和起用贾鲁治河两大政策,却为元朝掘好了坟墓。时人讥讽说:“丞相造假钞,舍人做强盗。贾鲁要开河,搅得天下闹”。终于,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由刘福通等红巾军引爆元末农民起义,顺帝派枢密院同知赫厮、秃赤率6000蒙古精锐阿速军及各路汉军前往镇压,但对阵时见红巾军声势浩大,急呼“阿卜!阿卜!”(跑),根本无力镇压。史载“至正十一年寇起淮南,凡浙西、江东南、湖南北,以闽、蜀之地,凡城所不完者皆陷”,元朝在许多地方的统治机构瘫痪,陷入土崩瓦解的绝境。
顺帝也不再有至正之初的那种勤政朝气,开始宠幸佞臣康里人哈麻,但仍然过问政事。顺帝问责脱脱:“汝尝言天下太平无事,今红军半宇内,丞相以何策待之?”脱脱汗流浃背。脱脱面临元末农民起义的乱局,一方面加紧防汉措施,军机一概不让汉人与闻;一方面依赖地主富豪的捐献及其组织的“义兵”来对抗红巾军,造成了元末军阀混战的恶果,同时,脱脱在至正十二年(1352年)八月亲自南下督师,镇压徐州的芝麻李红巾军,九月破徐州,屠其城。到至正十三年(1353年)底,红巾军一度转入低潮。以顺帝为首的元朝统治者忘乎所以,为脱脱建生祠于徐州(当时已改名武定州),立平寇碑,又封赏各有功将领。此时元廷开始商议立高丽贡女奇皇后所生的爱猷识理达腊为皇太子,脱脱对此有微词,哈麻趁机挑拨离间,为元宫廷的内乱埋下伏笔。
至正十四年(1354年)正月,张士诚崛起,在高邮建立大周政权,同年九月,顺帝再命脱脱出师,不仅包括蒙古、汉军,还囊括了西域、吐蕃、高丽等地的军队,号称百万之众。张士诚无力支架,只能死守孤城高邮。哈麻利用脱脱不在朝,又进谗言诬陷脱脱及其弟也先帖木儿,顺帝听信了哈麻等人的话,下令削脱脱兵权,安置淮安路。脱脱深受忠君思想影响,接诏后便交出兵权,而他所统率的“大军百万,一时四散”,红巾军势力大振,元朝官军再也无力组织起来镇压起义了,只能依靠地主武装。脱脱全家被流放,他本人先后被安置于淮安路、亦集乃路、云南镇西路,至正十五年(1355年)十二月在流放云南的途中被哈麻矫旨杀害。自脱脱被逐杀以后,顺帝彻底堕落,他受哈麻蛊惑,声色犬马,沉溺密宗,修炼所谓“男女双修之术”,还在宫中建清宁殿,绕殿一周建百花宫,每五日一移宫,朝政则交给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至正十六年(1356年),哈麻企图让顺帝禅让于皇太子,被其妹夫秃鲁帖木儿捅给顺帝,顺帝大怒,说:“朕头未白,齿未落,遽谓我为老耶?”遂贬斥哈麻。此后又有朴不花、搠思监等搅乱朝政。史载“是时天下多故日已甚,外则军旅烦兴,疆宇日蹙;内则帑藏空虚,用度不给;而帝方溺于娱乐,不恤政务”。当时元朝已丧失半壁江山,就连都城也处于危机之中。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二月,蒙元陪都上都被破头潘、关先生所率的红巾军攻破,宫阙被焚,此后元顺帝停止了每年到上都避暑的传统。至正十八、十九年,由于农民起义导致漕运断绝,大都发生饥荒,饿死数十万人。这一状况直到张士诚降元运粮才有所好转。至正二十年(1360年)十二月,漠北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起兵作乱,直逼上都,并遣使告诉顺帝:“祖宗以天下付汝,汝何故失其太半?盍以国玺授我,我当自为之!”次年被镇压。
此时奇皇后与皇太子渐萌异心,企图让顺帝禅位。他们害死了反对内禅阴谋的左丞相贺惟一,又以宦官朴不花、丞相搠思监为倚靠,赶走直言进谏的陈祖仁、李国凤等大臣,逐渐控制了朝廷。外部则是元廷倚赖镇压红巾军的察罕帖木儿(后由扩廓帖木儿(即王保保)继承)与孛罗帖木儿两支军阀相互争抢地盘,中原大地民不聊生。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受皇太子一党陷害的顺帝母舅老的沙出奔大同的孛罗帖木儿大营,皇太子一党追索不成,要求顺帝讨伐孛罗帖木儿,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四月和七月,孛罗帖木儿两度进攻大都,先迫使顺帝交出朴不花与搠思监,将其杀死,后又使顺帝拜他为右丞相,并赶走了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皇太子逃到太原的扩廓帖木儿大营中,元朝一度呈现两个朝廷的局面。孛罗帖木儿当政之初,杀掉了秃鲁帖木儿等教顺帝淫乐的奸臣,赶走宫中的西番僧侣,裁汰宦官,减省钱粮,一度颇有作为,但后来秽乱后宫,酗酒杀人,而且在皇太子一方来攻时,吃了几个败仗,顺帝也对孛罗帖木儿极其不满,命威顺王子和尚伺机暗杀孛罗帖木儿。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七月二十九日,孛罗帖木儿入宫时被杀手徐士等人刺杀于延春阁李树之下。刺杀行动进行时,顺帝躲在密室内,约定事成则放鸽铃声。听到鸽铃声后,顺帝走出密室,下令民间杀尽孛罗帖木儿的部下(即所谓“川军”),同时命人将孛罗帖木儿的人头装进匣子里,送到太原的皇太子处。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九月,扩廓帖木儿护送皇太子还京,顺帝任命老臣伯撒里为右丞相,扩廓帖木儿为左丞相,宫廷内斗告一段落。而后,顺帝又封扩廓帖木儿为河南王,南下肃清江淮,不料却引发了扩廓帖木儿与李思齐、张良弼等诸多军阀在河南、山西、陕西等地混战的局面。顺帝怀疑扩廓帖木儿有异志,命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总领天下兵马,开大抚军院,讨伐扩廓帖木儿。这场军阀混战一直持续到大都失守前夕,极大损耗了元朝的有生力量。顺帝虽昏庸,亦知国难当头,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秘密在高丽济州岛建造宫殿,以备将来逃难之用。在元朝内乱的期间内,朱元璋坐大于南方,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群雄次第削平,并在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发动“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北伐战争。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自称皇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明军高歌猛进,势不可挡,到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闰七月时,元顺帝才与扩廓帖木儿和解,但为时已晚。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闰七月二十三日,明军抵达直沽,二十六日,知枢密院事卜颜帖木儿出大都迎战明军,被擒杀,太庙牌位也被收集好,在逃难时一起带走。二十七日,顺帝命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庆童为中书左丞相,自己则做好逃难的准备。二十八日,顺帝驾临大都清宁殿,召见众臣及三宫后妃与皇太子,正式宣布将逃往上都。知枢密院事哈剌章(脱脱之子)力谏不可,顺帝说:“也速已败,扩廓帖木儿远在太原,何援兵之可待也?”宦官赵伯颜不花跪地痛哭进谏说:“天下者,世祖之天下,陛下当以死守,奈何弃之!臣等愿率军民及诸怯薛歹出城拒战,愿陛下固守京城!”顺帝叹息说:“今日岂可复作徽、钦!”到了这天夜里,大都健德门开,顺帝与皇太子、后妃及一百多名大臣出奔上都。顺帝一路上如惊弓之鸟,连山峰塌方都以为是明军到来。八月十五日,顺帝一行终于抵达上都,此前大都已经在八月二日被明军攻占,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等殉国。元朝在中原统治结束,北元开始。
顺帝在北逃时感慨道:“朕不出京师,安知外事如此!”到上都后又“昼夜焦劳,召见省臣或至夜分”“召见群臣,询恢复之计”,颇有重新振作的姿态。当时,哈剌章请求顺帝命扩廓帖木儿入援,得到顺帝同意。扩廓帖木儿不负顺帝希望,于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十月初,在韩店与明军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顺帝被这一胜利冲昏头脑,封扩廓帖木儿为齐王,并命令他挥师收复大都,明军趁机偷袭,扩廓帖木儿大败,仅以十八骑逃走。此后顺帝再度消沉,身体每况愈下,至正二十九年(1369年)元旦朝贺时,他就托病不出,此后经常因病缀朝。当时元军连战连败,至正二十九年(1369年)六月十三日,顺帝又弃上都奔应昌,其间许多大臣进谏速奔和林,但由于阿鲁辉帖木儿事件的阴影,顺帝都没采纳。至正三十年(1370年),顺帝病重,由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总军国诸事。同年四月二十八日,顺帝因痢疾驾崩于应昌,享年五十一岁,太尉完者、院使观音奴奉梓宫北葬。死后庙号惠宗,明太祖朱元璋以其“知顺天命,退避而去”,给予了“顺帝”的尊号。蒙古汗号“乌哈笃汗”(Uqahatu,一作乌哈噶图汗,意为明智的)。
求揭傒斯全集中《集贤王大学士生朝》《孤松篇寿王大学士》《奉题王大学士...行卷》诗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揭傒斯全集
作者: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年
分类:I214
尺寸:
书号:
定价:
形态:510页-846章节
浏览:在线阅读全文下载
网上冲浪更快更爽,下载...工具栏的Firefox
全文目录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揭傒斯全集
揭傒斯全集目录
前言
诗集
卷一
杂诗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诗续集
文集
卷一制表
卷二书
卷三序
卷四序
卷五记
卷六记
卷七碑
卷八铭
卷九杂文
文集补遗
揭傒斯全集辑遗
诗
文
附录
附录一传纪
附录二赠答题咏
附录三序跋著录
附录四评论佚事
题饶家桥
江涨一首时西师未息
桃花鹦鹉
题江道士清虚馆
寄题信州德元观何真人长春亭
桂林歌赠胡秀才
送袁先辈之〓江
黄尊师高轩观鹅因留宿
衡山县晚渡
登祝融峰赠星上人
饮张氏别墅
寄题九江义门陈氏寿安堂
寄南岳圆上人
湖南宪使卢学士移病归颍舟次武昌辱问不肖姓名先奉寄三首
正月十二日寻卢学士船至汉口留诗为别
题张彦辅枯木
黄鹤山听雨得清字
至岳阳寄武昌诸生
三月二日闻西师捷口号
三月三日奉陪宪使程公游麻原第三谷宴藏书山房白雪楼
题曾观颐文集后
临川女
题王仲山所藏潇湘八景图
潇湘夜雨
洞庭秋月
远浦归帆
平沙落雁
山市晴岚
江天暮雪
烟寺晓钟
渔村晚照
宿华盖山赠赵尊师
以事暂如武昌发临川
女儿浦歌
登古头陀寺最高处得照字
夏五月武昌舟中触目
送李掾自北回归省长沙因简赵宣慰张徵士吕宗二判官
送姜尚忠得官后携新妾归省
送尹十六善叟谒告归茶陵会〓贤兄处士
送黄五舅得武陵校官还辰州寓居省侍
山水图
远归曲戏赠李九时毅还江西
重饯李九时毅赋得南楼月
秋兴亭得南字
寄题傅氏吾一齐
贫交行
送赵履道虞叔常还江右
晓坐张先生朝阳轩
张氏宅饮饯酒醒作
别武昌
秋风一首送邓东白归金溪
望葛市有怀故人卢子仪以附他舟不得上岸相见予往赴主一书院时卢寔送予至长沙今经其里乃不一造门能无憾乎至樊口作
过江州
南康夜泊闻庐阜钟声
庐山连尊师求真阳诗久诺之而未作一夕梦中得之因书以赠
汉荼陵侯庙
春日杂言
山堂晚兴
饮酒篇悼亡后作
梦两雏
初夏和邻友见新蝶并次其韵
梦武昌
游麻姑山
云关
飞练亭
涌雪亭
三峡桥
麻姑坛
程学士将赴翰林八月十有二日再命议事中书奉饯一首
卢学士奉旨南祀海岳繇钟陵相别闻尚宿留会稽有怀奉寄
喜赵顺昌官满来归
伤足不愈遣闷示友
病夜
得程翰林扬州消息
送雷山人游山
感梦
大饥行
蘘荷山
彭氏具庆图
送阿英童归杨氏
归故园新居落成后作
寄题朱氏真朴堂
寄题永丰刘氏暖翠亭
史馆独坐
张君寿鹄山隐居
文会图
山水图
寄题徐道士野愚轩
蜡梅太平雀
寄题鄱阳严氏悠然楼
送人从军
山水
廖氏皆春堂
寄题胡氏园趣亭
山晖图为刘尊师赋
渊明归兴图
赋得海上云送良上人归径山
新安许氏兰秀轩
寄题上饶郑氏菊庄
云锦溪棹歌七首
寄题傅尊师兄弟所作宁寿道院
我我亭诗
寄题邺下樊氏钟秀园
送人之淮东
山行
北楼雪后酒醒独吟
野鸭词
寄题冯掾东〓园亭
宿梁安峡梦故室有感
三月八日携二侄游麻姑山
送陈教授赴郴州
送赵仲远赴瓯宁
出三洪峡
闻熊从正呕血亡
游禅林寺喜得昌上人
山庄晚立有怀舍侄沆督获临川
哭王十良仲
雨述三篇
雪中同程汉翁程志可登吁江从姑山
春暮闲居寄城西程汉翁十五韵
寄寿程翰林
熊英德哀辞
哭周隐君
北上登小孤山
长风沙夜泊
扬州阻风
望岳
初至京师和答友人病中见示
不寐呈何太虚
何郎失镜词
赠青城侯尊师次韵
雪中访史馆陈仲刚兄弟皆疾未适坐语留赠
送何太虚南归
重饯何太虚
赠友
赠茅山刘尊师
暮归
晓出顺承门有怀何太虚
赠洪参军兄弟
留署丞宅观古图玩和田大夫
和吴真人大明殿元旦早朝
赠颠上人
庐陵玄潭观旧藏许旌阳斩蛟剑兴国有一道士过庐陵窃之至于京师以献吴真人邀予赋诗遣还本观
登海王庄古丘作
读蒋临淮碑
寄题太子文学张希孟凝云石
吴歌一首送张清夫提举征东校官先还吴中
居庸行
登怀来县古城
南城怀古四首
石鼓
铜仪
悯忠寺
长春宫
京城闲居杂言八首
雨渡桥干岭
次龙门
偏岭作
还宿泺河嘴望行宫
去妇词
四友诗
送郭祥卿架阁还姑苏省觐赴广德幕府选为中书礼部不就
送虞德修
谒告南归夜过安民亭有怀宁志道
是夕梦故人吴东之凄然感怀
徐州对酒和曾编修
宿宝应
高邮夜泊读曾可则诗集
烈山和曾编修
入秦淮和曾编修
二月七日早过池州周同知出郭相迓风急〓驶遥望黯然
泊安庆和曾编修
小孤山次韵
赠别曾编修归庐陵葬学士兄
赠〓者黄生
山水卷
寄题临川西磵范氏寓居
访所亲
寻舍弟将至东牟宿野店
赠王郎
别乡友徐明初
题寿昌寺
奇童诗
题姑苏陆友仁所藏卫青印
俞氏看雨轩
赵照磨虚舟
寒猿饮水图
余道士抱朴斋
画鹰
题罗稚川所画临川罗益谦溪居图
四清图
题南顿孔氏复明诗卷
青山白云图
次韵陈明仲喜雨时初免先子丧
程汉翁隐居新城山中偶入城府寓童使君西园既日获谈讌何太虚有诗赠问且并予次韵奉和
赋双陆
自〓之临川晓发
题聂积道庭池大室
题陈掾菊庄
泊安庆
待潮
蛾眉亭
渔父
高邮城
淮阴阻雨
济州初度
杨柳青谣
病目二首呈程承旨
读黎景高佥事重修汉阳郎官湖李太白祠记爱其高简有法赋诗十韵寄题祠下
城南宴集分韵得与字
题集贤赵待制赠黎使君罗稚川所画秋芦群雁图
杂诗四首寄彭通复
读黎佥事安南志见所书与陈键始末有感而作
献张平章
和欧阳南阳月夜思五首
寄何得之隐居二首
二贞诗
送吴士一南归
题张道士所藏宋复古古木寒泉图
集贤文学士挽词
竹雀图
寄题集贤周待制悠然阁
题祝道士龙虎山先天观图
送田大夫修甫赴甘肃省幕
卢沟风雨送别图
马氏岩溪图
山水图
周待制致乐堂
送道士薛玄卿归江东
送宋少府之官长洲
大明殿退朝和周待制
奉饯集贤黄大学士宣抚山东河北
送张编修德元弃官归养永嘉
赵道士山水图
云中四老图
哭刘恩州致政
祖生诗
白莲诗
孤雌行为郾城徐节妇作
春风双秀图
送管录事赴东平走笔作
燕氏救兄诗
送人归蜀赴官云南
答胡明远述怀见示
送华尊师以天寿节奉诏祀武当
送客省冷副使归豫章觐省
杜从事元美戏彩堂
庐山郭教授数相〓不见忽闻归省却赴官云南寄五言一首为别以答愿交之意
寄题卢沟桥符氏雅集亭
和酬马伯庸供奉史馆闲题见示
送秦从事岩卿赴迁安令
集贤王大学士生朝
送马雍古御史抚谕河西
送周山人之辽东
李宫人琵琶引
高隐君诗
题上都崇真宫陈真人屋壁李学士所画墨竹
大驾既还独候驿传未得和陈真人见示
题邢先辈西壁山水图
送李掾还泰山
集贤大学士赵国公王开府庆八十应制
陵阳牟景阳以名祖父之子孙负奇才劲气而与世抹摋自台州教授入掾翰林一语不合竟弃去不顾以诗为别
结羊肠辞
刘承旨父大司徒邢国公庆九十应制
送周待制奉母归番阳勒碑却赴官池州
题吴越王答周克俭谢赐物及陈事宜状帖
题胡氏茂清亭
砚山诗
题集贤商学士所画太乙崇福宫东西壁山水图为张真人作
读於潜谢氏三世圹记皆自作石柱桃花二〓处
送黄道士
渊明归去来图
寿陈道人
题孙教授所藏三画
楚山秋晚
天台图
雪霁图
奉送大名安治中守沔阳
送徐道士归豫章西山
寄题新昌漆隐君桂轩
漆隐君作寿藏屋东筑亭曰可居求诗
题百丈辉长老所藏李仲宾之孙岁寒图
河东何彦诚善八分书及署书携家入吴楚间有盛名虽贫泊如也其至京城予未之识艺文少监孙转臣为言其人且邀予赋诗
寄题湖广平章道童归耕亭
题宪台张史雪谷轩
寄题江东应天山天谷庵
送成宜叔编修归南阳迎鲁学士因省觐
寄题馀干张氏让堂
周氏敖山驿水木清华亭
蔡七祖真人得朱文公所书读书二字以名其斋因请予赋
赋得吴歌送人归吴中
走笔赠眉山郑县尉之官缙云
过族侄
碧溪堂诗
沈逸人东观招饮山馆
送孙志言远游
达摩西归图
题蒋氏倥侗集
赠戴逸人
兴国赠赵先辈
和酬李九时毅
秋涧吟
画鸭
梦游麻原
题聂氏陶轩
清江黄氏池亭
参禅图
送王员外还朝
送涂云章访旧武昌却入京师
初春以事暂之庐陵过临江望孔庙丽泽楼
归舟
小孤山晓发和蔡思敬韵
安庆阻风和李提举韵
三月晦日舟中送春得诗字
大信晚泊呈舟中诸公
扬州蕃厘观琼花和壁间郑损诗
入黄河和李提举韵
过古宿迁和李提举韵
白杨河看月
过吕梁宿云梦城下相传汉高祖伪游云梦至此而得韩信后人因以名其城即彭越之故都也故老犹能历历指其处遂与诸公分韵赋诗予得黄字
纪见和李提举韵
歌风台和李提举
永济渠阻风呈李提举诸公
入〓和蔡思敬
宿武城和蔡思敬
过陵州和蔡思敬
皇舅墓
晓发齐家堰和李提举即事
河间郡治宋熙宁初尝建门曰瀛海之门其废已久皇庆初右师刘郎中出为总管方营度重建以代去不果郡人郭氏者出私帑成之至是翰林胡编修持太常陈博士所为序求予赋之为赋长
蔡氏四适堂诗
齿落
子陵独钓图
鼯鼠食瓜图
哭信州仙源观徐尊师
送泗州赵判官佐湖广省幕
送张天师归龙虎山
赠陈尊师归江东
送蔡思敬还豫章有怀辽阳李提举
潇湘八景图
孔林图诗
寿栎山诗为吴真人生朝作
雪竹初齐图
寿王枢副
李将军歌送李天民赴邵武军口巡检
桃源图
送主簿宗公赴官长乐
送人归豫章
送王留守宣慰荆湖
集贤大学士枢密副使王公既悬车之明年即所居西偏旧堂扁曰康乐赋诗述意猥蒙示及辄依韵奉和
奉题王大学士延佑二年奉使宣抚山东河北行卷
梦题墨梅
奉和王大学士康乐堂夜坐见示
送叶道士还庐山
题张尊师画
送徐长公归豫章
吉安老人
送太常掾陈存道教授广东
送播州杨宣慰归藩
前卫亲军百户张合剌普华丧其母于京师躬舆榇还广平又自穿坟以葬枢密王公作诗邀予赋
送徐元山
寄题括苍王氏东野二亭
耕雨
心远
寒夜
十一月七日吴特进初度
送唐尊师祠武当
送詹尊师归庐山
河西刘守中所临秦友谅衰柳飞蝉图
孤松篇寿王大学士
和族子节京城客思
登蓟丘
送雷巡检赴雅州
寿王枢副致政
赠淳真子张太古
许判官挽词
送何秀才南归
题金人王仲宝墨竹
胡编修挽词
送陈讲主奉诏校经罢归余杭
秋夜长
廖母诗
送宁上人归五公寺
慈化寺〓上人题黄金书华严经
谦上人自牧诗
送玄上人
寄姑苏张大监
送茂公
栾城范节妇郭氏诗
立春病述
答程敬甫见和
元宵和张伯贞
和刘录事春雪二十韵
奉和傅与砺对雨见怀
和傅与砺近日二首
胡氏方齐诗
二月三日病中闻王少监东阁梅花盛开因寄赠
诸公见和梅花之作因王少监言先平章在时所蓄凡百馀株今无二三矣乃复用前韵
予卧疾两月中朝诸老皆为之忧及少瘥皆为之喜感而有作
读中书除目
送吏部段尚书赴湖广行省参政二十韵
夜坐
花朝连雨花皆未开与同舍诸君谈诗学书走笔作
十六日监中诸官长携羊酒相过许彦温照磨有诗次韵为答
有客自南来
奎章马典签作淮南招隐图其父伯庸中丞为之题以赠郊祀法物简库使索赋
墨竹
奉和吴特进送萧炼师还江东
奉题近臣所藏天历御赐渭川千亩图
前太常孙院判凡四哭子而两岁两得之麦著作有诗予亦次韵
题萧焕有历临江兴国二郡及广东帅府三照磨政迹
题宋好古墨竹二首
明仁殿说书闻一之归省新安
寄题江阳毛氏天光云影阁
寄题丁左司崧岩精舍
题台掾王仲能所藏二画
李遵道枯木
唐子华山水
题陈道之所藏林和靖谢工部惠河阳法酝道服布财帖
送吴宗师弟归鄱阳
送孔惟中归临江
国子博士赵继〓既为乃祖丞相忠简公建祠闻喜董泽故居又乞为潮州推官修忠简谪居故祠赠以长句
胡氏嘉树轩
刘氏清修堂
送邓医士归庐陵
有一近侍西域人颇读书好画竹石多技能家在湃渭间有母尚存以久客京师将归省士大夫多为诗文以夸道之释源宗主洪司徒亦西人独作五言诗三十六韵以大义责之谓多技为童坚
丹阳束氏山居图
送傅与砺从事安南
谢氏松巢
寄题庐陵林氏华峰堂
送李唐卿御史赴西台
简氏七便面拟唐宋七名家作皆逼真
送刘遵道循史赴南台
听竹轩为王晋之著作赋
读庐陵黄琮以翁集诗甚清婉词亦秾丽集句尤工因题其后
连旬病卧闻集贤同修撰亦困雨潦兼疾未瘥乃蒙遣问奉寄二首
前舒城长燮理溥化自迁乐安善政日闻荐牍交至病中有怀作诗志喜
施道士无一斋
烟江秋晚图
张真人象山图
送张尊师奉使龙虎山召天师赴阙
寄题刘氏城隐
莆田渊上人自号珠海近还自五台极言光景之异又言尝游补陀补陀亦有之然百无一二见者於其归赋诗以赠之
画马
十月十八夜南郊斋宿梦先帝召见便殿手赐橘花一枝有感而作
温日观葡萄
送周道士兼简江〓陈众仲提举
徐道士还茅山求友云诗走笔作
病中初度〓江严仁安周仕雅欧阳伯诚周伯达临江陈道之庐陵彭宗建乡友熊可大张伯贞九原陈伯丰各以歌诗见贻而楚国程文宪公之孙敬甫独宠以百韵仆故程公客也俯仰今昔慷
宣城张尊师玄谷轩
孙氏世德碑
送林彦广南镇行香
张节妇诗
题江东王使君所序张道士祷雨卷后
雪中脊令图
王宪章
寿吴大宗师
虎图行
题黄文学所作南康杂造局使曹君寿诗工粮记后
送简河源
云岩
送汪司徒致政归巩昌
题欧阳龙南所藏双龙图
题许参政所藏刘伯熙青山白云图
双秀图
题欧阳龙南所藏罗稚川秋江晚景图
张尊师夏山图
干勒源云山图为天台项子虚作
送熊秀才归江东
甯节妇诗
龙门和刘修撰
暘谷图
和刘修撰即事
早起宴坐和虞学士壁间韵
进士张子高得邛州判官归成都
赠项炼师
题御书雪林二字赐赵中丞应制
送仕虞掾刘立道分教沔阳
大驾既幸上都率奎章诸生之留京者读书宫南史馆中得大热疾势危甚项均子虚视之一药而起为赋五言一首为谢
番阳萧性渊携其祖将领所爱唐琴号霜钟者还自和林求诗六月三日五门宣赦后作
御马图
杜节妇诗
文瑞图
敕勒秋风
乌桓夕照
滦河晓月
松林夜雨
天山秋猎
陵台晚眺
古木图
送李伯傅宰归善
赵永嘉敬叔为予言瑞安有隐者曰唐景瑞尝有荐于行中书省中书用为宗晦书院山长不起因自号清节处士求为赋诗
渊明归去图
送人赴广州医官
刘汉璋挽词
奉和翰林张学士寄题平江重建姑苏台
题贺张仲渊使君自平江拜吏部尚书诗卷
雪岩走笔次韵
追和虞学士陈助教宴董尊师城东杏花下之作
题何昭文所画归来图
和张太乙秋兴十首
题龚友辅缵古斋诗
河东周时用远临寓舍喜而有作
题张彦辅所画仙岩王氏野外堂图
大德己亥予拜清退先生王道傅於贵溪之西昂有谢惠陶原集诗后三十有八年其诸孙天明至京师忽以见示予览之愧甚亟欲毁去恐乖久要之情且欲存以为少作之戒因再用前韵志感
上在岭南时居独秀山寿甯禅寺有近臣宽者里不花自易名法恩愿为上出家祝厘赐御书为识及即位赐名亦辇真省吉日侍左右乃以旧所赐御书装潢请赋
临川曾君俊始自豫章从故人入京师未尝请於其父也及以书报父乃以诗寄之词意悃恳读而为之和
送许可与赴武昌水陆事产提举
寄题王氏孝义堂
题龙虎山张太乙竹石
和酬徐则韶见示九月游西山之作
题高丽幼上人所藏金人画苏子瞻游赤壁图
折枝十韵
梅
桃
来禽
栀子
茶
兰
葵
月丹
木香
月桂
张氏孝义诗
张氏望松亭
送笃御史赴南台
云山春晓图
保宝御史为南台从事时识文宗於潜邸尝御书其名以赐之因观宸翰感极成诗
寄题张尊师壶州道院
送奎章阁属王可宾归陈州
玛瑙石
送孔文学赴大庾巡检
题张使君弃官学道诗卷
渊明归去来图
秋夜
送李都事赴湖广省幕
送龚立民之南康学正
题胡虔汲水蕃部图应制
耿孝子
奉同柯博士甘内掾下直赋
送秘书李道济赴峡州幕
送乡人佑上人从师归当阳
吴子高悼亡归岳阳
送王伯循编修赴南台御史
二月朔日雪中题欧阳少监所藏宋好古画竹
送苏尊师归茅山
奉送全平章赴任江西
赵孝子
送阴阳萧教授赴浏阳
题临江同知问流民事迹
送聂太祝赴潮州录事
送户曹掾于孔昭赴南台掾
送毛真人还龙虎山
故中宪大夫岭北行省左右司郎中苏公志道哀词
柏堂诗
题内府四画应制
宋徽宗成平殿曲宴蔡京图御画御记
曹将军下槽马图
韩滉土星像
韩干马
题辛澄莲花观音像应制
忆昨四首
寄题张齐公庙
寄兄
寄题杨教授菊庄
送谭仲章归长沙
送郑司狱归衢州却赴调京师
六月七日得庐陵刘仲高及儿子汯书用集贤孙伯刚韵寄意
雨中感怀和壁间虞学士韵
我有八尺驹
关尊师松壑图
题临川黄炼师入京赠行诗卷
醉学士图
龚氏皆山楼
过何得之先生故居
赠吴主一
题信上人春兰秋蕙二首
赋得春雁送张郎中省觐扬州
所藏远山图
题陈氏松巢图
重送曾应奉及周邹诸君子
杂诗
写兴五首寿吴大宗师
雨中作
送刘旌德
题渊明抚松图
题赵子昂寒翠图
送冯尊师还岳阳
题芦雁四首
题李陵送苏武图
题风烟雪月四梅图
题牧羊图
题草虫图二首
再题二首
题石头和尚草庵图
题何尊师画牛图
题柯博士为方叔高所画墨竹
丘氏南陵月矶亭
题四梅图
题蒲萄
从他痛辞
赠许道士
题李见心小蓬莱
黄母吴氏挽歌
送墨工潘生还临江
武冈扶丘山紫府延寿宫宋张真人守静所居也至今祷雨旸辄应其徒纯真子饶君礼诚延佑中入京师为今玄教大宗师吴公所知居太乙延福宫十五年将南还山中诗以送之
题渔樵问答图
题刘商观弈图李伯时临苏子瞻跋茅君彦刻
题陈所翁双龙图为寅上人作
题玉笥山邵道士所藏宋方奉使赠刘道士
题彭尊师祷雨诗卷
题春龙听雷图
送黄判官归江西
和刘修撰十二辰诗
发临湘得风
金紫光禄大夫山东行尚书省兵马都元帅知济南府事特封济南公致仕赠效忠宣力佐命功臣荣禄大夫司徒柱国追封齐国公谥忠襄张荣加赠推忠宣力正义佐命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
妻齐国夫人宋氏进封济南王夫人制
诸王忽都答儿追封云安王谥忠武制
诸王罗罗〓追封保宁王谥昭义制
申命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制
进至大圣德颂表
皇太后加尊号监修国史府贺表
天寿节监修国史府贺表
元旦翰林国史院贺皇太后表
天寿节代蒙古国子监贺表
上再即位奎章阁贺表
奎章阁贺正表
册皇太子奎章阁贺表
圣节贺表
奎章阁贺表
艺文监贺表
又
又
上李秦公书
与尚书右丞书
答胡汲仲书
与萧维斗书
吴清宁文集序
丰水续志序
萧孚有诗序
孔氏谱序
重修揭氏族谱序
送刘旌德序
通鉴纲目书法序
范先生诗序
书王鼎翁文集后序
城南宴集诗后序
送胡伯友拜孔林序
送张掾序
送陈文学序
赠医者汤伯高序
夷白先生集序
纯德先生梅西集序
送程叔永南归序
送族子时益赴南康主簿序
送李克俊赴长兴州同知序
送刘真叟赴广东宪幕诗序
宋史论序
送刘以德赴化州学正序
送张都事序
送艺林库提点毕申达弃官归养诗序
送也速答儿赤序
〓溪先生文集序
无底书囊序
临江路张同知自然颂序
送燮元溥序
送彭仲宝赴水北巡检序
富州重修学记
全州学记
舒城县龙眠书院记
涿州孔子庙礼器记
增城三皇庙记
建都水分监记
安福州东岳庙记
浮云道院记
抚州灵感庙记
胡氏园趣亭记
杨氏忠节祠记
孝通庙记
易州定兴县城隍庙记
庐江县学明伦堂记
靖州广德书院记
广州增城县学记
陟亭记
善馀堂记
进德堂记
常州通真观修造记
袁州宜春县逢溪山圣寿寺记
庐陵县丞冯君修造记
昭勇庙卷雪楼记
法印寺记
冲玄观记
彭州学记
大元敕赐修堰碑
重建济州会源〓碑
天华万寿宫碑
临江路玉笥山万寿承天宫碑
敕赐汉昭烈帝庙碑
双节庙碑
龚先生碑
严先生碑
乐丘碑
大元敕赐正奉大夫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董公神道碑
赵功可墓志铭
奔清甫墓志铭
处士杨君墓志铭
饶隐君墓志铭
萧景能墓志铭
郑隐君墓碣
杨隐君叔芳墓志铭
杨隐君叔宏墓志铭
甘景行墓志铭
故荣禄大夫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吕公墓志铭
奉议大夫平江路嘉定州知州甘公士廉墓志铭
故赠奉训大夫滕州知州飞骑尉追封滕县男文君顺墓志铭
逸士徐君墓志铭
逸士陈君墓志铭
何先生墓志铭
靖逸处士熊公墓志铭
刘先生墓志铭
刘福墓志铭
吾读吾书斋铭
孝友堂铭
潭心斋铭
思无邪斋铭
读书处铭
忍恕堂铭
方寸间铭
天马赞
仙茅述
静虚解
杨楚经字说
题昔刺使宋图后
题邹福诗后
幽忧赋
故叔父常轩五府君哀辞
九招一首为故嗣汉三十八代天师张留公作
祭赵供奉文
李节妇传
桂阳县尹范君墓志铭
题明皇出游图应制
题季安中白翎雀
寄题武宽则湖山堂
题信上人春兰秋蕙
周氏慈云庵
题花鸟图
海棠
四爱题咏
望云道中
望云感秋
题玄妙观
开元宫碑诗
开元宫图诗
诗宗正法眼藏
傅与砺诗集序
送傅与砺序
欧阳先生集序
吴澄神道碑
金台集后序
潞阳郡公墓志铭略
王顺神道碑记
元翰林侍讲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同知经筵事豫章揭公墓志铭
翰林侍讲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同知经筵事追封豫章郡公谥文安揭公神道碑
元史揭傒斯传
丰城县志揭傒斯传
送程以文兼柬揭曼硕
遇曼硕有赠
酬揭曼硕重赠
访程汉翁不遇赋寄
酬揭曼硕赠别
和揭曼硕茂才揭尝过临不遇留题墙壁
题揭曼硕诗卷
和揭曼硕兼怀武昌名胜
读揭文安集
正月二十日寿揭学士
秋日怀揭翰林
夜宿揭监丞斋馆
奉和揭监丞立春病中之作
近日
揭监丞枉和仍韵奉谢
对雨怀揭监丞病起
和揭监丞闻王少监宅二月梅花盛开
重午寓揭公馆
九日同陈道之携酒过揭公
寄陈维祯兼呈揭公公许为故妻作传
题楼碧山为淦龚舜咨赋
揭学士舍我归丰城大雨阻江干五日
奉和揭学士听松轩
呈揭曼硕学士
题授经郎献书图
揭学士过武康山中十日薛外史江东未至孤坐予因戏笔破闷
省郎中检校陪集贤揭学士宴集约赋十韵得清字
天马
京城访揭曼硕秘书
挽揭曼硕学士
翰林国史院祭揭侍讲文
汲古阁本跋
千顷堂书目
补辽金元艺文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则
豫章丛书本跋
木天禁语一则
辍耕录三则
柳待制文集跋
元史柳贯传
诗薮十三则
柳亭诗话一则
池北偶谈一则
漫堂说诗一则
说诗〓语一则
寒厅诗话一则
尧山堂外纪一则
古欢堂集杂著一则
元诗纪事二则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揭傒斯全集
作者: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年
分类:I214
尺寸:
书号:
定价:
形态:510页-846章节
浏览:在线阅读全文下载
网上冲浪更快更爽,下载...工具栏的Firefox
全文目录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揭傒斯全集
揭傒斯全集目录
前言
诗集
卷一
杂诗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诗续集
文集
卷一制表
卷二书
卷三序
卷四序
卷五记
卷六记
卷七碑
卷八铭
卷九杂文
文集补遗
揭傒斯全集辑遗
诗
文
附录
附录一传纪
附录二赠答题咏
附录三序跋著录
附录四评论佚事
题饶家桥
江涨一首时西师未息
桃花鹦鹉
题江道士清虚馆
寄题信州德元观何真人长春亭
桂林歌赠胡秀才
送袁先辈之〓江
黄尊师高轩观鹅因留宿
衡山县晚渡
登祝融峰赠星上人
饮张氏别墅
寄题九江义门陈氏寿安堂
寄南岳圆上人
湖南宪使卢学士移病归颍舟次武昌辱问不肖姓名先奉寄三首
正月十二日寻卢学士船至汉口留诗为别
题张彦辅枯木
黄鹤山听雨得清字
至岳阳寄武昌诸生
三月二日闻西师捷口号
三月三日奉陪宪使程公游麻原第三谷宴藏书山房白雪楼
题曾观颐文集后
临川女
题王仲山所藏潇湘八景图
潇湘夜雨
洞庭秋月
远浦归帆
平沙落雁
山市晴岚
江天暮雪
烟寺晓钟
渔村晚照
宿华盖山赠赵尊师
以事暂如武昌发临川
女儿浦歌
登古头陀寺最高处得照字
夏五月武昌舟中触目
送李掾自北回归省长沙因简赵宣慰张徵士吕宗二判官
送姜尚忠得官后携新妾归省
送尹十六善叟谒告归茶陵会〓贤兄处士
送黄五舅得武陵校官还辰州寓居省侍
山水图
远归曲戏赠李九时毅还江西
重饯李九时毅赋得南楼月
秋兴亭得南字
寄题傅氏吾一齐
贫交行
送赵履道虞叔常还江右
晓坐张先生朝阳轩
张氏宅饮饯酒醒作
别武昌
秋风一首送邓东白归金溪
望葛市有怀故人卢子仪以附他舟不得上岸相见予往赴主一书院时卢寔送予至长沙今经其里乃不一造门能无憾乎至樊口作
过江州
南康夜泊闻庐阜钟声
庐山连尊师求真阳诗久诺之而未作一夕梦中得之因书以赠
汉荼陵侯庙
春日杂言
山堂晚兴
饮酒篇悼亡后作
梦两雏
初夏和邻友见新蝶并次其韵
梦武昌
游麻姑山
云关
飞练亭
涌雪亭
三峡桥
麻姑坛
程学士将赴翰林八月十有二日再命议事中书奉饯一首
卢学士奉旨南祀海岳繇钟陵相别闻尚宿留会稽有怀奉寄
喜赵顺昌官满来归
伤足不愈遣闷示友
病夜
得程翰林扬州消息
送雷山人游山
感梦
大饥行
蘘荷山
彭氏具庆图
送阿英童归杨氏
归故园新居落成后作
寄题朱氏真朴堂
寄题永丰刘氏暖翠亭
史馆独坐
张君寿鹄山隐居
文会图
山水图
寄题徐道士野愚轩
蜡梅太平雀
寄题鄱阳严氏悠然楼
送人从军
山水
廖氏皆春堂
寄题胡氏园趣亭
山晖图为刘尊师赋
渊明归兴图
赋得海上云送良上人归径山
新安许氏兰秀轩
寄题上饶郑氏菊庄
云锦溪棹歌七首
寄题傅尊师兄弟所作宁寿道院
我我亭诗
寄题邺下樊氏钟秀园
送人之淮东
山行
北楼雪后酒醒独吟
野鸭词
寄题冯掾东〓园亭
宿梁安峡梦故室有感
三月八日携二侄游麻姑山
送陈教授赴郴州
送赵仲远赴瓯宁
出三洪峡
闻熊从正呕血亡
游禅林寺喜得昌上人
山庄晚立有怀舍侄沆督获临川
哭王十良仲
雨述三篇
雪中同程汉翁程志可登吁江从姑山
春暮闲居寄城西程汉翁十五韵
寄寿程翰林
熊英德哀辞
哭周隐君
北上登小孤山
长风沙夜泊
扬州阻风
望岳
初至京师和答友人病中见示
不寐呈何太虚
何郎失镜词
赠青城侯尊师次韵
雪中访史馆陈仲刚兄弟皆疾未适坐语留赠
送何太虚南归
重饯何太虚
赠友
赠茅山刘尊师
暮归
晓出顺承门有怀何太虚
赠洪参军兄弟
留署丞宅观古图玩和田大夫
和吴真人大明殿元旦早朝
赠颠上人
庐陵玄潭观旧藏许旌阳斩蛟剑兴国有一道士过庐陵窃之至于京师以献吴真人邀予赋诗遣还本观
登海王庄古丘作
读蒋临淮碑
寄题太子文学张希孟凝云石
吴歌一首送张清夫提举征东校官先还吴中
居庸行
登怀来县古城
南城怀古四首
石鼓
铜仪
悯忠寺
长春宫
京城闲居杂言八首
雨渡桥干岭
次龙门
偏岭作
还宿泺河嘴望行宫
去妇词
四友诗
送郭祥卿架阁还姑苏省觐赴广德幕府选为中书礼部不就
送虞德修
谒告南归夜过安民亭有怀宁志道
是夕梦故人吴东之凄然感怀
徐州对酒和曾编修
宿宝应
高邮夜泊读曾可则诗集
烈山和曾编修
入秦淮和曾编修
二月七日早过池州周同知出郭相迓风急〓驶遥望黯然
泊安庆和曾编修
小孤山次韵
赠别曾编修归庐陵葬学士兄
赠〓者黄生
山水卷
寄题临川西磵范氏寓居
访所亲
寻舍弟将至东牟宿野店
赠王郎
别乡友徐明初
题寿昌寺
奇童诗
题姑苏陆友仁所藏卫青印
俞氏看雨轩
赵照磨虚舟
寒猿饮水图
余道士抱朴斋
画鹰
题罗稚川所画临川罗益谦溪居图
四清图
题南顿孔氏复明诗卷
青山白云图
次韵陈明仲喜雨时初免先子丧
程汉翁隐居新城山中偶入城府寓童使君西园既日获谈讌何太虚有诗赠问且并予次韵奉和
赋双陆
自〓之临川晓发
题聂积道庭池大室
题陈掾菊庄
泊安庆
待潮
蛾眉亭
渔父
高邮城
淮阴阻雨
济州初度
杨柳青谣
病目二首呈程承旨
读黎景高佥事重修汉阳郎官湖李太白祠记爱其高简有法赋诗十韵寄题祠下
城南宴集分韵得与字
题集贤赵待制赠黎使君罗稚川所画秋芦群雁图
杂诗四首寄彭通复
读黎佥事安南志见所书与陈键始末有感而作
献张平章
和欧阳南阳月夜思五首
寄何得之隐居二首
二贞诗
送吴士一南归
题张道士所藏宋复古古木寒泉图
集贤文学士挽词
竹雀图
寄题集贤周待制悠然阁
题祝道士龙虎山先天观图
送田大夫修甫赴甘肃省幕
卢沟风雨送别图
马氏岩溪图
山水图
周待制致乐堂
送道士薛玄卿归江东
送宋少府之官长洲
大明殿退朝和周待制
奉饯集贤黄大学士宣抚山东河北
送张编修德元弃官归养永嘉
赵道士山水图
云中四老图
哭刘恩州致政
祖生诗
白莲诗
孤雌行为郾城徐节妇作
春风双秀图
送管录事赴东平走笔作
燕氏救兄诗
送人归蜀赴官云南
答胡明远述怀见示
送华尊师以天寿节奉诏祀武当
送客省冷副使归豫章觐省
杜从事元美戏彩堂
庐山郭教授数相〓不见忽闻归省却赴官云南寄五言一首为别以答愿交之意
寄题卢沟桥符氏雅集亭
和酬马伯庸供奉史馆闲题见示
送秦从事岩卿赴迁安令
集贤王大学士生朝
送马雍古御史抚谕河西
送周山人之辽东
李宫人琵琶引
高隐君诗
题上都崇真宫陈真人屋壁李学士所画墨竹
大驾既还独候驿传未得和陈真人见示
题邢先辈西壁山水图
送李掾还泰山
集贤大学士赵国公王开府庆八十应制
陵阳牟景阳以名祖父之子孙负奇才劲气而与世抹摋自台州教授入掾翰林一语不合竟弃去不顾以诗为别
结羊肠辞
刘承旨父大司徒邢国公庆九十应制
送周待制奉母归番阳勒碑却赴官池州
题吴越王答周克俭谢赐物及陈事宜状帖
题胡氏茂清亭
砚山诗
题集贤商学士所画太乙崇福宫东西壁山水图为张真人作
读於潜谢氏三世圹记皆自作石柱桃花二〓处
送黄道士
渊明归去来图
寿陈道人
题孙教授所藏三画
楚山秋晚
天台图
雪霁图
奉送大名安治中守沔阳
送徐道士归豫章西山
寄题新昌漆隐君桂轩
漆隐君作寿藏屋东筑亭曰可居求诗
题百丈辉长老所藏李仲宾之孙岁寒图
河东何彦诚善八分书及署书携家入吴楚间有盛名虽贫泊如也其至京城予未之识艺文少监孙转臣为言其人且邀予赋诗
寄题湖广平章道童归耕亭
题宪台张史雪谷轩
寄题江东应天山天谷庵
送成宜叔编修归南阳迎鲁学士因省觐
寄题馀干张氏让堂
周氏敖山驿水木清华亭
蔡七祖真人得朱文公所书读书二字以名其斋因请予赋
赋得吴歌送人归吴中
走笔赠眉山郑县尉之官缙云
过族侄
碧溪堂诗
沈逸人东观招饮山馆
送孙志言远游
达摩西归图
题蒋氏倥侗集
赠戴逸人
兴国赠赵先辈
和酬李九时毅
秋涧吟
画鸭
梦游麻原
题聂氏陶轩
清江黄氏池亭
参禅图
送王员外还朝
送涂云章访旧武昌却入京师
初春以事暂之庐陵过临江望孔庙丽泽楼
归舟
小孤山晓发和蔡思敬韵
安庆阻风和李提举韵
三月晦日舟中送春得诗字
大信晚泊呈舟中诸公
扬州蕃厘观琼花和壁间郑损诗
入黄河和李提举韵
过古宿迁和李提举韵
白杨河看月
过吕梁宿云梦城下相传汉高祖伪游云梦至此而得韩信后人因以名其城即彭越之故都也故老犹能历历指其处遂与诸公分韵赋诗予得黄字
纪见和李提举韵
歌风台和李提举
永济渠阻风呈李提举诸公
入〓和蔡思敬
宿武城和蔡思敬
过陵州和蔡思敬
皇舅墓
晓发齐家堰和李提举即事
河间郡治宋熙宁初尝建门曰瀛海之门其废已久皇庆初右师刘郎中出为总管方营度重建以代去不果郡人郭氏者出私帑成之至是翰林胡编修持太常陈博士所为序求予赋之为赋长
蔡氏四适堂诗
齿落
子陵独钓图
鼯鼠食瓜图
哭信州仙源观徐尊师
送泗州赵判官佐湖广省幕
送张天师归龙虎山
赠陈尊师归江东
送蔡思敬还豫章有怀辽阳李提举
潇湘八景图
孔林图诗
寿栎山诗为吴真人生朝作
雪竹初齐图
寿王枢副
李将军歌送李天民赴邵武军口巡检
桃源图
送主簿宗公赴官长乐
送人归豫章
送王留守宣慰荆湖
集贤大学士枢密副使王公既悬车之明年即所居西偏旧堂扁曰康乐赋诗述意猥蒙示及辄依韵奉和
奉题王大学士延佑二年奉使宣抚山东河北行卷
梦题墨梅
奉和王大学士康乐堂夜坐见示
送叶道士还庐山
题张尊师画
送徐长公归豫章
吉安老人
送太常掾陈存道教授广东
送播州杨宣慰归藩
前卫亲军百户张合剌普华丧其母于京师躬舆榇还广平又自穿坟以葬枢密王公作诗邀予赋
送徐元山
寄题括苍王氏东野二亭
耕雨
心远
寒夜
十一月七日吴特进初度
送唐尊师祠武当
送詹尊师归庐山
河西刘守中所临秦友谅衰柳飞蝉图
孤松篇寿王大学士
和族子节京城客思
登蓟丘
送雷巡检赴雅州
寿王枢副致政
赠淳真子张太古
许判官挽词
送何秀才南归
题金人王仲宝墨竹
胡编修挽词
送陈讲主奉诏校经罢归余杭
秋夜长
廖母诗
送宁上人归五公寺
慈化寺〓上人题黄金书华严经
谦上人自牧诗
送玄上人
寄姑苏张大监
送茂公
栾城范节妇郭氏诗
立春病述
答程敬甫见和
元宵和张伯贞
和刘录事春雪二十韵
奉和傅与砺对雨见怀
和傅与砺近日二首
胡氏方齐诗
二月三日病中闻王少监东阁梅花盛开因寄赠
诸公见和梅花之作因王少监言先平章在时所蓄凡百馀株今无二三矣乃复用前韵
予卧疾两月中朝诸老皆为之忧及少瘥皆为之喜感而有作
读中书除目
送吏部段尚书赴湖广行省参政二十韵
夜坐
花朝连雨花皆未开与同舍诸君谈诗学书走笔作
十六日监中诸官长携羊酒相过许彦温照磨有诗次韵为答
有客自南来
奎章马典签作淮南招隐图其父伯庸中丞为之题以赠郊祀法物简库使索赋
墨竹
奉和吴特进送萧炼师还江东
奉题近臣所藏天历御赐渭川千亩图
前太常孙院判凡四哭子而两岁两得之麦著作有诗予亦次韵
题萧焕有历临江兴国二郡及广东帅府三照磨政迹
题宋好古墨竹二首
明仁殿说书闻一之归省新安
寄题江阳毛氏天光云影阁
寄题丁左司崧岩精舍
题台掾王仲能所藏二画
李遵道枯木
唐子华山水
题陈道之所藏林和靖谢工部惠河阳法酝道服布财帖
送吴宗师弟归鄱阳
送孔惟中归临江
国子博士赵继〓既为乃祖丞相忠简公建祠闻喜董泽故居又乞为潮州推官修忠简谪居故祠赠以长句
胡氏嘉树轩
刘氏清修堂
送邓医士归庐陵
有一近侍西域人颇读书好画竹石多技能家在湃渭间有母尚存以久客京师将归省士大夫多为诗文以夸道之释源宗主洪司徒亦西人独作五言诗三十六韵以大义责之谓多技为童坚
丹阳束氏山居图
送傅与砺从事安南
谢氏松巢
寄题庐陵林氏华峰堂
送李唐卿御史赴西台
简氏七便面拟唐宋七名家作皆逼真
送刘遵道循史赴南台
听竹轩为王晋之著作赋
读庐陵黄琮以翁集诗甚清婉词亦秾丽集句尤工因题其后
连旬病卧闻集贤同修撰亦困雨潦兼疾未瘥乃蒙遣问奉寄二首
前舒城长燮理溥化自迁乐安善政日闻荐牍交至病中有怀作诗志喜
施道士无一斋
烟江秋晚图
张真人象山图
送张尊师奉使龙虎山召天师赴阙
寄题刘氏城隐
莆田渊上人自号珠海近还自五台极言光景之异又言尝游补陀补陀亦有之然百无一二见者於其归赋诗以赠之
画马
十月十八夜南郊斋宿梦先帝召见便殿手赐橘花一枝有感而作
温日观葡萄
送周道士兼简江〓陈众仲提举
徐道士还茅山求友云诗走笔作
病中初度〓江严仁安周仕雅欧阳伯诚周伯达临江陈道之庐陵彭宗建乡友熊可大张伯贞九原陈伯丰各以歌诗见贻而楚国程文宪公之孙敬甫独宠以百韵仆故程公客也俯仰今昔慷
宣城张尊师玄谷轩
孙氏世德碑
送林彦广南镇行香
张节妇诗
题江东王使君所序张道士祷雨卷后
雪中脊令图
王宪章
寿吴大宗师
虎图行
题黄文学所作南康杂造局使曹君寿诗工粮记后
送简河源
云岩
送汪司徒致政归巩昌
题欧阳龙南所藏双龙图
题许参政所藏刘伯熙青山白云图
双秀图
题欧阳龙南所藏罗稚川秋江晚景图
张尊师夏山图
干勒源云山图为天台项子虚作
送熊秀才归江东
甯节妇诗
龙门和刘修撰
暘谷图
和刘修撰即事
早起宴坐和虞学士壁间韵
进士张子高得邛州判官归成都
赠项炼师
题御书雪林二字赐赵中丞应制
送仕虞掾刘立道分教沔阳
大驾既幸上都率奎章诸生之留京者读书宫南史馆中得大热疾势危甚项均子虚视之一药而起为赋五言一首为谢
番阳萧性渊携其祖将领所爱唐琴号霜钟者还自和林求诗六月三日五门宣赦后作
御马图
杜节妇诗
文瑞图
敕勒秋风
乌桓夕照
滦河晓月
松林夜雨
天山秋猎
陵台晚眺
古木图
送李伯傅宰归善
赵永嘉敬叔为予言瑞安有隐者曰唐景瑞尝有荐于行中书省中书用为宗晦书院山长不起因自号清节处士求为赋诗
渊明归去图
送人赴广州医官
刘汉璋挽词
奉和翰林张学士寄题平江重建姑苏台
题贺张仲渊使君自平江拜吏部尚书诗卷
雪岩走笔次韵
追和虞学士陈助教宴董尊师城东杏花下之作
题何昭文所画归来图
和张太乙秋兴十首
题龚友辅缵古斋诗
河东周时用远临寓舍喜而有作
题张彦辅所画仙岩王氏野外堂图
大德己亥予拜清退先生王道傅於贵溪之西昂有谢惠陶原集诗后三十有八年其诸孙天明至京师忽以见示予览之愧甚亟欲毁去恐乖久要之情且欲存以为少作之戒因再用前韵志感
上在岭南时居独秀山寿甯禅寺有近臣宽者里不花自易名法恩愿为上出家祝厘赐御书为识及即位赐名亦辇真省吉日侍左右乃以旧所赐御书装潢请赋
临川曾君俊始自豫章从故人入京师未尝请於其父也及以书报父乃以诗寄之词意悃恳读而为之和
送许可与赴武昌水陆事产提举
寄题王氏孝义堂
题龙虎山张太乙竹石
和酬徐则韶见示九月游西山之作
题高丽幼上人所藏金人画苏子瞻游赤壁图
折枝十韵
梅
桃
来禽
栀子
茶
兰
葵
月丹
木香
月桂
张氏孝义诗
张氏望松亭
送笃御史赴南台
云山春晓图
保宝御史为南台从事时识文宗於潜邸尝御书其名以赐之因观宸翰感极成诗
寄题张尊师壶州道院
送奎章阁属王可宾归陈州
玛瑙石
送孔文学赴大庾巡检
题张使君弃官学道诗卷
渊明归去来图
秋夜
送李都事赴湖广省幕
送龚立民之南康学正
题胡虔汲水蕃部图应制
耿孝子
奉同柯博士甘内掾下直赋
送秘书李道济赴峡州幕
送乡人佑上人从师归当阳
吴子高悼亡归岳阳
送王伯循编修赴南台御史
二月朔日雪中题欧阳少监所藏宋好古画竹
送苏尊师归茅山
奉送全平章赴任江西
赵孝子
送阴阳萧教授赴浏阳
题临江同知问流民事迹
送聂太祝赴潮州录事
送户曹掾于孔昭赴南台掾
送毛真人还龙虎山
故中宪大夫岭北行省左右司郎中苏公志道哀词
柏堂诗
题内府四画应制
宋徽宗成平殿曲宴蔡京图御画御记
曹将军下槽马图
韩滉土星像
韩干马
题辛澄莲花观音像应制
忆昨四首
寄题张齐公庙
寄兄
寄题杨教授菊庄
送谭仲章归长沙
送郑司狱归衢州却赴调京师
六月七日得庐陵刘仲高及儿子汯书用集贤孙伯刚韵寄意
雨中感怀和壁间虞学士韵
我有八尺驹
关尊师松壑图
题临川黄炼师入京赠行诗卷
醉学士图
龚氏皆山楼
过何得之先生故居
赠吴主一
题信上人春兰秋蕙二首
赋得春雁送张郎中省觐扬州
所藏远山图
题陈氏松巢图
重送曾应奉及周邹诸君子
杂诗
写兴五首寿吴大宗师
雨中作
送刘旌德
题渊明抚松图
题赵子昂寒翠图
送冯尊师还岳阳
题芦雁四首
题李陵送苏武图
题风烟雪月四梅图
题牧羊图
题草虫图二首
再题二首
题石头和尚草庵图
题何尊师画牛图
题柯博士为方叔高所画墨竹
丘氏南陵月矶亭
题四梅图
题蒲萄
从他痛辞
赠许道士
题李见心小蓬莱
黄母吴氏挽歌
送墨工潘生还临江
武冈扶丘山紫府延寿宫宋张真人守静所居也至今祷雨旸辄应其徒纯真子饶君礼诚延佑中入京师为今玄教大宗师吴公所知居太乙延福宫十五年将南还山中诗以送之
题渔樵问答图
题刘商观弈图李伯时临苏子瞻跋茅君彦刻
题陈所翁双龙图为寅上人作
题玉笥山邵道士所藏宋方奉使赠刘道士
题彭尊师祷雨诗卷
题春龙听雷图
送黄判官归江西
和刘修撰十二辰诗
发临湘得风
金紫光禄大夫山东行尚书省兵马都元帅知济南府事特封济南公致仕赠效忠宣力佐命功臣荣禄大夫司徒柱国追封齐国公谥忠襄张荣加赠推忠宣力正义佐命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
妻齐国夫人宋氏进封济南王夫人制
诸王忽都答儿追封云安王谥忠武制
诸王罗罗〓追封保宁王谥昭义制
申命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制
进至大圣德颂表
皇太后加尊号监修国史府贺表
天寿节监修国史府贺表
元旦翰林国史院贺皇太后表
天寿节代蒙古国子监贺表
上再即位奎章阁贺表
奎章阁贺正表
册皇太子奎章阁贺表
圣节贺表
奎章阁贺表
艺文监贺表
又
又
上李秦公书
与尚书右丞书
答胡汲仲书
与萧维斗书
吴清宁文集序
丰水续志序
萧孚有诗序
孔氏谱序
重修揭氏族谱序
送刘旌德序
通鉴纲目书法序
范先生诗序
书王鼎翁文集后序
城南宴集诗后序
送胡伯友拜孔林序
送张掾序
送陈文学序
赠医者汤伯高序
夷白先生集序
纯德先生梅西集序
送程叔永南归序
送族子时益赴南康主簿序
送李克俊赴长兴州同知序
送刘真叟赴广东宪幕诗序
宋史论序
送刘以德赴化州学正序
送张都事序
送艺林库提点毕申达弃官归养诗序
送也速答儿赤序
〓溪先生文集序
无底书囊序
临江路张同知自然颂序
送燮元溥序
送彭仲宝赴水北巡检序
富州重修学记
全州学记
舒城县龙眠书院记
涿州孔子庙礼器记
增城三皇庙记
建都水分监记
安福州东岳庙记
浮云道院记
抚州灵感庙记
胡氏园趣亭记
杨氏忠节祠记
孝通庙记
易州定兴县城隍庙记
庐江县学明伦堂记
靖州广德书院记
广州增城县学记
陟亭记
善馀堂记
进德堂记
常州通真观修造记
袁州宜春县逢溪山圣寿寺记
庐陵县丞冯君修造记
昭勇庙卷雪楼记
法印寺记
冲玄观记
彭州学记
大元敕赐修堰碑
重建济州会源〓碑
天华万寿宫碑
临江路玉笥山万寿承天宫碑
敕赐汉昭烈帝庙碑
双节庙碑
龚先生碑
严先生碑
乐丘碑
大元敕赐正奉大夫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董公神道碑
赵功可墓志铭
奔清甫墓志铭
处士杨君墓志铭
饶隐君墓志铭
萧景能墓志铭
郑隐君墓碣
杨隐君叔芳墓志铭
杨隐君叔宏墓志铭
甘景行墓志铭
故荣禄大夫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吕公墓志铭
奉议大夫平江路嘉定州知州甘公士廉墓志铭
故赠奉训大夫滕州知州飞骑尉追封滕县男文君顺墓志铭
逸士徐君墓志铭
逸士陈君墓志铭
何先生墓志铭
靖逸处士熊公墓志铭
刘先生墓志铭
刘福墓志铭
吾读吾书斋铭
孝友堂铭
潭心斋铭
思无邪斋铭
读书处铭
忍恕堂铭
方寸间铭
天马赞
仙茅述
静虚解
杨楚经字说
题昔刺使宋图后
题邹福诗后
幽忧赋
故叔父常轩五府君哀辞
九招一首为故嗣汉三十八代天师张留公作
祭赵供奉文
李节妇传
桂阳县尹范君墓志铭
题明皇出游图应制
题季安中白翎雀
寄题武宽则湖山堂
题信上人春兰秋蕙
周氏慈云庵
题花鸟图
海棠
四爱题咏
望云道中
望云感秋
题玄妙观
开元宫碑诗
开元宫图诗
诗宗正法眼藏
傅与砺诗集序
送傅与砺序
欧阳先生集序
吴澄神道碑
金台集后序
潞阳郡公墓志铭略
王顺神道碑记
元翰林侍讲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同知经筵事豫章揭公墓志铭
翰林侍讲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同知经筵事追封豫章郡公谥文安揭公神道碑
元史揭傒斯传
丰城县志揭傒斯传
送程以文兼柬揭曼硕
遇曼硕有赠
酬揭曼硕重赠
访程汉翁不遇赋寄
酬揭曼硕赠别
和揭曼硕茂才揭尝过临不遇留题墙壁
题揭曼硕诗卷
和揭曼硕兼怀武昌名胜
读揭文安集
正月二十日寿揭学士
秋日怀揭翰林
夜宿揭监丞斋馆
奉和揭监丞立春病中之作
近日
揭监丞枉和仍韵奉谢
对雨怀揭监丞病起
和揭监丞闻王少监宅二月梅花盛开
重午寓揭公馆
九日同陈道之携酒过揭公
寄陈维祯兼呈揭公公许为故妻作传
题楼碧山为淦龚舜咨赋
揭学士舍我归丰城大雨阻江干五日
奉和揭学士听松轩
呈揭曼硕学士
题授经郎献书图
揭学士过武康山中十日薛外史江东未至孤坐予因戏笔破闷
省郎中检校陪集贤揭学士宴集约赋十韵得清字
天马
京城访揭曼硕秘书
挽揭曼硕学士
翰林国史院祭揭侍讲文
汲古阁本跋
千顷堂书目
补辽金元艺文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则
豫章丛书本跋
木天禁语一则
辍耕录三则
柳待制文集跋
元史柳贯传
诗薮十三则
柳亭诗话一则
池北偶谈一则
漫堂说诗一则
说诗〓语一则
寒厅诗话一则
尧山堂外纪一则
古欢堂集杂著一则
元诗纪事二则
发表评论